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醉卧美人膝-分卷阅读15

住了。明白!”
  “心里好奇,也不能讲出来,面上得装得不在意才行。不过呢,也要分人,谁喜欢你急一些,他就肯讲,你就要让他觉得你诚肯且急……”
  “看人下菜……额,因材施教?”
  程犀双肩一松:“不错。”
  程素素放下心来,笑弯了双眼,谄媚地搓手:“大哥,听说,有邸报,哦?”
  “有,不过晚些,”程犀取出一叠纸来,“在这里看,看完回去。”
  本地离京城远些,邸报三日后才能由京城抵达。到本地后,先送衙门、有官职者,后由衙门胥吏,又或这些官员家里流出。其中一个流向便是府学等读书人聚齐的地方,再分流。读书人如程犀,约摸十日后能得到消息。
  程素素迫不及待地接过邸报,一顿,慢慢地寻张椅子坐下,慢慢翻看,程犀笑着摇头。
  忽然,程素素指着一页道:“大哥,这个李相公?”
  “就是他。”
  先前被何家弃养,被李家收养的那个名叫李成三的出息孩子。
  程素素慢慢将一叠邸报看完,并不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已经被讨论过了。只是在默默地想,生父死了,以宰相之高位,必然是有后效的……不知这位李相公,会出什么招呢?
  她敢打赌,李相公对何家没有好感。如果有,早早地就能生父、养父,两家一同照顾了。却只接了养父家去京城,这怨气也是不小的。
  这一回她学乖了,不急匆匆地嚷出来,只是含蓄地问程犀:“这丧事,是不是有转机?”
  程犀笑道:“我若能猜得出来宰相会做什么,还用考举人吗?”
  “李相不是也得先考试吗?”
  程犀摸着妹妹的脑袋:“等吧。”
  ————————————————————————————————
  过不数日,等到了李相公派人回老家来了。
  派的不是别人,是姓李的侄子!
  乐子,大了。
  程素素愈发笃定,这位李相公,怨气很大很大。
  作者有话要说:
  师兄很敏锐的,只是想不到“穿越”233333333
  不晓得有没有说清楚,大概就是:何家有一个反正要死的老头子,不用白不用,号称中邪,求道士做法续命,如果人死了正好借机打击道观(他家不信道,和朱家是亲戚,等等原因混合);
  程家的反击是让他把官辞掉,好处吐出来才能活;
  何家不愿意,孝子贤孙宁愿老头死,也要官要钱,伪造了遗言,不吐好处;
  为防止被报复,师兄加速丞相入局(亲爹死了,他肯定会知道,所以是加速);
  最后,让师兄感觉不舒服的,是现代人的天生反骨,以及对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与古人的代沟,有些能变,有些大概一辈子也不会变了。


第14章 京城来客
  李丞相,姓李,名福遇,字成三,是已经致仕的萧老丞相的女婿。名儿起得好,一生福气,从头走运到尾。出生时,生父听了算命先生的话,要将他扔了。好巧不巧,遇到了养父李六。
  生养是个运气活儿,一不小心,一尸两命,一不小心,生了夭折。李六家贫,连丧两子。扛着锄头,路过何家大门,见生下儿子居然要扔,不由感慨了一句:“有个儿子便是福气了,扔了作甚?”
  一句话将何老员外逗乐了:“你说是福气,你养?!”
  李六一想,自己如今一个儿子也没有,养就养,不过煮饭时多加一瓢水,大家吃稀点儿,就有他一口饭了,权当行善积德。何老员外要升官发财,他一个泥腿子,咋个做官?发的什么财?没什好忌讳的。也许养了这个孩子,以后就能生出自己的孩子来了呢?生养不了,还有这拣来的养子。
  一念之间,李丞相就这么被养活了。天生会念书,在私塾窗下听几句,比别人家那交了束脩在屋里听讲的,学得都好。
  李六自打捡了这便宜孩子,老婆又生了一个亲儿子,这回养住了。夫妇二人便觉得这养子真是福星,见他一道放牛,一道偷听。心道,若能识得几个字,日后当个账房,也比土里刨食能多趁几个钱不是?
