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重返女神的日子-分卷阅读6


  记者是她的老本行,刚入行那年,满世界的跑新闻,虽然辛苦,但追寻真相的过程,挖掘人生百态,她乐在其中。
  蒋妤待的这个栏目是每晚八点的实时新闻,栏目组底下在职和实习记者十多个,每天新闻十多条,也有播不上的,新闻变旧闻,也就失去了这条新闻的意义。
  蒋妤看着自己手边辛苦采访后累积下来的‘旧闻’,也不知道是为什么,蒋妤这两条在外采访的三条新闻都被毙了,也就是说两天辛苦泡汤,毫无成就。
  在洗手间擦晒伤药的蒋妤突然听见有人在谈论自己。
  “诶,你看见今天蒋妤那条新闻了吗?我感觉准得又被主编毙掉。”
  “谁让她从前那么神气,现在成了个小记者,还不是仍由主编拿捏。”
  “主编也是厉害,派她去采访环卫工人,这么热的天,大中午的,我看她手上都晒伤了。”
  “活该,以前她和许台长有一腿,可以耀武扬威,现在……噗——夹起尾巴做人吧。”
  蒋妤坐在马桶上,在晒伤的手臂上涂上药。
  四年前的她达到事业巅峰,那时候的她,是许薄苏配不上的,就因为爆出了和许薄苏结婚的消息,便抹杀了自己所有的努力和荣耀,她们打心底不认为一个女人,能靠着自己的努力,走到这么一个巅峰。
  平心而论,她对待工作人员,向来有礼,虽然比不上蒋嫣待人亲切,但也从未苛责过别人,甚至于她愿意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
  但有时候,女人之间的嫉妒来得毫无道理。
  蒋妤推开隔间的门,幸灾乐祸的笑声登时鸦雀无声。
  她自顾自站在两人中间,用洗手液仔细洗手,将手上丰富的泡沫用水流冲洗干净后,抽出抽纸将手擦干,揉成一团扔垃圾桶里,整理好发皱的衣服,离开洗手间,整个过程旁若无人。
  身边两个女同事低眉顺眼,大气都不敢出,丝毫没有刚才背后说人闲话时的趾高气昂。
  刚回到办公桌前,主编走了过来,将稿子扔蒋妤桌上,“蒋妤,这条新闻重采,采访环卫工人,是宣扬和呼吁大众关注底层劳动人民,你这采访的都是什么,让你引导教那些工人说话,你让他们乱说什么?这期的采访因为你的关系废了!”
  蒋妤将新闻稿与视频重头到位看了一遍,新闻确实是有准备工人的对话,但蒋妤信奉自然的声音,在工人说完准备好的说辞后,抱怨了几句,蒋妤也没有阻止。
  没有过多怨言,蒋妤带着摄影,再次顶着太阳,先是联系交警,将原本打扫干净的街道撒上树叶,拍摄环卫工人辛苦工作的画面,再由蒋妤引导环卫工人说出早准备好的对话,这才算完。
  蒋妤还算好,晒伤的地方擦了防晒,倒是辛苦摄像大哥,扛着笨重的机器,累得全身是汗。
  蒋妤不好意思递给他一瓶冰水,带着歉意笑道:“不好意思,今天辛苦你了。”
  摄像大哥擦了把脸上的汗,大口喝了大半瓶冰水。
  早年蒋妤高居主播台前时,他还是个默默无闻的摄影,那份崇拜与仰望一直遗留至今,他对蒋妤并没有恶意,在台里这么多年,多多少少知道些整人的意思。
  “采访那几句话有问题,大不了剪掉就是,她们这明摆着就是在整你。”
  蒋妤笑道:“以前我采访的时候,毒窝战场都去过,这算什么。”
  虽然不知道蒋妤所说的毒窝战场有多凶险,但摄像大哥见蒋妤豁达的笑,叹了口气,“蒋主播,以你的能力,我真为你感到不平。”
  “没什么不平的,我是记者,这是我的职业,我就该吃这样的苦。”蒋妤笑着喝水,目光远远望着那群烈日炎炎下佝偻的身躯,“就好比他们,也要吃这样的苦,还不能有怨言。”
  因为一个新闻采访,他们就要将打扫干净的街道重新扫过,有人为他们不平过吗?
