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重回1998-分卷阅读151

能进,林清就不会退!
  更何况林清之前规划自己的事业时,已经思考过要不要将大学生_0_jian_0_zhi队伍取消。
  她的答案是继续保留,因为大学生_0_jian_0_zhi队伍除了金钱,还能为林清带来人脉和朋友,她和陈虹友谊的开始就是最好的例子。
  现在不过是遇到了一点小困难,林清不会因此改变决定。
  其实她想要做大做强的话,正规化是必经之路,只是在林清的计划中,迈出这一步在两年后。
  等她在北京买了学区房、解决程菲菲读初中的问题后,等她稳步发展清影、有了充裕的资金后……
  那时她成立公司后立刻有钱扩张。
  而不是在五十万注册金都拿不出来的现在。
  重生后,林清的资金一直都很紧张。起初是真没钱,后来是林清主动选择把钱都投资房产、投入公司。
  千禧年初,她不可能把大量现金留在手里等着贬值,当然要趁着这个买房和创业的好时机,用手里的钱赚回更多的钱。
  然而这么一来,固然能实现利益最大化,遇到意外也没有应急能力。
  但是林清依旧不会后退。现在后退,不仅让举报她的人窃喜,更让她之前组建的队伍、积攒的经验都再无用武之地。
  她心中清楚,这一步退下去,她这辈子再也不会开劳务派遣公司了。放弃现在的基础后,她不可能几年后从零再来。
  现在是不好的时机,但也是最好的时机。
  林清叹息一声,只是她又要让家人担心了。
  林清拨通家里的电话:“妈,和你商量件事。你听我慢慢说,别着急。”
  “我想把家里的两套新房抵押出去。”
  林清说了别着急,林秀英还是语气难掩焦急:“怎么了?你生意赔钱了?是不是遇到困难了?”
  “我不着急,你也别着急。大不了我们把房子卖了,卖掉房子的钱够不够?”
  林清连忙向林秀英说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林秀英听到后松了一口气,情况比林秀英想得要好得多。
  “那我现在就去问问抵押贷款怎么办理。”
  林清:“等我回去吧。”
  林秀英说道:“等你回来干嘛,这点事我还办不好?你王阿姨家儿子就在银行上班,我先了解一下。”
  林秀英办事利落,当天就问清楚了,晚上给林清打电话:“能贷款。”
  “不过你还真得回来一趟,房产证上写了名字的都得来签字。你、我、你姥姥,咱仨都得签。”
  “你哪天回来啊?银行的人问我哪天到咱家来评估,我让他们等你回来后上门吧?”
  林清:“明天,我坐飞机回去,明天下午就到了。”
  林秀英吓了一跳:“这么急啊,那我现在赶紧问问,让银行的人后天来?”
  林清嗯了一声,在林秀英急着挂电话前,说道:“妈,你别怕。”
  “我不会让咱家两套房被银行收走的。”
  林清知道妈妈和姥姥有多喜欢新房,每次打电话都要提两句。今年春夏新房装修,花了林秀英无数心血,她累瘦了足足十斤,夏天高兴地买了两条连衣裙。
  林秀英:“嗐!我怕什么啊?就算这两套房被银行收走,不还有药厂家属院的老房子吗?有地方住!”
  第二天,林清飞回家,这是她重生后第一次坐飞机。现在的机票还很贵,但是工商局那边催得急,要是林清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注册获得劳务派遣资格,她不仅要停止经营,还要缴纳罚款。
  林清最庆幸的是千禧年初银行的贷款规定还很宽松,贷款购买的房子依旧可以二次抵押贷款,把买房时付的首付款贷出来。
  银行这边,林秀英也托了老邻居张阿姨儿子的关系,希望办快一点、房屋评估的时估价高一点。
  这两样都办到了。两天后,十五万的贷款到账。
  林秀英买了牛奶和水果礼盒送去张阿姨家,感谢张阿姨家帮忙。
  结果当天晚上,林清家里的电话响个不停。
  有林秀英的同事打来的、有家属院的老邻居打来的,还有林清小姨、林清舅妈打来的。
  “秀英,家里是不是遇到困难了啊?”
