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综穿之一路向钱-分卷阅读105

白墙红瓦的二楼,二楼的楼顶带着露台,晒粮晒菜都可以。屋子里也都带着炕的,不过不是火炕,都是地热的,那炕是凉炕,想热得用电褥子取暖。
  过了几天,把新图纸再拿回家给老人看,果然就都满意了。都在人工湖的边儿上,还互不打扰,串门的话距离还不远。住着肯定自在。
  这不是,一开始动工,就都盼着呢。
  只是这么大的工程,真不是一年半年能完工的。
  到入住的时候,都八六年的冬天了。
  时间过得很快,这几年,肖家几兄弟以每年两个商场的速度,开拓着家里商业地产的版图。地址也早不局限在龙城了,东北的几个算得上大城市的城市都有的。京城的地也批下来了,开年就能动工。
  兄弟几个每家每年只是租金,就能收上十几二十万。
  那钱不能放在手里,得钱生钱。自家就是干地产的,房价一年一涨,没人比肖家人更清楚了。挣回来的钱,几个嫂子都很默契的买房子买铺子。赶上自家有啥新项目,就留上一套两套的,亲兄弟明算账,都是正常买的,有时看上其它公司的房子,也会买。哪家手里都得攥着十几本房本子。
  四个哥哥,除了商场参与分账了。别的生意,都算得可清楚。老二老三老四都是拿工资,干多少活拿多少工资,不多少要不少要,就是清清楚楚的普通员工一样。这也让那些仗着亲戚身份就想要特权,享受特殊待遇的人没话说,亲哥哥都挣一样儿的,你比人家亲哥多了啥了。
  老大两口子没在公司里干。要么说人和人的脑子不一样呢,二嫂三嫂四嫂也吃了多少年肖老娘的手艺了,就没人想多。人家大嫂才刚嫁进来不到一个月,过年的时候,吃着肖老娘做的卤味,觉着好,问婆婆要了配方,人家拿着方子,试了几回,学会了之后,就在批发市场的肉店旁边租了个门市卖卤味。还跟肉店合作,专买肉店不好卖的下水边角料啥的。这会儿还不是二十年后呢,老还认着肉,越肥越好。下水边角料,猪蹄猪头啥的,没有肉好卖。她常年订,人家肉店就给的价格底。味道又好,一开始一两头猪的料卖一天,这么大的城市呢,饭店也越来越多,光是批给饭馆,就不少卖。一点点口碑打开了,老百姓也越来越有钱,饭馆越来越多,到现在,人家连了买了五个铺子了,开在城市的四个角和买卖街上。就卖王府卤味。菜品也从最开始的卤猪下水到现在,牛羊肉都有,豆制品也很全。
  还跟二嫂成了合作伙伴。二嫂的豆制品厂每天给大嫂送货,就是几大货车。
  三嫂的面馆儿已纪变成连锁店,也不只卖面,成了正经的饭店了。不过还是叫三嫂面馆。四嫂咸菜做的面条卤是三嫂面馆的一大特色。
  四嫂还是卖咸菜,不过人家不散着开店卖了。办了咸菜厂,做袋装咸菜卖。干净又卫生。
  这确实是最好的时代,只要不缺本钱,真的遍地是黄金,不需要多了不起的才能,都可以捡到钱的。
  肖家最神奇的是,办厂子当老板的,都是家里的女人。哥几个有一个算一个,没有当老板的。
  老大没去公司干,也没有到任何一个厂子干。他就在家,帮着老两口种园子,管孩子。家里如今保姆工人的十好几个,但是哪有儿子支使着顺手。老两口就爱支使他们大儿子。老大自己呢,也知道自己啥水平,让他管啥事儿,他也管不了,连媳妇他都舞弄不明白呢,能管得了谁呀?就会出苦力。何花难道还能让他出去扛大包吗?早两年还帮着做卤味,近几年,她自己都怎么上手了,咋会让老大干嘛。干脆回家吧,照看孩子,没人比他更让人放心了。
  就连楚然家,都是她主外。肖玙在幕后把握大方向呢。单位一直还有呢,年年说辞职,前年也确实辞了。但是研究所里一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还都来找他了,他也肯帮忙。这帮来帮去的,他无所谓,研究所不能白用人哪。就给挂他个顾问的名头,工资跟院长开一样儿的。所里有啥福利都不落下他,分房也有他一份。要不要的,反正有你的。
