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综穿之一路向钱-分卷阅读103

候,她才二十出头,这都十来年了,也没把婆婆扔下,可见品性是好的。又是个过日子的好手。没啥可挑捡的。
  老两口还特意去批发市场买菜,偷着看了人。心下更有数儿了。操劳得显著有些老相,但本身长相是不差的。
  也就都同意了。
  让肖大哥自己问问女方的意思,他们这个情况,也别搞啥三媒六证的了,俩人都同意,扯个证就得了呗。结果一问,女方没说不乐意,就说得带着闺女婆婆一起嫁。
  哦,怪不得她那样儿的人,一直没再婚呢。原来症结在这儿呢。养个继女还说得过去,可谁乐意养着媳妇的前婆婆呢?
  别人嫌弃,肖家不嫌呀。
  家里又不缺一个人吃饭的钱。
  就喜欢这种品性好的。
  让原来那大嫂给折磨的,老两口可太想要个这样儿的大儿媳妇了。
  立马就同意了。那边也没说的。
  本来还说扯个证搬一起就得了呢。婚前跟何花见过两次,相处过几小时后,老两口非得办婚礼,表示他们对这个儿媳妇的欢迎。
  就这样儿,赶在年前,回老家扯证的机会,在老家请了二十桌,把亲戚朋友都通知到了。热热闹闹的办了正式的婚礼。


第_0_6_0_4章 七十年代巧媳妇19
  婚后, 楚然直接把那个一楼当结婚礼物送给大哥大嫂了。他们四个孩子呢,住得开。老两口在婚礼之前就搬过来胜利路这边住了,那边三室, 两个男孩一室,两个女孩,再加个老太太,打了个上下铺, 老太太和那个叫王静的小姑娘住,肖敏自己住单人床,也能住得下。
  这个大嫂一嫁过来, 谁都能感受到不一样。
  两口子办完婚礼, 又接着去市场扛大包了。孩子们都放寒假着, 王婶子学会开煤气了,能在家里给做饭, 不用他们两口子操心。
  但这不是快要过年了,得备年货嘛。
  以前老大那人吧, 从小没见过钱,婚后让媳妇管得落了威,就没有管钱的意识。媳妇儿死后,大钱给了肖玙了,小钱都让肖老娘给管着。进城以后,每天干活儿挣了钱, 除了偶尔给孩子们买个小零嘴儿啥的, 一分不留的都交给老娘管着, 铺子的租金也一样。
  扯了证当天,肖老娘就把放在她那儿的几千块钱都交给儿媳妇了。这位大嫂也没矫情的就收下了。那些传说中的大钱,没人提, 她也当不知道,问都没问一句。
  俩人在市场里干活儿,对市场再了解没有的。哪天哪个铺子来了新货,哪批货又好又便宜,都在何花眼里呢。然后,见到好的,就买下,分五份。下工回家就挨家的送。给楚然这边儿的,量比别外三家明显的多两倍,老人在这儿呢嘛!还有楚家老太太,楚爸楚妈都在呢。
  那真是今儿个来送带鱼,明儿来送木耳,后天又送来大棚的青菜,大后个儿再搬来两箱子江鱼。山货干果啥的都是挑了好的买。算下来,这一冬天,俩人找大包挣的钱,都买这些东西了,可能还得搭上点儿。
  但是呢,家里确实啥都不缺了。肖老爹也不用大冬天的天天出门买菜去。临时想吃啥了,补个零儿就行。再一个,他去买都是临时的,哪有老大两口子从货车上直接卸下来的了解得清楚。
  那你说几个兄弟,能让他们吃亏不?
  谁家差钱吗?
  老二在渔场的老同事老朋友啥的,年前不少给送鱼送吃的,都不少给他们分。三嫂的豆腐坊,天天给家里拿菜,门对门的住着,他们家都不用买菜了。四哥年前弄了几台电视台回来,一家分了一台。师父忙着顾不上,那楚然能亏了他们?先不送了一套房子。老大存折上那些钱,当初师父说给买了一个铺子,是真的。跟楚大嫂买的是一个地方的,大学城边儿上新建的一个住宅楼的底商,一家买了两间联着的超过二百平的二层门市。花了不到十万块钱。剩下的,都投到第二栋商场里了。所在,除了那个租金,之后的商场租金,都是分成五份,有他们一份的。年前第二个商场开业,就有收入了。上万块呢。
  真算下来,谁多谁少?