  “我听说你把新买的两套房抵押给银行了?”
  “林清今年是不是炒股了啊?”
  “姐,到底怎么回事?家里没事吧?嫂子刚才打电话问我,我说我也不知道。”
  “秀英,是我,你嫂子。林清做生意赔了多少啊?房子卖了钱肯定够吧?唉,我和你哥也没钱。今年小雪谈对象了,我和你哥本来还想找你借点钱给小雪陪嫁一辆车呢。不过你放心,现在你们遇到困难了,我们肯定也不能再张口找你们借钱!只是我和你哥俩人也没本事,你心里有数……”
  林秀英气得把电话挂了:“你舅妈生怕找她借钱!”
  “说这么多不就是哭穷么!”
  “谁想找她借钱了!”
  显然,林清家抵押房子的事情,在药厂家属院里一天之间就传开了。
  甚至穿到了药厂外的林清小姨一家、舅舅一家的耳朵里。


第101章 冬训 “让我和一群七八岁的小萝卜头一……
  千禧年初, 人们对贷款买房的接受度尚且不高。很多家庭更倾向于全款买房,贷款买房都觉得压力大、心中不安。
  林清家这样两套新房原本就有贷款,又二次抵押给银行, 把房子的首付款贷出来, 在亲朋邻居眼里,就像每人脑门上写着“破产”两个字。
  第二天, 林秀英去单位上班后才发现, 昨天晚上一个接一个的电话根本不算什么。
  不在同一栋楼办公的老熟人, 都特地跑到林秀英办公室来找她。每个人的语气都装作关切, 然而从眼角眉梢泄露出来, 他们跑过来不过是为了看个热闹、获得一些谈资。
  林秀英同一个办公室的年轻人看不下去, 把办公室门紧紧关上,对林秀英说道:“林姐, 你回家吧,你的工作我帮你做两天。”
  林秀英答应了, 她是真不想看到那些幸灾乐祸的嘴脸了:“谢谢你啊小王,等过了这一阵, 我也替你上班, 让你调休几天。”
  林秀英叹息道:“怎么会这样呢, 都是老同事老街坊,认识这么多年也没矛盾。”
  现在她家遇到难处了,怎么一个个都看笑话呢?
  小王说道:“越是老同事老街坊,就越容易有人眼红。”
  “大家一个单位上班、一个家属院住着,过了几十年差不多的日子。”
  “结果林姐家突然变得不一样了,女儿上了名牌大学,做生意还特别赚钱。”
  “老同事还在食堂里当临时工,林姐调回了办公室。”
  “老街坊一家五口人在家属院的两室一厅里挤着, 林姐家一口气买了两套商品小区里的电梯房。”
  “落户北京那么难,老同事老街坊想也不敢想,林姐家一下子就拿出大几十万,全家都落成了北京户口。”
  大家知根知底地相处几十年,从心底认为都处于同一个水平上。林清家突然富裕就格外难以接受,凭什么发财的是林清家不是自己家?凭什么自己家还要继续过这样的日子?
  原本药厂里的家家户户觉得自己家的日子也不错,每家至少一个人有稳定工作,还有单位的福利分房。但是看到林清家,才知道两种日子真的没法比。
  最重要的是,林清太年轻,发财太突然。
  大学都没毕业就开公司赚大钱,这超出了药厂家属院里绝大部分人的认知。
  人生几十年的固有认知被打破,无疑是不适的,甚至是痛苦的。
  因此现在得知林清急需用钱,把两套新房做了二次抵押,这样的发展反而回到了许多人的认知范围内。
  普通家庭出身药厂家属院长大、大学在读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林清,做生意不该发财。
  “就算一时侥幸赚了钱也留不住,还是要赔回去。”
  药厂很大,职工众多,配套一应齐全。但同时药厂又很小,半封闭的熟人社会里几乎没有秘密。
  林清一家找银行上班的张阿姨家儿子办贷款,然后消息不胫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