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综]女主她不想穿-分卷阅读52

俞青打开一看,木板是特意挖空做成的几个小格子,左边的小格内放着芙蓉糕豌豆黄几样小点心,香甜诱人。
  中间还有一个双鱼戏莲白瓷杯和一小壶玫瑰花茶,右边则是香胰子和一小盒面脂及茉莉香露。
  小桌盖上后就跟一般的小桌没什么差别,不但保持食物的温度,而且十分严实,就算放在水中也不用担心会渗水,十分方便。
  俞青长吁了一口气,闭上眼睛,全身放松,任自己漂浮在水面上,古人真的很会享受,在现代就算是有钱也找不到这么舒适的地方。
  好容易这次装病,才得以避出宫来,须得尽快把宫外的事情处理妥当。
  首先就是农庄的事,俞青年初时命人开辟了几块地,准备专门种植玉米、土豆和番薯等作物。
  与她原先知道的不一样,玉米、土豆和番薯早在明朝末年就有人从海外带回来过。
  玉米在明末时便已在多地种植,如今的范围更扩大到了好几个省份,而土豆却只在少数几个才有农户种植,并没有引起重视。
  这几种作物耐旱高产,好好推广开来,在灾荒时就可以救下许多性命,只是现在她在朝堂上还没有什么话语权,须得好好计划一番,首先就要培育出良种,把产量提高上去。
  另外传播工作也要做好,这样百姓的种植积极性才会调动起来。
  “主子,您好了吗,要不要奴婢进来伺候?”塔娜在外等候良久,仍不见俞青出来,不禁有些担心,在屏风外轻声问道。
  俞青回过神来,“不用了,我马上出来。”拿起放置在一旁的白绸中衣穿上,挽着半湿的头发走了出去。
  塔娜看到俞青只穿着中衣湿着头发出来,吓了一跳,急忙拿了件淡紫色小袄给她披上,又拿干帕子来,一股一股把头发慢慢绞干,用一支白玉簪松松地挽了个慵妆髻。
  乌兰拿了封信进来,道:“主子,这是巴扎尔送来的信,那批玉米的种子已经安全送达科尔沁了。”
  俞青点了点头,接过信看了一遍,道:“知道了,你传信给巴扎尔,让他暂时留在那边,有什么事就及禀报。”
  乌兰答应了,正欲出去,忽想起一事来,道:“园子已经建好了,就差匾额没有做好了,主子您看取个什么名字?”
  俞青手中一顿,把信笺放下,沉默片刻,轻声道:“就叫毓秀山庄吧。”
  ……
  西山的庄子也早已修整好,那些工匠们也都于年前搬了进去,因是工匠们住的,便取名天工堂。
  天工堂的工匠们如今已增加到二百多人,家眷也都在庄上,都各有工作,养鸡,种菜,桑蚕。
  孩子们则都送去了学堂,俞青命人在庄子的南边改建了一个院子作为教室,让人教授他们基础知识。
  俞青毕竟在那个科技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生活了那么久,见识自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所能及得上的,很多东西即便没有特意去学,但大致的原理还是知道的。
  她把自己记得的一些东西都记录了下来,给天工堂送去,对外只说是无意中得来的。
  这些工匠都是经过严格筛选招进来的,本身技艺就都是同行业中的佼佼者,如今摈弃门户之见互相交流,都有了不少灵感。
  又有了俞青给的这些东西,众人都有了很大的启发,短短数月,天工堂就研制出了不少东西,上次那批极为纯净的玻璃就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如今连山庄上的窗户都由油纸换成了玻璃,亮堂堂的。
  京城中的富贵人家也都换上了玻璃,连带着玻璃镜也流行开来,俞青名下的店铺赚了个盆满钵满,已经在南方开了两家分店。
  俞青命人从中分出百分之一,作为研发人员的红利,这次参与研发的人员都按功劳分得了不少钱,众人看了都羡慕不已。
  俞青又命人传下话去,只要做得好,人人皆有奖赏,若有重大研究发现者,不仅有红利可拿,还可以得到封赏。
  自此,众人的积极性越发高了,每隔一段时间都有小成果出来,成品源源不断送往店铺。
