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在年代文中不思进取-分卷阅读146


  如果已经跳了火坑那是没办法,现在还没跳,发现宋大哥也是“家里有皇位要继承”的人家,那当然是赶紧跑了,不跑等着当生育机器吗?
  正因为不知道,叶小妹一听她娘的计划,还觉得挺有道理,讨好了婆婆,以后还有肉罐头吃,美滋滋。
  所以在宋清徽忐忑不已的时候,叶小妹其实已经决定一到北京就夹起尾巴做人了,虽然她的“夹起尾巴”跟王翠芬希望的程度不一样,总之都是好好表现嘛。
  结果王翠芬同志把宋妈妈形容的那么可怕,她到北京一看,人家一点也不凶残啊,说话轻言细语、客客气气,不是挺好的吗?
  叶小妹会这么想,除了王翠芬同志灌输得好,还因为宋妈妈的优越感在她看来不值一提,下巴抬得高不代表真有本事,她上辈子下巴抬得比宋妈妈还高呢,又有什么用?变成小村姑就一无所有了。
  同样的,宋妈妈一身的优越感,也没能阻止她跟宋大哥的婚事。
  只要宋妈妈不像她想象中的那么凶残,不骂人,也不仗着长辈的身份欺负她,那就是小天使了,让叶小妹讨好这样的婆婆,完全没压力啊!
  门口,叶小妹一脸真诚的朝宋妈妈笑着,屋内,宋爸爸听见她的声音很是愉快的唤道:“小妹,小徽,愣在门口干嘛?进屋啊。”


第101章
  比起还在负隅顽抗的是赵海兰,宋英盛是真的就没有了半点立场。
  最开始,他本来是和赵海兰统一战线的,只是后来却对叶小妹的态度一变再变,到现在,宋英盛已经非常欢迎甚至是期待叶小妹每天都来刷存在感了。因为他惊喜的发现小儿媳妇竟然特别喜欢听他讲古。可以说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类的本质是真香”这句真理。
  能让宋爸爸这么兴致盎然、百讲不厌的故事,主角当然得是他自己,在叶小妹闪闪发亮的眼神中,低调的聊聊从军那些年的“丰功伟绩”,宋英盛觉得前所未有的自在。难怪老人听人说闺女是父母的小棉袄,他家两个臭小子可从来没这么耐心听他讲故事的时候。
  其实宋清徽和他大哥宋清嵘并非不愿意捧父亲的场,宋英盛讲的这些精彩故事,主角不是他就是他的战友和老班长,总之身边全都是风云人物,听起来确实有些“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但到底也都是他的真实经历,这说明宋爸爸的形象还是非常高大伟岸的。
  当儿女的,崇拜父亲是天性,宋爸爸如果愿意给亲儿子讲古,他们听得肯定比叶小妹要走心多了——毕竟叶小妹是真当故事在听,他们听的是爸爸那些年的风云往事,意义就完全不一样。
  不过想也知道,宋清徽和他大哥都是男生,男生天生内敛,哪怕听得再崇拜再热血了,也是绝对不可能像叶小妹这样闪着星星眼的。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对宋爸爸来说根本不是合格的听众,就算他们愿意听,宋爸爸还不愿意讲呢!主要是宋爸爸对宋清徽兄弟的教育方式,跟时下所有大家长一样,棍棒底下出孝子,虽然没真动手打过,但也是标准意义上的严父,板着脸恐吓还来不及呢,怎么也不能像对待娇滴滴的叶小妹一样,讲故事逗这俩臭小子开心!
  总之,造成宋爸爸过去几十年没有机会尽情吹牛逼的因为,父子双方都有关系,只因为宋爸爸是老子,有绝对的权威,所以这个锅宋清徽和他大哥背定了。
  其实宋爸爸最开始给叶小妹讲故事的初衷,只是想缓和一下尴尬的气氛。小徽带着媳妇儿回来陪他们,明明是有心了,妻子却板着个脸严肃的坐在那里,宋英盛就怕把小姑娘吓着了,以后都不敢往他们身边凑了。
  为人父母,儿女子孙却都不敢往他们身边凑,那他们岂不成了孤家寡人?
  宋英盛思想还是比较传统的,他希望日后能够子孙绕膝、含饴弄孙,妻子一时间还没想通,只好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和蔼可亲一点,主动跟叶小妹聊了起来。
  他是不苟言笑、且人人尊敬的首长,叶小妹只是个整天惦记着吃喝玩乐的小村姑,可想而知他们根本没有共同话题,宋英盛再努力打圆场,也还是不可避免的冷场过几回,然后不知道怎么的,他聊到了部队的趣事,然后就看到叶小妹一点也不局促了,双眼发亮的追问他“叔叔,后来呢?”
