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重生1997-分卷阅读92

前世她颈椎腰椎肩周都不好,现在得提前注意,绝对不让自己为了赚钱累出病来,那可太不划算。
  正写着,有初中同学来找她聊天叙旧。
  当初他们这一拨一起读书的有十五六个孩子,考上高中的就林妍钟圆和林彩霞三个。
  而林妍村里最好的小伙伴儿并不是钟圆,而是梁春莉。
  林妍小学有一次被狗咬、一次得甲肝还有其他事情请假在家的时候,都是梁春莉给她记笔记带作业。三年级有一次同村另外一个女同学污蔑林妍偷了她两块钱,因为她最穷,林母一分钱零花钱都不给她。别的同学惧怕那女同学挂在嘴巴的哥哥和找家长都给她作证,是梁春莉跟老实说林妍没拿那个女同学自己去买零嘴吃掉了的。老师就去小卖部问过,还了林妍的清白,不过那个女生是他侄女,他也没有批评那个女生,这事儿就算了。梁春莉一直觉得老师偏心那个同学对林妍不公平,让林妍心里暖暖。
  他们来了四五个同学,都比林妍辈分小,以前也都喜欢跟她交往,因为她学习好还不背着人也愿意给人讲题,毕了业他们有什么打算也想跟林妍说说。
  有个女同学家里借了九百块送她去纺织厂了,试用期一天6块钱,休息天不给钱,一年后转正,9年后才把押金返还。
  还有个同学要去邻市给人家养鸡场喂鸡。
  有个男同学曾经是林妍的同桌,又高又憨还有点结巴,是林水根同胞哥哥的儿子,他找了个给人家看大门的活儿。
  林妍看梁春莉表情有些低落,就问她干嘛呢。
  梁春莉一脸苦闷,“没想好呢,我娘先让我在家下地,又说等忙完秋收出去看看,给人家翻手套。前两天赵玉芹回来,我娘去她家坐了一会儿,又想让我跟着赵玉芹出去干。”
  梁春莉有个小儿麻痹症的哥哥,家里生活也不富裕,但是她从小还是受宠的,至少在读书的时候都不用下地干活的。
  她和林妍同岁,也是小生日,读一年级的时候原本人家不要,让她们俩等九岁再上学,可林妍不想等,她也就跟着去了。她从育红班就喜欢跟着林妍玩儿,读书以后更是喜欢抄林妍的作业,让林妍给讲题。而她性情娇憨从不耍心眼,更不背后说三道四,林妍也喜欢跟她玩儿。
  可惜梁春莉学习不行,也没有那种钻研的韧劲,所以没考上高中,只能早早地谋生活。
  林妍想了想,前世梁春莉来年好像跟着她堂姐那一群女孩子去青市了,说是做保姆还是什么的。
  梁春莉她娘总说她工作忙,人家东家不让回来,高薪聘请她过年在那里伺候老人,所以林妍回家的几年都没见过她。
  总有一些婆娘嚼舌头说村里那些女孩子跑出去不务正业,说是做保姆、做工,其实很多是做那职业去了。
  前世林妍不懂,因为和林母不对盘,对母亲那个年龄的中年妇女天然有一种敌意,觉得她们就会嚼舌头,污蔑人家。除了赵玉芹,是赵玉莲亲口跟林媛说的,其他人林妍并不肯定人家是干嘛的。
  林妍也没有更好的建议,毕竟一个人能否赚钱受她性格、见识、能力的约束,并不是想就可以做到的。
  看小说一个人出去几年,回来就是大款了,不需要说她干了什么,怎么一个历程。可如果是自己亲身出去几年,很多人就是多吃几年苦多受几年罪多熬几年日子罢了,要说改变也并不会有太大改变。
  不过如果梁春莉她娘让女儿跟着赵玉芹出去干,那怕是不妙,梁春莉她娘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呢。
  林妍:“秋收完了你先去县城看看,我看那边开了不少铺子,肯定需要人手。还有人家需要保姆的,你要是能帮忙做饭照顾孩子,其实也挺好。”
  一中校园附近开了不少铺子,杂货铺,文具铺,早餐铺,小饭馆之类的,只要生意好的,肯定需要人手。
  梁春莉性格娇憨,没有攻击性,当员工或者带孩子都挺合适的。