  也幸而有这些店铺的收入支持,养善堂与学堂的运转才能维持下去。
  养善堂专门收留被遗弃的婴孩和无家可归的孤儿,并请了孤寡老人和妇女专门照顾年幼的孩子,洗衣做饭缝缝补补。
  年纪大一些的孩子则是跟着庄子上派来的老师傅们学习技艺,虽都是粗浅的手工艺,但只要学好了,将来也能养活自己。
  养善堂也并不是白养他们,规定年满十二岁便要到庄子上或铺子里学着做一些简单的事,十四岁便要正式开始工作,可以选择一门手艺学习。
  其中女孩子们也是一样,有兴趣有天分的,跟着学习算学、管理、和基础的医学,打理店铺,其余的则是学习编织,纺织等技艺。
  若是实在对此不感兴趣的,也可以留在养善堂里,继续帮助孩子们。
  不愿留下的,做工满三年后可以自行离开。
  这些孤儿,大多是因为战争和饥荒流离失所,对好不容易得来的安稳生活非常珍惜。
  养善堂也慢慢步入正轨,那些权贵人家的女眷们原本也会做些善事,自从养善堂成立,便时不时捐赠些银米柴炭等物,一则能讨好了皇后娘娘,二则也可以留下善名。
  对于这些行为俞青并没有拒绝,不管捐赠者是谁,一应物资都由专人登记造册,每样东西都严格登记。
  物资的管理由两组人轮流管理,库房钥匙和账目则分由四人掌管,每旬一查,最大程度减少了贪腐的可能。
  当然这个方法无法完全杜绝贪腐,日后必然也会出现问题,但至少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这养善堂是皇后开办,自然没有那不长眼的人来挑事,成立至今倒也颇为顺利,慢慢的,一些流离失所的妇女和老人也都住进了养善堂。
  民间溺婴之事也日渐减少,大多弃婴都送到了养善堂门口,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如果能有一条活路,谁都不愿下此毒手。
  如此一来,俞青的名声简直好到了极致,即便是在朝堂之上,对这位皇后也是交口称赞。
  而在去年年前,俞青筹建的学堂便已完工,分别为格物堂、致知堂、国学堂、尚武堂。
  学堂招收学生并不限制身份,只要想读书的,只要通过了考核便可入学,一旦被取中,不仅包食宿,每月还有生活补贴,一时间报名的人更是激增。
  这年头的穷苦百姓,哪里有几个上得起学堂的,如今听闻有这等好事,自然是喜之不尽。
  尚武堂招收的多是八旗中战死军士的遗孤,这些年大清连年征战不休,战死是士兵也日渐增多,这些都是生活在八旗最底层的旗人,家境都十分普通,一旦家中男子战死,便失去了顶梁柱,全靠那一点生活饷银和抚恤金过日子。
  俞青此举,一是为了给那些家庭一点帮助,二则也是想借此培养自己日后的势力。
  此次尚武堂招收的_0_di_0_zi也不多,只四十六人,其中三十八人是旗人,另外八人是平民子弟。
  这些孩子虽是旗人,却处在八旗的最底层,即便将来入了军中也只是普通士兵,爬不到高位,因此并没有引起忌惮,宗室与百官还因此对皇后娘娘的仁善有了更深的认识。
  尚武堂除了教授行军打仗的经验外,俞青还另外开设了武术课程,由专人教授武艺,她的脑海中不知装了多少武功秘籍,随便拿出来一样都可以教出一位顶尖高手。
  俞青让他们学的是她改造后的一套武功,比较普通,相对而言也颇为简单,对修习者的资质要求不高,练成后当然无法与武侠世界的高手相比,但若勤加练习,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以一当十也没问题。
  国学堂教授的则是正统的四书五经,术数、明经等科目。
  学堂除了基础的国学,还请了汤若望教堂中的传教士们前来讲课,专门讲授物理、化学、几何、天文、医学等方面的知识。
  对俞青此举,大部分人都没什么想法,只是些贫家子罢了,学的又是奇淫技巧,不足为虑。
  于是,在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