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醉卧美人膝-分卷阅读425

:“陛下,她是女孩子,有志向又有什么用?谁也不给她这机会去做,所以呢,你要她亲自去做某事,那她得现学。可是要她去看事情,出谋划策,这些她闲得发慌的时候早不知道想过多少遍了。”
  总之,这是一个理论派,还是一个水平很高的理论派。至少在李丞相心里呢,还是个比较有人品的理论派。
  皇帝苦笑道:“老师,也能只能相信了。”
  李丞相突然道:“她有点神神叨叨的,信一回,倒也无妨。”不然还能如何呢?既已决定要对学生再好一点,李丞相也只能上了贼船了。面对贼船上的困局,连李丞相都短暂地希望世上真的有神仙了。
  “她们家,出过神仙嘛,”皇帝如此安慰自己,“那咱们怎么办?”
  李丞相低声道:“市舶司先管起来嘛。再有,招募船工、矿工、会探脉的技艺之人出海。”
  皇帝道:“好!政事堂呢?”
  “政事堂?陛下,两府还是先盯着魏国吧!眼下魏虏才是大患吧?”
  皇帝摸了摸鼻子。
  ——————————————————————————————
  有了李丞相的出谋划策暗中支持,事情进行得很顺利,蔡八被派到了市舶司。他背后有人,靠山极硬,本人近来又上进,将市舶司也打理得似模似样。
  “_0_guan_0_shang_0_gou_0_jie”是绕不过去的坎儿,皇帝一面派了蔡八管市舶司,另一面也采用了程素素的办法,他派出了商人去参与贸易,先掺一脚。没有任何意外的,京中几家与皇帝关系亲密的权贵,也都参与了此事,程素素直接将高英派了去。
  李丞相则暗中下令,在沿海择址,一旦利润可观,即刻修建船坞,以供应可以出海的海船。如果没有利润,那就不用建了。与此同时,有经验的船工水手、会探脉矿的匠人、跑过海路的商人等等一一就位,且有一队兵士奉命随船,悄无声息地扬帆出海。
  两府则将目光放到了北方。
  魏主重华遣使来通报了自己成婚的消息,邀请虞朝派员观礼,同时要求修订盟约。新的盟约,魏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其中一条便是借地。理由是近年来魏国的自然环境变得更恶劣了,希望虞朝能够出借一部分土地用来安置魏国的百姓。
  理由如此冠冕堂皇,令一向标榜着“仁义”的虞朝想骂都骂不出声儿来。
  皇帝深沉地道:“想要内附吗?政事堂拿出个内附的章程来。”
  当然不是内附了!明显是要地嘛!于是一方要地,另一方要魏主去帝号内附,这条件显然是谈不拢的,一场大战在所难免。亏得双方好耐性,使者你来我往了好几回,终于谈崩。
  次年春天,魏主亲自领兵南下。


第251章 主战主和
  两府再次高效的运转了起来,第一件就是压住消息,不令扩散。有过被魏军进逼京城的前例,若是让人知道魏兵再次南下,必然是人心惶惶,没事也要慌出事儿来了。
  然后就是忙。调兵遣将、筹集粮草,还必须兼顾着正常的国家秩序。
  谢麟也忙得不可开交,他管着户部,一旦战起,四面八方都伸手管他要钱。战争机器一旦转起来烧钱是其必要条件,赚钱?现在是不敢想的。许多时候,并非朝廷软弱想议和,而是比起战争的消耗,“花钱买平安”的花费反而要小许多。
  但是对于虞朝上下而言,并不想交这个“保护费”。然而已经持续了近二十年的战争,战又战不下,不免会生出一些其他的声音。士人关心国事,既有思考如何能够战胜对手的,也有思考既然战争不划算,不如给魏国仨瓜俩枣的,换个平安。
  这样的想法还是很有市场的,你只要会算账,就会觉得打不赢的仗确实是一种浪费。空耗人力、物力,有那个功夫干什么不好?天灾人祸的,都等着朝廷赈济呢。
  天一书院里也出现了这样的声音。起初,书院学生的成份很单一,就是京城这边读书人里的佼佼者,大部分还是谢家的亲朋故旧里选出来的。然而随着谢麟北上做了安抚使,又定下了学生轮换的制度,这成份就变得复杂了。
