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重回八零小卷毛-分卷阅读136

门,像财校、税校、医专分数线比一中高。分线数之下,一中还有议价的选择,成绩不够钱来凑,是难听,但一年后、三年后、十年后、二十年后,谁会当回事。只有当作笑谈,某某家在八十年代拿出十万块给孩子读高中,真是财力雄厚。
  安歌大部分精力放在方辉和冯超身上,尤其方辉。
  实在是因为初一时好几次濒临友尽,修复好的友情需要维护。
  方辉有过短暂的叛逆期。
  个子在长,脾气也在长。
  狗也不吃-方家伯母经常骂他。
  一眼没看住就溜出去打斯诺克。不让出门,厕所遁,关着门在里面玩俄罗斯方块。
  安歌忍啊忍,然后有天终于爆发,抢过来给他表演王者的风范,通关。
  哼哼。
  “……你有控制欲!”那时刚步入少年的方辉很委屈。
  他说过,集中不了注意力,看不进书。可安歌不听,只劝他练习专注,让他用手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出声。
  太累了。方辉只想做个普通人。他有两个聪明的哥哥,还有一个聪明的弟弟,方家不需要他光宗耀祖,也不缺学霸儿子。
  不读书又怎么了,当教授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身边的同龄人,最有钱的是安峻茂,他还在读小学,连普通话都说不好。长辈中最有钱的是工人出身的小王,祖传的房子,热火的饮食店,能干的妻子;方辉的父母是大学生,高工,可因为编制,他俩工资还没徐正则和安景云高……
  安歌想说不行,世界在变,以后你会后悔,在高中没努力,错失了许多选择的可能。
  你讲的,少年时总以为没关系,哪怕挑大粪也是为人民服务。后来才知道,其实对人生还是有点想法的,想像二哥那样做一个天才学生,进少年班,想当科学家。
  但学习成绩不行啊,只有两百多分,幸好通过招飞的体检。从那以后才知道珍惜,一路不断有伙伴被淘汰,拼命地学才有留下的可能。
  最后她什么也没说,默默哭了。
  泪水迅速涨满眼眶,滚来滚去,迅速地滑落面颊,一颗颗掉下来。
  方辉抓抓头,逃了。
  和别的孩子多的家庭一样,当父母的往往最重视最大的孩子,最偏爱最聪明的孩子、最关注最需要照顾的孩子,而中间的那个,容易被忽视。
  方辉连着翘了几天自习课去打球,家人完全没发现。
  他有一张考砸了的测验卷子,被小弟当作缴获的战利品拿给父母。小兄弟俩也有吵架的时候啊,小弟捏着三哥的把柄,自然要派上用场。
  没想到父母轻描淡写,“不想读书就算了,局里下面的厂多,操作工岗位还是好找的。”
  方辉很气啊。他还没放弃呢,父母却已经放弃了吗?
  他拿着卷子去问老师,老师说,“安歌满分,让她给你讲吧。”班上学生分三种,优秀的、中不溜丢的、学渣。老师首先得保证学渣能够毕业,再给优秀的欣赏的目光。至于中等生,管,好不到哪;不管,也差不到哪。
  方辉磨蹭着_0_hui_0_jiao室,厚着脸皮问安歌。
  安歌倒是像以前那样耐心,就是声音有点哑,讲完趴在桌上。方辉以为她装睡,过了会发现不对,安歌呼吸特别重。她在发高烧。
  方辉又后悔又恼火。他觉得可能是他的话刺伤了安歌,明明知道她顶讨厌安阿姨的控制欲,还故意说那样的话……恼火的是,“我随便说说,你干吗生气。”-怎么会有人把他一句气话当真呢。
  方辉比安歌大,但两人之间拿主意的一直是安歌。意见不合的时候他也会不高兴,但想想毛毛是个孩子,还是女孩子,他是男的,男的就该让着女的。源自于方爸的言传身教,骄傲的小少年很能自我安慰,小事听她的,等遇到大事我自有主张。
  突然发现世界上有一个人,比父母还在意自己的一句话,他偷偷地高兴,可也后悔极了,“我错了。我知道你是为我……”
  安歌抬手猛地捂住他的嘴。不,她有私心,她想改变他的命运。
  如果可以,她想多改变身边人的命运,尽量按着他们想要的去改变。
  方辉有勇于表态、说话算数的优点,哪怕安歌阻止,他也要说完,“以后我都听你的!”
