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余音绕梁-分卷阅读2

。远方几个带着草帽的大爷燃着一堆火,用长棍拨来拨去,那烟雾徐徐而上染红了半边天。风将那火往西边带,送来了草地的味道。她轻轻嗅着那粘土味儿走过庄稼地回到了镇上,街口有一个菜市场。
  路两边都是菜摊和忙活的人,还有几条流浪狗。
  夕阳直直的挂在远方,每个忙碌的身影都被拉的老长。有大婶吃力的抱着一箱子西红柿往摊位里屋走,发丝掉下来遮住了半张脸颊。隔壁调料店有人喊那大婶,俩人笑着一问一答。
  余声放慢了脚步。
  她再抬眼看前头,夕阳已经有一半跑到远处房屋身后了。几只猫在已丢弃的菜叶上头跳来跳去,塑料袋被被风扬起飘了一会儿又落回地面。过了菜市场又走了个巷道,余声才到家,恰巧看见老人正要出门。
  “外婆你干吗去?”
  “买几个馍馍。”
  老太太又问她要不要一起,余声立刻屁颠屁颠的跟着去了。那家馒头铺子有些年头,四处街坊经常光顾,坐落在菜市场的最西头。
  店门口围了一圈人。
  老太太等人都散的差不多了才走过去,余声跟在后头两边看。四十来岁的老板娘笑着招呼外婆,又看向老人后头的女孩子。
  “丫头,你要几个?”
  老人扬唇:“我孙女。”
  “呦。”老板娘盯着漂亮姑娘的眼睛都亮了一下,“看您这福气。”
  老人笑的合不拢嘴。
  余声不好意思的微笑点了下头,老板娘已经装好食品袋。她倾身上前去提,身后有声音传过来,小女生跑的有些喘不过气来。
  “哥,等等我。”
  “你太慢了。”那声音不耐烦的样子。
  余声接过装好的馒头,转身和外婆离开。
  “梁叙。”女生怒了。
  男生跨坐在自行车上,单脚点地停了下来。他穿着黑色的单薄短袖宽的能装进她俩条腿的牛仔裤,头发剃的很短,漫不经心的对着店里扬声。
  “要两块的。”
  那桀骜不恭的调调在眼角扫到一个背影的时候顿了下,他左脚用劲转了一圈车子的脚踏,人侧了下头,又不动声色的跟没事儿人一样。
  小凉庄的风这时候又吹起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渣浪@凡人舒远,感谢支持。


第2章
  羊城是Z省边外的一个小县,左边挨着哈密,右面是敦煌。中间有一片山,将羊城圈在了里头。县里有四个乡,离山最近人口最少的那个镇子就是小凉庄。
  镇上只有一所高中,建在了乡里。
  余声从小就是在外婆家长大的,五岁的时候随父母回了青海念书。年少时的她每次来,都要跑到屋顶玩。平房上晒着玉米小麦,阳光从天上掉到她怀里。那时候方杨还没搬家住对面,俩姑娘经常黏在一起,站在高高的屋顶上看遥远的地方鲜花开满山岗。
  “我以后会在那儿读高中。”方杨指着北边乡里。
  她当时看着女生目光所及的方向,稀奇又羡慕。
  院子里外婆喊她吃饭,余声收回所想沿着右边楼梯跑了下来。外公将桌子搬到树下,摆上了清粥小菜,还有刚刚买的热馒头。
  “多吃点这个。”外婆夹菜到她碗里。
  余声正端着碗喝粥,顺手用筷子拨进嘴里嚼。
  一顿饭吃到半山腰,里屋座机响了。老太太放下筷子小跑进去接电话,说了一会儿就出来了。余声隐约听到几句知道是谁,闷头不说话。
  老头看了一眼老太太,头摇了一摇。
  那几天余声没事儿就跟着方杨去学校,女生做自己的卷子,她在一旁拿着铅笔瞎描摹,也不怎么和其他人打交道。
  有一堂课老师叫方杨回答问题。
  女生站起来嘴巴张不开,余声将答案写到纸上轻轻挪到中间。当时几乎全班学生都转过头看方杨,视线也会落在她身上。
  余声将头低了又低。
  “嗳。”一下课前排俩姑娘齐刷刷转过头,“你叫什么名字?”