  楚然名下的生意,除了建筑公司,服装公司,家具厂,这几年,又添了运输公司,连锁超市和连锁的加油站。除了加油站,其它的生意都很赚钱。超市是今年刚添的,新事物,生意火得不得了。街上的车越来越多,但是绝对数量还是少的,加油站的生意不算好。因着楚然对安全方面要求高,每年甚至还要赔上一点。很多人都劝她结束呢。
  她现在每年得有两天个月,要带着手下的管理层和设计师们,去港岛,去欧洲,去日韩,考察,让他们见世面。
  新家的装修材料可都是她亲自从各地选回来的。不过家具都是自家家具厂做的。
  入冬之后,就忙着搬家了。
  大别墅住上了,楚然没啥特别的感觉。圆明园都住过好几十年的人,再看啥都能稳得住了。到是老人们,对亲家很满意。肖老娘那边儿的清式院子,家具摆设都是清晚期的风格的,跟她小时候的生活环境特别像,住进去,别提多喜欢了。
  楚爸楚妈进城过冬,也很满意那农家院儿,老太太九十了,到底是老了,行动没那么利索了,身上没病,但也抗不过自然的衰老。现在不敢让她自己出门了,楚爸楚妈不错眼的照看着。肖老爹也可爱到农家院里跟楚爸唠嗑了呢,他显然更喜欢这边。但是人家不说,谁问都说那边儿王府里挺好的。
  这不是肖老娘老想着小时候的王府嘛,大家伙儿就都开玩笑的管她住那地方叫王府了。
  楚大哥在安远县干了几年,从副的干到正的,一直没离了县城。隔上两年,他就得上一回学校,进修。没学历嘛。
  年前,又放大假了。过了年又要上学习班,毕业之后工作估计也要调整了。
  人都要走了,还是低调点好。
  刚好楚然这边儿新家地方多,一家四口就过来住到农家院里,来陪老人一起过年。非必要的应酬就都躲了。
  对于楚大哥时不时就要上学这个事儿,晗希还问过她姥姥,“我大舅不是上班了吗?为什么还要上学呢?”
  她姥姥就吓唬好,“你大舅小时候不好好学习,该上的学没上完。现在这不就找后账呢嘛。那书,这辈子都念不完了。所以呀,你以后得好好上学,考大学,读博士。别像你大舅似的,小时候少念一年,长大了就得多补上三年五年。”
  孩子小啊,就可信呢。害怕以后三四十岁了还得去学校跟小朋友一起上学,那多丢人的。再让她背书就可认真呢,说了,她得读完博士再工作,读到头儿,以后就再不用回炉了。她也不知道啥是博士,她姥姥也不知道啥是博士,就是家里过年来拜年的,有博士,说是念了老多年,特别有学问,跟过去的状元差不多。她就是那么理解的,然后就那么教她外孙女了呗。
  也差不多吧,谁也没特意去纠正。
  到是晗希,可心疼她大舅呢。她大舅一看书,她迈着小短脚,一会儿给她大舅送点吃的,一会儿送点喝的,一会再送一盘子水果啥的。还拿她自己的零花钱给她大伯,让她大伯帮着买核桃,奶奶跟她说过核桃补脑,她怕她大舅看书太累,要给她大舅补一补。把人给逗得不行。她大伯那人,别的不行,耐心最多,还真给买了核桃回来。她奶奶还帮着做,带着她一起动手,霍霍了两袋子山核桃,给她大舅做了琥珀核桃,她只负责挂糖那一步,那糖挂得,能齁死人。给她大舅的时候,把她大舅感动得,眼圈都红了。她舅妈抱着心肝肉的不知道咋稀罕好。
  晚上楚然下班回家,看她闺女举着小脏爪子,挂得粘乎乎的报废的一身羽绒服,美滋滋的跟她邀功,一脸办了一件大事儿的小骄傲,冲着好跑,要抱抱,想都没想,就抱着胖丫头亲亲抱抱,好一表扬。
  她师父前后脚进门,看着娘俩玩儿得好,也特别捧场。晚上两口子还带着孩子又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太姥姥做新年礼物呢。
  家里几个保姆看着主家这个样儿,嘴上不说,心里哪个不吐槽,糟践的那些材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