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在年代文中不思进取-分卷阅读179

北京扎根了,他多跟亲家走动那叫礼数,又是亲家热情邀请的,他们也就不想再客气了。
  见爹娘都点了头,叶军华便也应了,想了想,又道,“这几天就动身的话,现在该买火车票了,最近很多知青回城,听说还有些学校就快开学了,车票很不好买了。”
  “这个不用担心,我跟小妹明天去县里打电话,给家里报个喜,顺便让我爸帮忙给咱们定好车票。”宋清徽拿到清华的通知书到现在都没给家里送个消息,就是为了等小妹的通知书收到后一起报喜,再让父母帮忙买票就顺理成章了。
  如果宋清徽是一个人回去,他肯定就不这么麻烦了,直接发封电报自己就上车了,但就像叶军华说的,现在一定是火车高峰期,他们自己去买票,恐怕连硬座都没有了,两天两夜的火车站着回北京,小妹肯定不干,所以请父亲找朋友出面,没有软卧至少还能坐硬卧。
  宋清徽这番打算是为了谁,叶家人都知道,叶军华也就没有客气,爽快的点头:“那行,我过后把车票钱给你。”
  不等宋清徽说话,他又笑道:“可别跟我客气,我们领导说了,在我读书这几年工资,一分都不会少,我还能照常在学校领生活费,一张火车票还能负担得起。”
  叶小妹忍不住羡慕道:“那三哥好有钱啊。”
  叶三哥拍了拍她的头:“比不上你有钱,小富婆。”
  他知道宋清徽父母的彩礼也给了很多,加上宋清徽小有存款,结婚后这些钱都让小妹握在手里了。说实话叶军华挺惊讶的,他们家小妹这性子,宋清徽也敢把私房钱都交给她,还真是艺高人胆大。
  不过站在娘家人的立场,叶军华当然很支持宋清徽的行为啦。
  叶小妹打了下岔,王翠芬他们还是很快把重点放在她身上了,“跟亲家报喜,小宋去就行了,小妹没必要跟着吧。”
  “我也要给奶奶报喜,我们说好的。”叶小妹挽着宋大哥的手一脸骄傲,这就是她昨晚为自己争取来的福利。本来去镇上打电话也是可以的,凭着队长父亲和公社领导的关系,出钱打两个电话完全没问题,但她要去浪,就把去镇上改成去县里了,县城虽然小,看看电影下个馆子还是可以的,顺便还能逛逛街。
  所以叶小妹一说,宋清徽也很快帮腔道:“奶奶最喜欢小妹,听她亲口报喜会更高兴的。”
  叶队长一锤定音,“就让小妹一起去吧,她这几个月也辛苦了,正好去城里放松放松。”
  然后第二天一早,叶小妹就跟着宋大哥进城去了。
  宋奶奶接到她的电话果然很欣慰,比听到亲孙子考上了清华还要高兴,主要是宋奶奶不知道叶小妹从很早以前就在备战高考了,在老太太心里,小妹聪明伶俐,但到底只读到了初中,她哥虽然是高中毕业生,可乡镇的高中跟城市恐怕也不能比,而她看报纸上统计,去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接近六百万,录取人数却连二十七万都不到,这二十七万人中还包括了专科生,也就是说每一个考上本科的都是百里挑一的人才!