  算不清楚的。
  但有这个新大嫂这么张罗着,几个弟弟怎么想先不说,几个弟媳妇儿,都觉得分给他们钱,心里至少不憋屈啊。老两口更是整天乐呵呵的,才算是觉得日子真正舒心了。
  在楚然这边儿,另外一件大事,跟林大哥有关。
  之前楚妈不是一直不肯进城照顾楚爸,要在家看着养的三头猪嘛。但是心里肯定还是惦记的。所以,进了腊月,外地冻实了,就把三头猪都杀了。给卢家送了一头,给楚然这边儿留一头。另外一头猪,收拾干净了,去了头和肉脏,分成两半,都给楚爸的老连长送过去了。一扇是给他的,别一扇加半袋子苞米面儿是给老首长的。别看老连长都是省里的大领导了,老首长的门也不是说进就能进的,有了这个不理由,这不是好上门了嘛。人家多会说话的呀。去了就说了,这两年分地以后,小楚家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这是小楚自己在家养的猪,半糠半粮喂大的,送来给老首长尝尝。
  老首长本来也不是差那点儿苞米面和猪肉的,吃的是一个情份,这猪肉,是小楚告诉老首长,他日子过好了呢。老首长不管经济,他是部队上的老首长,但他还有他的老领导呢。那才是真正的大领导呢,还是管经济的。老首长就把那猪肉又分了一半,给他的老领导拜年的时候带了那半片子猪肉去。再把这猪肉的来处一说。这可算是挠到痒痒处了。老领导殚精竭虑的,不就是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嘛。那啥是好日子?百姓家养猪都能喂上粮食了,是不是好日子?
  那是不是得问问这个小楚的情况?身边儿人,随便打打电话,就能问得清清楚楚。回来一说,老领导更高兴了。楚大哥这几年干的事儿,那一步一步的,可以说步步都卡到点上了。当生产队长想法子弄良种,在田间地头瓜果蔬菜。当大队长了,又试探着分地,种经济作物,如今当乡长了,带着全乡因地制宜搞经济作物,改良土地,想法子让粮食增产增收,开荒,甚至都已经在搞乡镇企业了。
  这样儿的人,老领导能不欣赏吗?心里对这么个人就有印象了。
  楚大哥是自打粮食入库就没停了开会,到处开会做报告,还成了代表,年后到京城开大会。被老领导的大秘亲自打电话请过去,跟老领导汇报工作。
  谁也不知道,楚大哥是怎么入了老领导的眼的。但那工作一汇报完,开完大会回到家里,不到半个月,调令就下来了。成了安远县主管经济的副县了。
  才刚刚二十六岁呢!年少有为都说轻了。
  楚妈杀完猪就进城照看楚爸了。楚大哥整天的不着家,大嫂就带着俩孩子回卢家住了,那边儿上班也方便,家里让邻居帮着照看着,每天给炉子里架上煤,别让火灭了把暖气片冻了就成。
  过年的时候,楚大嫂带着孩子也进城一起过年。楚然在龙城也有房子的,很方便。
  肖家这边儿,是头一年哥五个一起过的团圆年。住得都不完,白天都在胜利路这边待着,晚上回自家住就成。本来王婶子还不乐意过来,觉得身份尴尬,楚然和师父一商量,干脆吧,把楚家也叫上,人多还热闹一起过吧。楚家老太太是个啥情况,都知道。有这老太太在,劝上王婶子一回,王婶子也就过来了。
  何花一点儿也不像新媳妇儿,说话办事儿嘎嘣脆的。跟几个妯娌处得都不错,一起做饭包饺子啥的,很和群。把老大支使得提溜儿转,一会儿让扒个蒜,一会让买个醋的,老大是指哪打哪,就会听指挥。他也不是那么死性的,有媳妇提点着,出门买东西,总会顺手买个糖块点心啥的回来给孩子们分,几个兄弟都忙的时候,也是他最常带着孩子们去湖里滑冰啥的玩儿。给孩子们做个冰车,陀螺什么的,也有耐心。孩子们都可喜欢他这个大伯了。
  小晗希才两岁,跟他大伯亲的不行。这么大点儿的孩子,最知道谁对她真好假好了。她能跟她大伯大伯娘亲近,那就说明这两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