  方杨替她答了话。
  另一个问:“你不在我们这儿念书么?”
  余声犹豫片刻摇了下头。
  几人没怎么聊几句,关于她的话题草草结束。方杨继续埋头题海,余声觉得没劲头晚自习前先走了。她回到镇上的时候天色还早来着,便起了兴致想多溜达会儿。
  走了一圈到了镇西边的小广场。
  几百平米的地方有一个小卖部,四周安置了很多锻炼器材,老人小孩各占一平方地儿。还有两三个二十来岁的女人抱着幼儿拉着家常话,时不时的笑出声来。
  她坐在树下的长椅上,往两边看。
  月亮一点一点爬上梢头的时候,余声该回家去了。她前脚刚走,身后有两个男生从另一边进来停在乒乓球桌边。广场的路灯照下来,梁叙扫了某个方向一眼。
  “看什么呢你?”朋友问。
  梁叙没吭声,若无其事的弹了弹手里的球。
  到屋的时候外婆有留饭,余声一面吃着一面看中央台的黄金八点档。老人晚上睡得早,她慢慢也习惯早睡,就着夜里的风声和虫鸣。
  方杨期末考那两天,她一直闷在屋顶。
  院子里老头躺在摇椅上听着广播,老太太坐在一边纳鞋底,偶尔嘴里念叨几句‘声音关小点’,然后没一会儿外公又调大了。
  小凉庄的日子过得自由快活。
  时间到了下午的时候,俩个老人会小睡。外婆眯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又醒了,然后扫扫院子进进出出的忙活。余声跟在后头要帮着干,外婆硬是不让。
  老人推她去看电视,西游记正演到祸起观音院。
  傍晚那会儿,屋里座机又突兀的响了起来。她准备去接,半道上停了动作。外婆已经从院子赶了进来,电话里也不知道说了什么,老太太偶尔的‘嗯’一声然后就挂了。
  余声眼睛在电视上,心里却烦躁的很。
  外婆出去了一会儿又进来了,两手在围裙上一抹然后脱了下来扔到沙发上。老人从立柜垫子下取了点零钱塞兜里,把她从炕上拉了下来。
  “跟外婆买菜去。”
  余声穿好鞋跟上老太太:“咱家没菜了?”
  “就剩几个土豆。”老人拉着她的手,一面往外走一面说,“再买些青菜,明儿中午给你们爷孙俩做疙瘩汤。”
  小凉庄的街道又宽又长,到处都是铺子。
  菜市场里的大婶们都开始收摊了,外婆拉着她一家一家的转,弯腰看看这个菜不新鲜,那个菜又太老。好不容易有想买的,问问价钱。
  “这放一天都不好了还卖三块?”外婆拿起又放下。
  余声跟在后面,看着外婆和那老板娘为了几毛钱说来说去。她偏头看这条长街,这时候过来买菜的几乎全是老人。细瞧下有一个老太太俯下身去捡摊主都不要的菜叶,还摇着头说‘这不好好的嘛’。
  最后外婆只买了点小白菜。
  回去的路上,碰见了一脸眉飞色舞的方杨。女生刚考完试没了全身戒备,笑着和外婆打招呼又问她要不要今晚和自己睡。余声自然想去,她看了一眼外婆。
  “先吃完饭再过去。”老人说。
  方杨嘻嘻一笑,看着她:“一会儿我来接你。”
  时针指向八点的时候,女生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过来了,人没进屋直接在外头喊她。外婆给俩人装了一小袋橘子让她带着,方杨骑起车来像一阵风。
  小凉庄的夜晚悄然而至。
  方杨家是开超市的,大人看着店。两个女生没了管束,在房间里闹着玩。女生从桌兜里拿出一个盒子,里头有很多从小攒着的邮票明信片贴纸糖纸一大堆。
  “你还留着这些?”余声欣喜的看来看去。
  方杨‘啊?!’了一声,又弯腰在桌子下翻了一通,找出好几瓶五颜六色的指甲油来。余声惊讶的一个个拿起看,这些小巧玲珑的罐罐还像当年她送出去那样崭新。
  “我平时都不涂的。”方杨说。
  余声笑了一下:“知道你喜欢收藏。”
  “对了,前几天我妈在后院栽了几束指甲花,再过一个月开了花就可以包指甲了,比买的好看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