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在年代文里结婚-分卷阅读223

房当会计, 成了白靖雅如今唯一的朋友兼闺蜜。
  “靖雅, 你穿这身太漂亮了, 我保证结婚那天新郎官能看的眼睛发直。”
  白靖雅设想了下闻赫远眼睛发直的样子,发现勾勒不出来, 还是让他继续当个安静的美男子吧。
  孙佩就是她的伴娘,之前没考虑伴娘礼服的问题, 白靖雅让送礼服来的人帮孙佩量尺寸赶制。
  孙佩不好意思的说, “其实我不用,婚礼那天只要你这个新娘子好看就行了。”
  白靖雅揶揄的看着她说, “那可不行,我让赫远找他们局最帅的单身男同事做伴郎,万一看对眼了怎么办?女人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以最好的状态出现,因为缘分随时随地会来。”
  孙佩挺羞涩的, 主要是她长的普通, 所以缺乏自信,一听白靖雅找了那么帅的伴郎, 还没见到人呢, 脸就红了。
  要不是答应了白靖雅不能食言,恐怕会反悔伴娘的事。
  “我发现你现在说话一套一套的,根本说不过你。还有, 上次在街上遇到顾盼盼她们几个,问你为什么不跟她们好,说打了好几个电话你都没接。”
  顾盼盼就是原主之前的“狐朋狗友”之一,也是原主最重要的军师,小说里原主的姘头就是顾盼盼介绍过去的,虽然内容没写那么明确,但白靖雅合理怀疑顾盼盼跟姘头有一腿。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以前我脑子坏了才跟她们凑一起,你不也经常劝我离她们远点吗?”
  白靖雅说的是实话,之前她跟着不良少年学坏,那些盼着她好的亲人、朋友劝过很多次,让她别跟那些人交往,不过原主叛逆,别人越不让她越觉得那些人好,跟中了蛊一样。
  孙佩觉得白靖雅说的挺对,人不可能永远长不大,以前走错路是因为年纪小不懂事,现在终于知道开窍了。
  婚礼定在六月十八,正是不算冷也不算热的时候,五月中旬两人的婚房装修完毕,闻赫远拿了钥匙带着未婚妻一起验收。
  打开门就是原木色地板,浅灰色的窗帘随风摆动,家具都是大地色调,简约又实用的款式透着种说不出的高级感。
  所有装修都是按照白靖雅的方案来的,自然有后世的审美在,放到十年二十年后都不会过时。
  “怎么样,还满意吗?”
  在她期待的目光中,闻赫远点了点头。
  “挺好的,不花哨,看着很顺眼。”
  家具颜色跟老家的家具色泽很相似,只是更加精致也更加光鲜,但同样温馨。
  参观房间的时候闻赫远说,“家里打电话来,说给我们做了六床新棉絮,还有两套被单被罩,他们想提前送来。”
  母亲在电话里有些忐忑,主要是怕儿媳嫌农村的东西不好,万一背过来不肯要还生气怎么办?
  上次见面儿媳说了些不中听的话,当时夫妻两劝儿子别在意,其实他们自己也入心了,不过是不想因为他们做父母的影响到儿子的婚姻。
  不提亲家曾资助过儿子上学,就说白家的条件,比自家好太多了,他们帮不上儿子还给儿子拖后腿,能有个得力的岳家相护,儿子的日子能好不少。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儿子的幸福,夫妻两也会以最大的胸怀包容儿媳。
  “可以啊,听说新弹出来的棉絮睡起来最舒服,不过马上就要到夏天了,一时半会还用不上。”
  话音里带了些许遗憾,闻赫远听了安下心,准备隔天给家里打个电话。
  家里没有安装电话机,整个村里也只有几户条件格外好的人家有,平时通话用的是小卖部的电话,不管打还是接都得收费,因此没有特殊事情父母很少通过电话沟通。


第一百九十三章
  六床棉絮想要从老家弄到省城并不容易, 闻父背三床,闻母身体不好带着小女儿闻玲,同行的还有闻赫远的表哥吴东林。
  他们先是坐生产队的拖拉机到镇上, 再坐公交车到县城, 跟着又从县城换长途车到东山, 早上五点多钟就出发, 路上整整花了十来个小时, 到省城客运站已经是傍晚了。
  闻玲长这么大从来没出过远门, 去过最近的地方不过是县城而已, 一路上吐了几次,而闻母身体本就不好, 下车时脸色刷白,走路也颤颤巍巍, 不扶着点什么能立刻摔倒。
  吴东林把几个蛇皮袋从车顶卸下, 衣服上沾了不少灰,擦着汗跟姑妈姑丈道, “咱们现在去哪啊?直接去赫远单位找他还是怎的?”
