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本文作者的其他小说

重生之不嫁高门-分卷阅读344

秦家人当时嫌雁回的血流在门前太晦气,雁回都伤成那样了,他们还要杨家赶了马车快些离开。
  秦霍两家的行径,都让杨鸿很生气。但他后来还是劝说母亲,去给秦家的老太太刺绣。他想的是,霍家那么难对付,他将来若要有能力帮妹妹讨回这个公道,一定要想法子积累更多的力量。而秦家当时是他们能接触到的,最了不起的人家了。如果能和秦家一直保持不错的关系,说不定哪天,这个人脉就能用得上。况且,秦家还是霍家的亲家。常和秦家走动,也有助于他能掌握很多霍家的事。
  只是,要靠着母亲和妹妹去_0_gao_0_guan府邸,讨好奉承人家的老太太,杨鸿心里始终都有些抑郁,很是跟自己过不去了一段日子。他还对林妙致说,闵氏和妹妹第一次去给秦老太太送绣品那一日,他因为心里难过,在后院里劈了许多柴,一直累到连抬手的力气都没了,这才停下来。
  这件事,杨雁回一直记得清楚。其实那日,闵氏误会杨鸿不想让妹妹继续念女学,所以才罚他劈柴。没想到儿子那么实诚,竟然劈了那么多。吃饭时,手抖的连菜都夹不住。
  若不是林妙致说了,杨雁回还不知道,大哥劈柴还有发泄的意思。
  想着过往种种,杨雁回不禁动容道:“有大哥在真好,事事都顶在前头。只是有我这么个不省心的妹妹,大哥是不是经常闹头疼呢?”
  杨鸿仍旧是叹气:“那也没法子啊。你也不是故意要添乱。邢老先生如今已是这个模样,他求到你跟前,你还能不管他不成?”
  杨雁回不由唇角弯弯,笑道:“多谢大哥这么通情达理,善解人意。”
  杨鸿道:“时辰不早了,我即刻进京,若我能自己进刑部大牢瞧瞧季少棠,跟他搭上话,那是最好不过了,便是我没法子探监,也一定想法子买通狱吏,哪怕就送进去些吃的和棒疮药也是好的。若有人问起,我只会说,我是要帮邢先生,不得已才要关照他。你也莫说漏了。不然外头人还以为杨家人疯了。”
  杨雁回道:“这些事我都省得,你妹子我还不糊涂呢。”想了想,又道,“求人办事、上下打点,都是要钱的,我这里还……”
  杨鸿打断她,道:“钱的事你就不要操心了。我拿你的钱去帮季少棠,你就不怕谨白多心?”
  杨雁回这才不傻乎乎的想着给大哥塞银子了。
  待杨鸿走了,杨雁回这才又带了秋吟过去瞧邢老先生。秋吟还满心不乐意,道:“赵先生也在那里呢,我可不想看她的嘴脸。也不知道奶奶哪里来的那好性子,还能对她客客气气的。”
  杨雁回道:“你不愿意去就算了,我自己去。”
  秋吟没奈何,也只得跟了去。
  邢老先生睡了好大一会,才慢慢醒转过来。杨雁回给他安排的住处十分清净,老人家醒来后,便下了炕,由一个媳妇子搀着,慢慢出了屋子,来到院里。
  赵先生正坐在屋檐下,缝补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葛布道袍。看到邢老先出来,她才停了手里的活计。虽然心里乱成一团麻,她仍旧劝道:“俞夫人已安排了人手,出去打听消息了。老先生还是先安心歇息。咱们还是……还是先等消息。”
  另一个媳妇子搬了藤椅来,邢老先生便也在屋檐底下坐了,道:“我就说雁回会帮我的。只是少棠这一插手,雁回反倒不好明着帮了。唉,说来说去,都怪我身子骨不争气,少棠不敢让我拖着这把老骨头去告状。”少棠那孩子没有功名傍身,不过是一介草民,胆敢敲登闻鼓状告致仕尚书,只怕案子还没开审,就要先吃上两回杀威棒。只是这个话,他不敢跟赵先生说。
  赵先生也不是无知妇人,一听这话,又开始掉泪了。她当然知道少棠要为这事吃大苦头。如果不是怕官府用刑,邢老先生自己就能去告状。
  邢老先生也越发伤心了,口中翻来覆去道:“都是我这把老骨头,害了孩子们……”
  杨雁回和秋吟进来时,正看到这悲悲戚戚凄风苦雨的场面。
  杨雁回忙上前劝说道:“老先生,你才醒过来,莫要太伤心了。咱们一定有法子救人的。”
  赵先生瞧是杨雁回来了,忙问道:“少棠可有消息了?”