  普通人没有本钱没有路子肯定不敢花大钱张罗生意,顶多给人打工拿死工资。
  梁春莉:“那我跟我娘说去县城看看,我不想跟赵玉芹……”她欲言又止,似乎也是听到一些风言风语,但是又不好说出来。
  林妍略一犹豫,要是可以的话回头问问韩卫红和柳传志等人,看看有没有活儿介绍给她。
  别人她不会多管,主要是梁春莉从小和她关系挺好。
  他们有的就后悔,“还是你们厉害,早知道当初我也好好学习。”
  梁春莉却道:“我是学不进去学不会,再给我机会我也学不好了。”能读完初中就挺不错了。
  林妍鼓励了他们一通,时间差不多他们就告辞。
  林妍送他们出去,单独和梁春莉说了两句话,让她先不要跟赵玉芹出去,回头去县里的时候叫上她一起。
  梁春莉听了很高兴,“妍妍你真厉害,那我等你。”
  傍晚林母回来,林妍跟她讲明天一起去姥娘家,住两天再和三宝一起去学校。
  林母现在也没什么好反对的了,闺女大了,管不住,去就去吧。
  林妍就发现其实前世如果她能坚持闹一闹,林母也没法真反对她去姥娘家,是自己前世畏首畏尾,怕惹恼了林母不给钱读书吃饭,就被拿捏着。
  所以一个人没有独立的经济只能依附于人的时候,遇到争执自己的气先短了,根本不敢抗争。
  说到底是因为她知道父母不爱自己,不敢恃宠而骄,只能默默忍受。
  现在她不忍,过得就舒坦多了。
  林母把之前泡好的花生煮了一锅芹菜五香豆,沥干水分装在塑料袋让林妍带一些当就菜,还要炒一些咸菜,再炸点带鱼之类的,这都是开学必备的下饭菜。
  晚饭后大家剥了一会儿玉米,十点左右回家睡觉。
  林母问林妍下一次放假什么时候,因为这才两周多就回来,那么之前的生活费肯定没用完。
  林妍:“就从这周算,一个月后再放假了。”
  林母就问她还有没有生活费,上个月四十,现在应该剩下二十多。
  林妍便说还有点,给不给都行。
  林母想了想又给她二十,有那两千给的底气,她不想对二闺女太抠了。闺女之前剩下二十多,再给她二十,一个月四十尽够了。
  林父瞅见,问:“现在食堂的菜贵不贵,一个月二十吃不上好菜吧,你一个月给她三十块。”
  林母:“我给呢,不用你在这里说了。上个月她拿了四十,不到三星期就放假了,手头还有点呢。”应该还有二十才对。
  林父:“那就给她三十。”
  经历了大闺女读大学一带就是几千这事儿,林父觉得一个月多给二闺女十块也不算啥,抠唆这十块没意思,他在外面多卖张席就行了。
  听林父这样说,林母虽然不大乐意,还是又给林妍添了十块。
  林妍就收了,她现在不缺钱,但是家里该给的她也要。
  第二天吃过早饭,林母让林斐在家和林奶剥玉米,她和林父开三轮车去大舅家帮忙掰玉米,林妍则自己骑车过去。
  看到林父林母过来,大舅妈非常高兴,热情地招待他们。
  她说车坏了正犯愁怎么拉玉米呢,结果林父林母就来救急了。她又说大舅和二哥想买三轮车,只是不知道买啥样的,还去跟邻居打听了。
  林父一听立刻来劲了,口若悬河地给意见,买这样那样的,懂不懂的他都说了一通,云山雾罩的大舅妈也听不懂。
  大舅妈:“还是他三姑父走南闯北地有见识,咱们整天憋家里,什么都不知道。”
  林父就高兴了,“大哥买车还缺钱就说话,我给使上。”
  林母立刻道:“妍妍回家说了,我们商量着过来看看。”
  大舅妈就更高兴了,招呼屋里喝茶。
  林母:“还喝什么茶,咱们赶紧去地里拉棒子吧,是不是掰地里了?”
  大舅妈说是呢,大舅和俩孩子在地里掰呢。
  她跟林母抱怨,姥娘和姥爷被二舅妈叫去帮忙剥玉米了,“我说一家一个不行?人家不同意,非得让俩老人天天跑,一家轮一天。”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