  学习上再难他也没再闹腾过,按步走,成绩上蹿、努力保持、稳定,找到喜欢的学科。
  小矛盾爆发掉不是坏事,比起中考那会,安歌还省力了,只需盯着徐蓁就行。至于冯超,咳,没妈的孩子懂事早。不但不用管,还能帮忙辅导徐蓁。
  爷爷养病,姐姐妹妹还有一个冯超刷起题来头也不抬,徐蘅茫然了,好像……哪里不对?
  噢,爸爸跟妈妈似乎在吵架。
  假如徐蓁有闲暇分心,肯定要纠正:不,是冷战。


第一百三十五章
  徐正则和安景云怎么可能在家吵架。
  小小屋檐下, 老人孩子, 有火也得憋着。再说难道被邻居看笑话吗, 老徐局连家也管不好。
  他们最多只能冷战。
  安景云把菜端上桌,不动声色叫过徐蘅,“二二, 叫你爸回来吃饭。”而徐正则同志在哪里, 在楼下跟人下棋,皱着眉头跟徐蘅说,“你们先吃, 不用等我。”
  安景云听完徐蘅的汇报,冷笑一声,“随他。”扬声再叫安歌, “毛毛,请阿太出来吃饭。”
  徐大少爷的脾气发了么,安景云不纵着他。《红楼梦》说得好, 两个人的关系无非东风西风,不是东风压了西风, 就是西风压了东风。她还不知道他, 心里藏着个慷慨激昂的大侠梦。要富一起富, 要穷一起穷,徐重能舍了家里近万亩的地投奔全人类事业,他徐正则就掏得了口袋里每月工资八十九块!
  安景云前一分钟横眉立目, 抹一把脸, 全收了, 温声和气答阿太的话,“他啊,棋瘾上来放不下。我们先吃,不等他。”
  徐正则不吃饭,棋友可不奉陪。他一个人在秋风里抽了支烟。
  亲妈、亲姐姐都说他太让着安景云了,哪有女人做主的。徐正则的妈在老家出名的能干,徐重先是做地下工作,后来去打日本鬼子,家业全是她撑起来的,既没让家里受到徐重的牵连,也把三个孩子带得健健康康。然而就是这样,大事还是徐重做主,说让孩子们下乡就下乡。除了让儿子当兵这点她不答应,其他都依了丈夫。
  安景云是刀子嘴豆腐心,徐正则一直知道,她的厉害都在表面。没办法,从小顶着帽子长大,妈早就离开家,爸又被关了起来,后面还有两个妹妹,不厉害点活不下去。但她的心特别软,见不得孩子受苦,不然也不会花了那么大的劲养二二。
  就是被钱糊了心。烟散在暮色里,徐正则无奈地想,难怪说有300%利润的话,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现在还只是挣了点辛苦钱,安景云就开始变了。
  家里缺钱吗?有徐重的三分之一工资,有维修店的收入,有娘家明里暗里的贴补,他们家已经比别人家的日子好上几倍。再这样下去,可是……脱离群众……
  从他站的地方抬头看向自己家,灯已经亮了,想来开始吃晚饭了。
  从他身后传来数声调试音响的动静,是舞厅在为晚上的营业做准备。家属楼隔壁原来是棉纺厂,这两年个体业如鱼得水,大厂拖着几千名职工以及这些职工带着的父母儿女生老病死福利,纷纷倒闭。隔壁棉纺厂的工会主席头脑灵活,干脆把厂里员工活动社改成了舞厅对外开放,每晚生意兴隆,只是有些扰民。像徐家每晚都能听到嘭擦擦强劲的音乐,连徐蘅也知道三步四步小拉节奏的区别。
  不过,孩子们可太争气了。
  徐正则吸了口烟,嘴角微微上扬。毛毛不用说,简直是上天弥补他和安景云的礼物,聪明漂亮还懂事。大女儿在护着妹妹们这方面,真是别人家的孩子追都追不上。嗯,方家兄弟感情也好,但男孩么原本看重兄弟一些。至于二二,现在看来自立更生也不是问题。
  唯一不太好的就是孩子们都向着妈,不给他这当爸的一点面子。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