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重回1988/重生之凉味人生-分卷阅读36

老板具体的做法,将详细方法写给了高凉,一并寄了回来。
  高凉急忙拆开包裹,发现真的是干珊瑚草和海蜇皮,顿时激动得鼻子都有点发酸,她没想到李俊毅对自己的事这么上心,这么千里迢迢地给自己寄珊瑚草和海蜇皮。于是她赶紧拿出部分珊瑚草和海蜇皮泡发,按照李俊毅介绍的法子做了两道凉拌菜,给李家送了一半过去,大家都吃得赞不绝口。
  高凉连夜给李俊毅回信,说大家都尝了他寄回来的珊瑚草和海蜇皮,觉得特别好吃,自己也打算将这些留到新店开张的时候去卖,如果反响好,到时候还要麻烦他给自己再多买一点邮寄回来,当然,费用她自己掏,包括这次的钱都一起给他。除了这些,她还写到了他奶奶和父母,写到了李俊伟的升学宴等等,就是没写多少关于自己的事。
  信寄出去之后,高凉就开始筹备新店开张的事了,还有几天就开张了,店里的布置都已经差不多了,招牌做好了,玻璃柜做好了,小吃桌子也买好了,炉灶之类的也准备好了,一切就等着开张。
  高凉看着齐备的小店,心说自己到时候一个人应该能忙得过来吧,不过这之前她得去买一批活鸡鸭回来,到时候好卖卤鸡鸭,最好是下乡去买。说到下乡,她又想起了吴春梅,不知道春梅打算好了没有,到底是复读呢,还是要跟自己一起做生意呢。要不干脆就去春梅家看看吧,顺便看他们那儿有没有鸡鸭可买。


第二十四章 啤酒鸭
  趁着弟弟妹妹还没有开学, 高凉带着高盼一起去了乡下。吴春梅家高凉去过一次,还是高三寒假去的, 从现在的时间推算, 其实不过半年多,但是从高凉的记忆里推算, 那就已经过了二十多年, 实在是记忆模糊了。好在她家的村子很好找,村口就在一座桥旁边, 过了桥下车就是了。
  八月底的乡下全是绿油油的一片,这个年头还没盛行一季稻, 人们收了早稻之后就抢插晚稻, 此时正是晚稻的生长旺季, 大片的绿色映入眼帘,感觉眼睛都是清凉的。高凉出发得早,到村口的时候太阳都还没出来, 晨露挂在草尖上尚未收,一走裤腿都是湿的, 非常清凉。
  高凉不记得吴春梅家在什么位置了,她打算进村之后再打听一下。刚走了一段,便看见前面来了一大群鸭子, 鸭子一摇一摆地你追我赶,还不住“嘎嘎”欢叫,看起来十分欢快。赶鸭子的是两个半大的男孩,高盼眼尖, 说:“姐,他们长得好像,好像是一对双胞胎。”
  高凉一听双胞胎,立即就联想到了吴春梅的弟弟,因为她就有一对双胞胎弟弟。高凉赶紧往前走了几步,想去打招呼,却吓住了鸭群,鸭子见有人来,停住不敢动了,对面的孩子叫了起来:“站着别动,让我们过去。”
  高凉一窘,只好站住了,尽量靠路边,安静地等待鸭群过去。鸭群紧张地从她们身前跑过了,高凉看着拿着长竹竿的双胞胎兄弟,确实是吴春梅的双胞胎弟弟大宝和小宝,那对双胞胎跟高珊差不多大年纪,但是没有认出高凉来。高凉出声:“大宝,你大姐在家吗?”
  拿着竹竿的大宝停下来,扭头看着高凉,可能是觉得有些面熟,但又认不出来,大宝有些羞涩地伸手抓了抓脑袋:“在家,她去打鱼草了。”
  小宝性格活泼些:“我记得了,你是我大姐的同学是不是,过年的时候来过我家。”
  高凉点头:“对。我不记得你家怎么走了,你们谁能带我去吗?”
  小宝将长竹竿往路边的水田里一插:“大宝,你赶鸭子去河里吧,我带这两个姐姐回家。”
  大宝点头:“哦,好。”
  高凉笑着跟小宝道谢:“谢谢小宝。”
  小宝一点都不生分,一路上叽叽喳喳地说个没完,高凉从他嘴里得知春梅不会复读了,准备去找事做。小宝说:“我知道大姐还想读书,她晚上还偷偷做题,可是家里没有钱。”
  高凉问:“你家养了那么多鸭子,是生蛋的还是卖鸭子的呢?”