  闻赫远之前交代过父母,来之前务必提前跟他说,最好上车前在车站给他打个电话,这样他能算着时间到车站接他们。
  但夫妻两太为儿子考虑, 生怕耽误儿子工作, 根本没提今天出发的事,更别提打电话了, 因此闻赫远是一点都不知情。
  闻根民看了看天上的日头, 已经有了下山的趋势,憨厚的脸上蹙着眉犹豫道,“这会能找着赫远不, 我只有他单位的电话。”
  之前听儿子说过,似乎五点还是六点的就下班了,而且儿子每次打电话回村用的都是什么公共电话,从来没在单位打过,这就让夫妻两对打电话这件事有了阴影,总觉得一旦打了就会对儿子工作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
  吴东林到底比姑妈姑丈有主见,坚持先打电话联系表弟再说,否则天都快黑了,总得找个落脚的地方吧,在城里吃饭住旅馆可贵呢。
  于是四人在车站转悠起来,最后经人指路,到一个书报亭找到打电话的地方,一分钟三毛钱。
  按着纸条上的数字拨通后,响了三四声就有人接了,闻根民高兴的喊了儿子的名字,但回应的却是年轻姑娘的声音。
  对方问,“你好,请问是找闻监察官吗?”
  闻根民哎了一声,他不会说普通话,用乡土话回道,“是啊,我是他爸爸。”
  这句话对方听懂了,回应道,“叔叔你好,闻监察官开会了,还有一刻钟左右的时间结束,等他回来我让他回电话给您好吗?”
  闻根民同意,在电话里不住的道了谢。
  最后通话超过一分钟,给了六毛钱,在农村够买三个鸡蛋了。
  闻母吴安红问,“怎的?赫远不在啊?”
  闻根民摸了巴脸回,“开会去了,还得十来分钟才结束,咱们就在这等着赫远回电话吧。”
  这一等就等到了六点多钟,原来开完会后领导又留闻赫远另外谈了些事,到办公室时同事们已经下班,接电话的那位女同事在他桌上留了张纸条。
  幸好闻赫远是个认真严谨的人,没有放回材料就下班,而是准备留下来整理会议资料,否则根本看不到纸条上的留言。
  回了电话后匆匆赶过去接人,这会还不算晚,在门口等了五六分钟终于等到了一辆出租车。
  见到父母家人后闻赫远又急又气,既心疼他们背着一堆东西从老家来不易,又“气”他们没有提前告知自己。
  同时他又明白父母的苦心,无非是想尽量少给自己“添麻烦”而已。
  “我们先回住的地方,把东西放下再去吃饭。”
  接到人直接上车,闻赫远报了婚房的地址,这么多人,宿舍肯定是住不下的。
  他准备让父母带着妹妹住那边的客房,自己带着表哥住宿舍,或者在书房打地铺也行。
  下车后,当父母知道要住的是儿子儿媳结婚的新房后坚决不肯。
  “我们随便凑活住就行,你们自己还没住我们怎么能住进来?”
  “妈,这边是三室的,装修的时候靖雅就给你们留了房间,你们想住旅馆也行,附近最便宜的一晚也得二十。”
  闻赫远知道,只要这么说,父母肯定不会选择住旅馆,老家的生活费一个月都用不到二十块。
  果然,夫妻两一听旅馆那么贵就不再说话,总不能真的住大街吧?
  “你说儿媳给我们留房间了?”
  吴安红有些不敢相信,还当自己听错了,闻赫远提了两个蛇皮袋装的棉絮点头道,“是,你们要是不信过去看看就知道,累了一路,赶紧回去歇着吧,我先把你们送过去再出来买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