  也没钱置办文房四宝、束脩衣衫、书籍文章。东拼西凑,宰了只鸡,央了私塾先生,也不求入门听讲,只要别赶他走就行。
  先生见孩子长得眉清目秀,便先欢喜,一问,大为惊讶——偷听两句,便学得这样好。既怜这李六夫妇心善,又有些“奇货可居”的味道,也不收束脩,许他来听课,反将自己不用的纸笔送给他。
  李六本是要养子做个账房,过得比现在好些就行。不料养子读书有天份,十几岁中了秀才,继而是举人,也是目瞪口呆的。私塾先生身份大涨,乐得合不拢口。
  何家坐不住了。举人便可授官了!二十上下的举人,再进一步做进士,也很年轻。做了进士,便是读书人里的尖子,前途无量。又想要回来。
  这回李福遇的福运依旧在,遇到了个通情达理的父母官,大笔一挥,将他判给了养父母。入京赶考,中了进士,巧了家贫未婚,被当时的萧丞相看中,招做了女婿。
  李丞相的运气,一直好到了子侄辈,亲生儿子,读书进学自不必说。养父李六,亲生养活的,一共两个儿子,两个儿子统共给他们生了六个孙子、六个孙女儿。
  李六朴实,打小念叨子孙,力图将儿孙养成一副老实脾性。
  李丞相六个侄子里,五个是普普通通的老实人,另一个脑子够使,偏偏不会科考——胜在听话、办事牢靠。李六血脉里,所有的鬼主意,都在他身上了。
  李丞相便将这个行四的侄子李巽,先补个荫官,带在身边学些本事,再给他找个合适的地方安插。不经科考,出身不够显贵,高贵无望,但是历练一下,补个丰厚的实职,还是可以办到的。
  有些个家事,也交给他去办。
  今番派来的,就是李巽。
  ——————————————————————————————
  李巽秉承祖父教诲,十分惜福,凡有交代的事情,无不尽力办好。又没有衙内的架子,做事很是认真。
  回到家乡,先回将李家祖屋打扫了住下——就在城内,李丞相后来置办的清净宅子,在进士街上。尔后投帖,携李丞相书信拜会了知府。当夜,府衙的小门悄悄打开,几个衙役直扑郎中家,连药箱带脉方都查抄了回来。
  连夜审完郎中,扣着脉方,趁黑又摸上了几家门。
  次日一早,城里最大的新闻便出现了——何家仆人首告何氏兄弟。
  这一回,不用等程犀或是道一来告诉,程素素便早早得了消息。程家邻居姓李,李娘子与赵氏平素处得好。何家来堵门儿,她没胆子帮忙,何家出事儿了,倒是同仇敌忾,乐得给赵氏报个好信儿。
  程素素慢悠悠描着样子,听她对赵氏道:“看热闹的,呼啦啦把半条街都填满了。我就说哩,何老员外早病重了,哪还能说什么话?他家,家风就不好!还是你家程道士说得对,老天给的福气,他自个儿往外推,天都看不下去了!”
  描完一半,笔秃了,程素素换了只笔,继续听李娘子说:“这事儿交给知府去审了,青天大老爷,必会秉公的。哎,听说,这李小郎君来,还奉了李相公的令,要去五行观参礼哩。”
  程素素手上一顿,不由哀叹:又画花了。
  扯了张纸,继续描。
  那头赵氏坐不住了:“这?”
  “好事儿。”
  “我知道好事儿,可我家那个万事不管。道一又年轻,京里来人,这……”
  李娘子又安慰赵氏一阵儿:“都是年轻人,反而好说话不是?”临走前却问赵氏:“你家那铺子,还租给卖绒线的王二不?”
  赵氏道:“那铺子,过两日我去交割,素素也大了,得学着点儿理家打算盘的了。”
  李娘子偷眼将程素素一看,点头道:“是是,是该学着些了。我再去打听,有什么事儿,回来告诉你。你有什么消息,也给我讲讲?”
  赵氏胡乱点头:“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