  小宝摇头:“还没生蛋,今年春天才养的。”
  高凉抵达吴春梅家的时候,她还没回来,只有吴春梅的妹妹玉梅在家做早饭。小宝一溜烟跑去找大姐了,过了快二十分钟,吴春梅才回家来,身上沾满了草屑,头发、裤腿和衣袖都是湿的,被露水打湿的,见到高凉很高兴:“高凉你来了?快坐啊。”
  高凉看着自己的好友,这个暑假显然过得很不称心,眼见着黑瘦了一圈。高凉笑着说:“我等你来找我,结果这马上要开学了你都没来。”
  吴春梅低下头,不知道说什么好:“你吃早饭了吗?在我家吃早饭吧。”说着就要去忙。
  高凉摆手:“不用忙,我们在街上吃了早餐过来的。”
  吴春梅停下手里的动作,说:“高凉,我真的不能复读了。”
  “不能复读,那就来帮我开店吧。不信你问我妹妹,我的店9月1号正式开张。我一个人忙不过来,你来帮我吧。”高凉笑眯眯地说。
  高盼赶紧点头:“是真的,我姐真要开店了。”
  吴春梅看着自己的好友,没想到高凉说开店就开店,真是雷厉风行:“真的吗?”
  高凉点头:“嗯。”
  吴春梅两只手互相捏着,显然有些激动。高凉说:“春梅,你家养了不少鸭子是不是?”
  吴春梅点头:“嗯。”
  “鸭子卖吗?”高凉正好需要买鸭子,吴春梅家里养了这么多,不是正好吗,要是自家店里生意好,她家以后可以专门给自己养鸭子啊。
  吴春梅一愣:“你要买鸭子?”
  高凉点头:“对。要的数量还不少。”
  “我得去问问我爸妈。”吴春梅知道父母打算养了鸭子生蛋卖的,不过如果高凉要买几只,也不是不能卖。
  过了好一会儿,吴春梅的父母回来吃早饭了,大宝小宝将鸭子赶到河里,也回来了,一家人看见女儿的朋友来了,都很热情。他们热情地招待高凉姐妹一起吃早饭,被高凉婉拒了。
  吴春梅跟母亲提起了高凉要买鸭子的事,吴母刘招弟有些惊讶地看着高凉:“妹子你要买鸭子?你想吃,一会儿给你抓一只带回去。”
  高凉摇头:“不是的,阿姨,我不是自己吃,我要做生意的,跟你买,要很多。”
  刘招弟和丈夫对视一眼:“那要多少?”
  高凉想了想:“这一次要十只吧,以后要是生意好的话,会要得更多,我估计您家的鸭子都不够我用的。”
  吴爸爸吴才顺说:“你贩鸭子卖?”
  高凉笑着摇头:“没有,我开了一家店,卖卤肉和凉拌菜。其实不仅要买鸭子,还要买鸡,如果生意稳定的话,我想叔叔阿姨可以专门帮我养鸭子,养了卖给我。”
  吴顺才挠挠头,显然还有点算不过来这笔账,到底是生蛋合算还是养肉鸭合算。吴春梅早已算出了这笔账:“爸、妈,要是高凉真的需要鸭子的话,我们家可以养。”农村养鸭子,三个月左右就可以成鸭了,而生蛋则需要五到六个月,六个月可以养出来两批肉鸭了,就算一批养两百只,每只鸭子两三斤重,一只卖四五块钱,一年就能卖上三四千块钱,就算只有三分之一的利润,也能赚一千多块,这样家里的收入也比现在多得多。况且还可以交叉养,一年不止养四批。
  吴顺才看着大女儿:“哦,回头我跟你妈再商量一下。”
  高凉笑眯眯地说:“不着急的,叔叔。反正我现在店子还没开起来,需要多大的量还不清楚,我就先买一些回去,要是用不了那么多,您就继续养着生蛋好了。”
  吴顺才猛点头:“好,要得,要得。等你回去的时候我帮你抓几只鸭去。”
  高凉私下里又跟吴春梅谈了话,知道她是不可能复读了,因为家里条件实在困难。高凉便竭力邀请她来跟自己一起开店。吴春梅听到高凉勾画的蓝图,想起自己家里要是真能发展肉鸭养殖,脱贫致富不再是问题,便对高凉的事业充满了好奇:“我先跟你去看看吧,如果真的需要我帮忙,那我就帮你干。”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