  杨雁回道:“他人被关在刑部大牢里。这案子什么时候审,还不知道呢。只怕他还要在里头待几日呢。我大哥已经想法子进去见他了,说给他送些吃的用的。”
  赵先生忙道:“我听说那牢房里头都是又阴又潮。我把少棠的道袍补好了,能不能让杨举人,将这衣服也捎进去?”
  杨雁回看了她手里的衣服一眼,道:“大哥这会儿不在,怕是只能等下回了。先生也不必太过忧心,我大哥不会叫他在里头受罪的。”
  邢老先生道:“我们这一路上,走得甚是艰难,有时连吃的也不够,少棠宁可自己饿着,都让给我和他娘了。这一路颠簸,他也没少受苦。这才入京便要打官司,我怕他也吃不消。”
  秋吟听了这话,倒也十分同情季少棠,不禁插嘴问道:“老先生,季公子幼年时,你便极为欣赏他,后来也一直提携他。今日他能为了邢家不顾一切,想来也有报答您的意思。不过,我一直不知道,老先生当初为何那么喜欢季公子?”
  杨雁回笑道:“说起来,我也不知道呢。”
  邢老先生一怔:“你怎么会不知道?少棠说,他跟你说过。”
  杨雁回也是一怔:“都这么多年了,我……我忘了。”
  邢老先生不疑有他,只是看了一眼赵先生,这才缓缓道:“说来事情也简单。那一日,我不过是在街上四处走走,听说书的在说什么故事,再看看别人的书摊子上都在卖什么书。结果,看到一个小孩子在帮人写书信和对子。他自己不光能写,还能做对子。那孩子的的字倒也写得有模有样。只是那几日,天很冷,风太大,吹得他脸颊和鼻子都红红的,手都冻得伸不开,但他还是呵一呵手,写得很认真。我一时好奇,就上去让他帮我写了个扇面,还跟他聊了几句,怎么年纪这么小就出来帮人写字。他说”邢老先生又看了一眼赵先生,继续道,“他母亲的生辰就要到了,他想攒些钱,给他母亲买一支玉簪。他连买哪支簪子都想好了,他的母亲带他来京里时,看过好几回那支簪子。只是每一回,都没舍得买。家里的钱都花在他身上了。”
  赵先生听到这里,握着衣服的手一阵抖,脸色阵阵发白。
  就听邢老先生道:“我觉得他是个心地纯良的孩子,又懂事又孝顺,看他因为年纪小,生意不好,后来才叫他来帮我抄书。那时候,他已经摆摊三天了,也不过攒了几十个钱。”
  秋吟听到这里,对赵先生道:“我还从未见过先生戴玉簪呢。只见过先生戴乌木簪和银簪。”后来季少棠考中了举人,赵先生或许有金簪戴了吧。只是她却没见过了。如今,她只见过十分落魄的赵先生了。秋吟又问,“赵先生怎么不戴那支玉簪呢?”
  赵先生一脸痛悔难当的神色,哆嗦着唇,一句话也说不上来,好半晌才道:“后来,少棠买了那支玉簪,回来送我。我却怪他骗我。明明说是去京里参加几日诗会,却背着我去干了这没用的事。那玉簪,本来就是下脚料做的,材质也不怎么样,价钱也便宜。我想着反正也戴不出去,一气之下就给摔了,还将他痛打一顿。”
  杨雁回主仆听了这么个结局,颇为唏嘘。
  邢老先生道:“你真是糊涂呀。那些在京里参加诗会的子弟,多是家里宽裕的,少棠去了一日,便受不了花销,再不想去了。他后来没跟你说实话,是怕你心疼他,不让他去摆摊,他想买了再送你,好给你个惊喜,让你高兴高兴。谁知你问也不问,也不给他机会说,便……”话到此处,老人家长叹一声,道,“我往后再也不能帮他了,这一回还拖累了他。赵先生,这次是我对不住你和少棠。如果少棠平平安安回来了,你……你莫再像以前那样对孩子了。”
  “我早就后悔了……只要他这次能好好的回来……只要他好好的,我情愿拿我这条命换了他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