  不平事多了,她顶多,算其中一件。
  回到电视台,这则新闻在主编挑剔的眼光中勉强过了,“蒋妤,不是我故意为难你,新闻媒体人要有自己的态度,你工作这么多年,这么小的错误不应该犯的,你明白我意思吗?”
  没有任何怨怼与不忿,蒋妤情绪很平,脸色很淡,“我明白。”
  “还有件事,恐怕要麻烦你走一趟。”主编将一则资料递给蒋妤,“这个麻烦你帮我送去《法政时刻》,让蒋嫣签字后交给我。”
  于情于理,稍稍有些情商的人,都不会将这事交给蒋妤去做。
  蒋妤于《法政时刻》的关系,不尴不尬。
  但蒋妤仍然从善如流,“好的。”提脚欲走时,突然问了句,“如果我记得没错,主编在台里工作也有十多年了吧。”
  “你问这个干什么?”
  “没事,就是想起,陈文洲陈主任好像也是和您一起进电视台吧,前两天老师他还向我提起了您呢。”说完,蒋妤笑笑,“我先走了。”
  陈文洲与主编同年进台,一个已经是评论部的副主任,一个还在节目组打转,蒋妤刺他。主编脸色青白,生生折断了一根绘图笔。
  作者有话要说:  采访环卫工人由真实事件改编^_^


第6章
  都说《法政时刻》是星光电视台的王牌节目,这些年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她其实也好奇,那个由她一手打造的节目,现如今成什么样了。
  来到《法政时刻》节目组,蒋嫣正在录制节目。
  《法政时刻》在开创初期,是以直播的形式播出,而这档节目交到蒋嫣手里后,经过改革,变成了录播的形式播出。
  很少有主持人能主持直播的节目,这不仅考验主持人功底,还考验主持人的临场应变能力,以及节目组同事的配合。
  这期节目内容大概是农民讨薪不成,反将开发商打伤致死的事件。
  农民家属涕泗横流,律师团见解到位,蒋嫣拿着话筒以临危不惧的姿态主持节目,一期节目在外人眼里无疑是成功的。
  可在蒋妤看来,蒋嫣的主持仍有缺陷,还是很大的缺陷。
  蒋嫣政法大学毕业,在节目中却带着强烈的个人主观意识与喜好,太过感性的人,总会不自觉的有一些细腻娇柔的痕迹,把这种丰富的感情以激动的言辞传递给观众和律师团,作为一个主持人,在节目中加入自己的见解,将个人情感倾向弱势的一方,甚至于还和专业的律师团据理力争,制造尖锐的矛盾与冲突。
  作为一档法律节目,并非煽人泪下的访谈节目,侧重的应该是理性,而非感性,重心应该是在律师团上,主持人只是传递事实真相的声音。
  此刻的蒋嫣因为与律师团某位律师意见不合,用某条法律条例和律师团成员争辩起来。
  这争吵,毫无可取之处。
  除了让蒋嫣在节目中出尽主持人的风头,展现自己丰富的政法知识外,只会让观众产生一个‘节目中的律师不专业’这一模糊印象。
  连请的律师都不专业,还怎么让观众相信这档节目?
  那个与蒋嫣争辩的律师在蒋嫣主持人的气场之下,迫于无奈而止口,之后也只是淡淡回应一些问题,兴致缺缺。
  蒋妤静静将这期录制的节目看完,摇头。
  这期节目如果是她的老师审片,只怕会被骂得羞愧难当,然后打回去重来。
  节目录制完成后,蒋嫣笑着和几位律师说话,更是向刚才那位有过争执的律师公开赔礼道歉,众目睽睽之下,律师一笑而过。
  蒋嫣走下演播室,似乎有些意外蒋妤在这,“你怎么来了?”
  蒋妤将新闻交给她,“这是我们主编让我给你送过来的,签个字。”
  蒋妤将新闻资料草草翻了翻,拿起笔签上自己的大名。
  “蒋妤,有时间吗?我们谈谈。”
  话音刚落,四周的工作人员侧目多看了几眼。
  在他们看来,三年前的蒋妤是节目的制片人,直播节目风头无两,蒋嫣只是栏目的一个小记者,风餐露宿跑新闻。三年后,蒋嫣在台上主持节目,风风光光,蒋妤却站在台下拿着文件巴巴的等。
  何等的唏嘘。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