  北疆出身的学生,对魏人是深恶痛绝;尚未去过北疆的学生,则不能理解这种情感,认为应该顾全大局。京城出身而去过北疆的学生又分为两派,他们是知道兵祸之后是如何惨烈、厌恶魏国的,但是从这个现实出发,居然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一派认为当以战促和,另一派则认为付钱也行,只要让战争早点结束。
  北疆的学生里,很有几个父母亲人死在屠刀之下的,一提起来就咬牙切齿。京城的人无法感同身受,希望他们能够抛弃私仇,为国着想。
  虽然不知道边境已经打了起来了,书院里关于对魏方策的争执从来没有停止过。皇帝近来频频驾临书院,更是助长了这股讨论的风气。
  越讨论,观点的分歧就越大,则辩而至于吵,乃至于打。
  一方面是不共戴之仇,怎么也不肯让步,另一方面带了一点点高高在上的“我有大局观你没有”的优越感,终于开片了。
  很不幸的是,因为政事紧张,谢麟不在书院、有官身居要职的_0_jian_0_zhi老师们也不在书院。谢麟那位授业的恩师年事已高,已无法视事,其余的老师份量又不大够。至少在拦人家杀父、杀母之仇的时候,份量不够。拉也拉不住,有两个讲师还被打出了熊猫眼。
  鲍照是主战派,按捺住了下场的心思,急匆匆派人去请了程素素来镇压。谢麟不能过来,则能镇压得住这群乱神的,也就只有程素素了。
  程素素正在府里等北方的情报,接到鲍照的求助,唯恐将谢麟的老师郑先生给惊着了,一马当先飞奔到了书院。
  学生们的火气憋得很足,程素素纵马跃过门槛的时候,他们还在打。打得十分投入,以至于几乎没有人发现程素素已经来了。鲍照却是望穿秋水等程素素来的,一见到她先叫一声:“师娘!”
  听到这一声,才慢慢地有人发现她来了,渐渐住了手。程素素跳下马来,依旧有打在兴头上的没有发觉场内的变化。程素素一挑眉,鲍照大吼:“都TM住手,师娘来了!”
  正捉对厮杀的还有三对,一个个头巾也打掉了,头发也打散了,衣襟也扯开了。两对不好意思的,恨恨地瞪着对方收了手,一面慌乱地背过身去把衣襟给掩好。最后一对苦大仇深的依旧互相攥着前襟、流着鼻血,左眼圈被捣得乌青的一个道:“师娘到了也要讲道理的!”嘴角被打肿了的一个回嘴:“难道师娘会支持对魏虏求和?”
  程素素当然是主战派啦!
  所以她先把这俩货给打了一顿!
  打完了才将两派召集起来,问他们是怎么打起来的。
  主和者以为,他们并不是软弱,也不是对魏国有好感,乃是基于国情做出议和的判断:“连年征战,空费国帑,南方水灾、北方旱灾,无数青壮死在北疆,于国于益呀。”他们认为这是高瞻远瞩。
  主战的当场便跳了起来:“_0_wu_0_chi!_0_wu_0_chi!_0_wu_0_chi!北疆的冤魂在天上看着你!胡虏向来不守信,议和?不过是藉寇兵而赍盗粮!”
  眼看又要打起来了,程素素狠狠一拍桌子:“你们就学会这点东西吗?!学会这点东西就敢拿出来吵,不怕丢人?!”
  两边都不服气的,齐齐躬身一揖:“请教。”
  “打你们跟主战主和没关系,打的是教了你们这么久,竟然还是这么不明不白!”
  两边可都觉得自己很明白,又一齐“请教”。
  程素素先骂主和者:“你亮出拳头,别人就送你礼物,你是不是很开心?”
  主和者低声道:“学生并不是强盗,不会抢劫的。若是强盗,大约是欢喜的,不致杀伤人命。”
  程素素没搭理这茬儿,冷笑着问道:“给你之前先抽你两巴掌,你还会不会见人就亮拳头了?要是捅你两刀呢?议和,是魏虏不必花费代价就可以得偿所愿,战,是要它流血,增加它抢劫的代价。你觉得议和划算?有没有想过怎么样让魏虏不划算?”
  乌青眼一怔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