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重生1997-分卷阅读207

保送京大或者清大的水平,就算他自己考,肯定也可以考上。
  那要是妍妍去杭城,那不是要分开四年?
  韩慕阳却道:“杭城好,我也不想回首都上大学。”
  三宝:“这就是学霸的骄傲啊,可以选去哪里,不像我,哪里要我就去哪里!”
  到家的时候林妍对三宝道:“找时间咱们回一趟高家村叫上大舅二舅他们开个会。”三宝:“啊?开会?”
  林妍:“商量你和二哥也去县城买个房子。”
  三宝:“啊?还有我的事儿呢?”
  林妍:“总不能让二舅二舅妈老了还在乡下冻着吧?以后城里有暖气,住得舒服着呢。”
  三宝:“那好!”
  


第82章 搬家进城(三宝学坏了呀)
  他们回家跟三位老人一说,他们除了支持没有二话。
  姥爷手头没钱了,姥娘就说把剪纸的钱都给林妍。
  刘金顺已经高考完毕,姥娘就不再补贴他,考上就让亲戚凑学费,考不上就去打工。
  韩奶奶还说棺材本,说如果孩子们需要她可以拿出来。
  她有三个儿子呢,总不会让她没了棺材本的,这个就给孙子用也没什么。
  老太太就是偏心韩慕阳的,她自己也不避讳。
  林妍和三宝找时间回一趟高家村,如今她可以自己和大舅二舅谈判,都不需要韩慕阳撑腰。
  他们去的早,二哥还没出车,大舅也帮忙归置那些二手货,收拾干净平时摆在大门口出售,碰到赶集的日子就去赶集摆摊儿。
  别说,生意也不错,起码比他种地赚得多。
  他赚钱,村民们也得实惠,能买便宜用品,大家还挺喜欢的。
  等二舅和二舅妈都过来,林妍就把去县城买房的计划告诉他们。
  现在买个老房子,过两年_0_chai_0_qian或者卖掉,到时候直接换商品房,也挺好的。
  大舅大舅妈八成不肯离开自己熟悉的乡下,但是二哥可以。
  二哥现在收废品,每天都往城里跑,在县城买个小院当落脚点也挺好的。
  大舅二舅他们听林妍说完已经麻了。
  他们和林父一样,不断地受到来自林妍和韩慕阳乃至三宝的震撼。
  他们对进城的困难预计那是地狱级别的,是难于上青天的,除非有本身考上学或者去城里工作当干部的人,是不能够的。
  可现在林妍轻飘飘地说去城里买个老房子住。
  他们就问林父那里怎么弄的,林妍就告诉他们,他们决定效仿。
  大舅家就二哥去买,大舅大舅妈的户口按兵不动,姥娘姥爷自然也不动。
  二舅家就三宝的名义买,二舅和二舅妈以及芳芳的户口也不动。
  林妍对二舅道:“二舅,你走街串巷地换油,比起去县里直接开个铺子,哪样更赚钱?”
  二舅啊了一声,他可没想过那么大的事儿,他都是小打小闹,老丈人开着油坊,他就喝口汤罢了,哪里还想过开铺子?
  林妍:“县里买个小院子,你顺便把生意也挪过去。县里人不要吃油吗?你家的油都是油坊直接出来的,质量好,吃得香,那些饭店饭馆,单位食堂,学校食堂什么的,难道不能卖?”
  二舅直接说不出话来。
  实在是太震撼了。
  他从来没想过这个!
  二舅妈也有点担心,“人家城里有卖油的,咱能卖过人家?”
  林妍笑道:“二舅妈,县城那么大,几家油铺也能养活的。卖家多了就看谁家服务好,谁家油香呗?”