  小妹和她哥这样的基础真能考上大学,当然是非常难得了,宋奶奶由衷的为他们兄妹俩感到高兴,至于宋清徽考上清华,老太太当然也高兴,但却少了一些惊喜的感觉,孙子的水平考不上清华北大才该失望。
  所以在电话里,宋奶奶只顾得上祝贺叶小妹,“小妹,你跟你哥都很棒,奶奶为你们兄妹感到自豪,开学之前先带你哥来家里住几天,提前熟悉一下北京的环境。”
  叶小妹乖巧的说好,又告诉宋奶奶他们过两天就会动身了,老太太高兴的连连说好,还笑着告诉她:“这两年街上的小姑娘们都穿的可时髦了,还有很多成衣店呢,早点回来,奶奶带你去买新衣服。”
  听到这话,叶小妹可就太兴奋了,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去北京。
  可惜她跟老太太胡侃了太久,很有耐心的宋清徽都有点听不下去了,忍不住接过话筒,三言两语和奶奶说完正事便挂了电话,接着又拨给宋爸爸单位,也是三言两语聊完挂断。
  叶小妹也不生气,等他忙完便挽着他的手,甜蜜蜜的笑道:“宋大哥,我们去逛街吧。”
  她现在就等着去北京买新衣服,已经不想在县里看衣服布料了,不过还是可以买点好吃的在路上吃~
  宋爸爸动作很迅速,第二天就托人买好了三张车票,是他一个转业回乡的老部下的帮忙的,这位老部下回乡后在县运输局工作,大小也是个领导,很顺利的给宋清徽他们定了硬卧。
  其实两年前宋清徽带叶小妹回乡探亲也是他帮忙订的票,只是那时候环境还没有完全明朗,为了避嫌,对方便没有直接跟宋清徽接触。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宋清徽都要回城了,还是全县唯一一个被清华录取的学生,这叫衣锦还乡,这位林副局亲自跑了趟双岗送车票,打算跟老领导的儿子叙叙旧问问好。
  林副局来的时候,正好赶上叶家办酒席,老社长也给面子的来喝酒了,他常去县里开会,当然认得运输局的领导,老社长便拉着林副局上桌喝了好几杯酒,林副局喝得满脸通红的骑上自行车回家,走之前还跟宋清徽打了招呼,他知道他们有三个人要去北京,行李应该不少,所以跟单位顺路的司机说好了,后天上午拐进双岗接他们一起走,司机不认识叶家,他们听到鸣笛声记得出来。
  领导想的这么周全,可把叶队长高兴坏了,亲自把林副局送到了村口,才依依不舍的回了家。
  叶大哥和叶二哥看到三张火车票,表示又羡慕又不舍,一个凑到叶军华跟前,一个凑到叶小妹跟前,很积极的表示要送他们去学校,他们可以帮忙搬行李。叶小妹毫不体谅大哥二哥的心情,笑眯眯的摇头:“我没什么行李啊,奶奶说要带我去买漂亮的衣服,家里的旧衣服都不用带啦。”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叶大哥和叶二哥最终并没能跟弟弟妹妹去北京,因为马上就农忙了,兄弟俩才是最主要劳动力,当然得在家了;而叶小妹也没能把家里的旧衣服全扔掉,王翠芬表示亲家奶奶有心,添两身新衣服也就行了,旧衣服都是好的没补丁的,也得带上继续穿。
  所以叶小妹的行李依然没少拿_(:3j∠)_


第126章 (补更5.10)
  1978年2月27号,叶小妹一行抵达北京,依然是宋堂哥开着车来车站接人,毕竟他们这次是回家,而不是探亲,行李多的像是搬个了家——叶三哥是真的把被子都捆上了,王翠芬还想给叶小妹和宋清徽也把棉被装着带上,叶小妹都被她吓得目瞪口呆,宋清徽赶紧解释说他们可能用不上,如果学校允许他们住家里的话,就不需要带被子了。
  王翠芬一听女婿就是本地人,住家里比住学校舒坦多了,也就依着他的意思把被子放下了。
  不过宋清徽在双岗生活了三五年,添了不少衣物和生活用品,不至于像其他知青一样一件不留全都带走,只是带走一半,数量也很壮观了,主要是他们现在出来了,日后最多逢年过节回村里探个亲,住不了太长时间,能带走日用品的尽量都得带上。所以三个人的行李加起来都能堆成小山了,没有车还真不太方便。
  宋堂哥很贴心的开车把三人送到宋奶奶家,老太太早就把楼上的房间收拾好了,别人家是夫唱妇随,到了宋奶奶这儿却是妇唱夫随,由于叶小妹喜好享受,回来探亲的时候最喜欢卧室的卫生间,所以老太太的安排是宋清徽跟着叶小妹睡她前年睡的那个卧室,而宋清徽从小住惯了的那间就让叶三哥住着了。
  这个安排可就太合叶小妹的心意了,再次走进她心心念念的房间,叶小妹兴奋的想要立刻往床上滚一圈,“我太喜欢这个卧室了,又可以天天洗澡啦。”
  宋清徽无奈的拉住她,“晚点洗了澡再去床上滚,乖。”
  叶小妹还是爱干净的,听到宋大哥的话想起自己现在一身风尘仆仆,便很配合的刹了车,并反手挽住了宋清徽,美滋滋的往他肩上靠:“宋大哥,晚上我还想洗头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