  后来宋英盛就体会到了吹牛_0_kuai_0_gan,有了共同话题,和叶小妹的“友谊”也一日千里,现在已经不单是叶小妹每天兴致勃勃拉着宋大哥往宋家凑了,宋爸爸其实也是盼望着儿子儿媳妇早点过来,他们好早点开场今天的讲古活动。
  他在屋内迫不及待的招呼着小两口进来,堵在门口的赵海兰也就只能黑着脸让道了,她只觉得自己被枕边人拆了台,不得不把这小村姑迎进家门,心情憋屈的厉害。
  实际上连叶小妹都知道,宋妈妈比她还外强中干呢,毕竟在门口的可不只她一个人,还有宋大哥也在,他可是宋妈妈亲生的,不是从哪个垃圾桶里抱来的,宋妈妈也就摆摆脸色,最终还是要让他们进来,甚至还有好吃好喝招待的。
  所以叶小妹根本没在意宋妈妈的黑脸,她礼貌的跟宋妈妈打了招呼,便非常自来熟的换了鞋往客厅走,一脸期待的问宋爸爸:“叔叔,今天我们讲什么故事啊?”
  宋爸爸也放下了报纸,叶小妹和宋清徽还没在沙发上坐下,他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开讲了,“今天说一个比较有趣的小故事,二三十年前,我还是个刚参军的小兵,有一次出任务,我们几个小兵不留神和前辈们走散了,干粮都在他们身上,我们饿的啊,就蹲在一条小溪旁钓鱼……”
  叶小妹听到这里,脸上闪过一丝兴奋,不等宋爸爸讲完,她已经忍不住插话道:“这个故事我知道!叫《金色的鱼钩》,用缝衣服的针掰弯了在水里钓鱼吃是不是?我们都在课本上学过了!”
  《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具体讲了什么,叶小妹已经记不大清,但是有几个点她记忆非常深刻,除了用缝衣针做鱼钩外,印象最深的就是钓上的鱼做成鱼汤,作者把它形容成人间美味,导致她当年上这堂课从头到尾都在吸口水,还以为小溪里钓的小鱼格外鲜美呢,回家就缠着爷爷奶奶也要去小溪钓鱼。
  那个时候,她爸妈已经在闹离婚了,不过爷爷奶奶都在世,她依然是无忧无虑的小公主,她说要钓鱼,周末爷爷就带她找了条小溪,可惜亲手钓上来的鱼并不美味,鱼小刺还多,熬的鱼汤她都没喝第二口。
  文人的嘴,骗人的鬼,叶小妹从此铭记这次教训,以后在课本上看到什么好吃的,她都心如止水了。
  不过现在听宋爸爸讲起这个故事,她还是有点激动的,原来宋爸爸是写在语文课本上的人?感觉好荣幸哦!
  叶小妹是与有荣焉了,宋爸爸却被她的话搞得很懵逼了,一头雾水的表示:“我们确实是用缝衣服的针去钓鱼的……但是这故事别人都不知道,怎么就进课本里了?”
  宋清徽张了张嘴,想要发言,叶小妹已经满脸兴奋的确认道:“我记得这篇课文里还提到过草地什么的,是不是?”
  宋爸爸果断的摇头,笑道:“那就不是同一件事了,我们没过草地。”
  “不过,那个年景大家都艰难,能想到用缝衣针钓鱼果腹的战友应该也不少。”这么说着,宋爸爸的心情竟然还不错,或许当年很难熬,但是回过头来想想,原来在他不知道的角落,还有战友和他们做着同样的事情、有着相同的经历,反而让他忍不住想要会心一笑。
  听到宋爸爸的否认,叶小妹颇为失落的眨了眨眼睛,还以为能跟教科书里的人物做朋友呢,原来是她想多了吗?
  这个时候,宋清徽终于找到机会插嘴了,他笑道:“我仔细想了想,好像并没有在课本里看到《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呢。”
  作为阅卷无数的学霸,宋清徽这话的可信度都很高,至少叶小妹就下意识的反问了起来:“没有吗?”
  然后才恍然大悟起来,不同时期的教材应该也不一样,她上辈子的课文里有,可能现在的课本还没安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