  还有两个很关键的因素,谁的进货渠道便宜,谁的销售渠道更广。
  二舅去了县里卖油,他是个实在人,那油半点不掺假,给的量也够,她当然会给便宜们推广一下。
  只要搭上一个单位的食堂,那就有稳定收入。
  这乡下油坊生产的油,哪怕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多少人都稀罕呢。反正经济越发达,很多人就越觉得乡下产的自然纯粹,更加健康。
  被林妍这么一说,二舅妈道:“妍妍说得对,咱也胆子大点,去试试呗。要是不行,大不了再回来走街串巷,也没亏什么。”
  房子买了总归是在那里的,以后儿子说不定要住呢。
  二哥对去县里住还是挺期待的,要说让他去省里市里,他不敢。毕竟没有文化,也没见过多少世面,去陌生的大地方很容易迷失自己,融入不进去,如果遇到事情都不知道怎么处理,也容易孤立无援。
  县城就不一样,县城离家不是很远,而且也有村里人在那里工作,有事情都能招呼一声,让他心里踏实有安全感。
  既然他们同意,林妍就让他们筹钱,要是想把店里的钱拿回来也可以,我会跟韩慕阳说的,要是另外能凑够钱,那就再凑也行,反正多准备着总没错。
  林妍和三宝回到县里,三宝去店里上班,林妍则找黄建设帮忙找房子。
  这是他从小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人头数、地段熟,就连县城以前破破烂烂的小乡村模样他都记得呢。
  说起来县城也就是这三十年发展的,往前二十五年还破破烂烂的呢。
  所以现在除了政府机关以及一些大的国企单位、国企改私企工厂,他们有三四层的红砖办公楼和宿舍楼以外,城里大部分民房都是平房。
  不过她听胡淑琴说县城西边有片空地正要盖新的楼房,到时候就是五层高的小高层,可比那些筒子楼宿舍楼什么的好多了。里面都是二居室、三居室,户型宽敞明亮,甚至还有地下室呢。
  这批楼什么时候盖的林妍不知道,不过前世李玉中专毕业后回县城工作,他姑姑出钱帮他买的县城第一座商品房小区,应该就是这个。
  01年左右买的,两房两厅一厨一卫,80平方左右花了6万块。
  虽然后来大家都懊恼那时候那么便宜没买房,可实际对于当时普遍工资才五百左右的县城来说,750的房价依然是天价,家里没有积蓄的根本买不起。
  而且按照林妍的眼光看,户型大部分很挫,只有那些三室的才好一些,犄角旮旯的二室户型都不算好。
  林妍不想等那个商品房,届时她都毕业走了跟她没关系,她只管解决眼下需求。
  现在县城人基本都有工作,不管是纺织厂还是棉油厂、毛巾厂等等,单位都有宿舍,也会分配婚房,虽然就那么两间,可比起灰突突的没有暖气、自来水的民房自然好得多,尤其那些早年泥砖混盖的房子。
  有些人就把老房子卖掉,都搬到单位宿舍去住。
  也有孩子有出息,考上学分配去大城市工作的,单位分了房子自然也不会回小县城来住。孝顺的就会把爹妈接出去,家里的老房子没用,也会想办法转手。
  林妍不想去买那些被转手的单位宿舍楼,这种产权容易有问题,她要买那种产权清晰的老院子。
  这种院子买下来,过两年这一片要盖商品房,自然就会_0_chai_0_qian。
  黄建设帮他们问了两天,看了几处房子,结果不是地段不好就是房主狮子大开口,林妍都没看中,倒是二哥和二舅他们要求没那么高,他们在黄建设说的几处房子中各自挑到了合适的。
  二哥因为收废品,对房子的要求不高,大一点就行,位置偏点无所谓,这样价格还便宜呢。
  有个院子在城边上,开三轮车去铺子不用二十分钟,院子挺宽敞,三间红砖瓦房还带两间泥坯房,是80年代盖的砖瓦房,要价四千块。
  二哥看上这个院子,黄建设帮着还价,3800买下来。
  二哥买房子没用凑钱,这多半年他收废品、卖二手货,赚了有四千块。他平时吃喝用都是家里的,也没不良嗜好,这会儿正好用来买房子。
  另外一个院子在城里,开车去铺子十分钟左右。
  这个院子是86年盖的,也是三间红砖瓦正房,带着一间不大的老青砖厢房。因为这一处在城里,所以虽然小点价格却比二哥那个贵,要价就四千五,最后黄建设给砍到四千二。
  二舅妈虽然没出去赚钱,但是她种地二舅换油,好歹的也有两千进账。
  她也不要林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