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穿成年代文里的炮灰女配-分卷阅读112

验室里的师兄们回了来,瞧到我最近经常往李教授那边跑,还去找小林老师告状,最后系主任问清楚情况,真是让大家一阵兵荒马乱。上次你说在丛林里国防绿过于扎眼,我试了好几次,用颜料搭配了这个,我觉得可以制造深浅不同的斑点,争取与丛林同色,伪装好自己。”
  这封信,阮文试着去寄出去,她不知道谢蓟生能不能收到。
  但在还没有迷彩服的年代,如果她的建议能够被采纳,或许会在战争开始后,减少我军的伤亡。
  这是她最卑微的希冀。
  阮文整个八月份都很忙碌,忙着给李教授干活。
  她曾经问李教授关于天然纤维的事情,然而老教授只是让她再去和那些试验田里的庄稼蔬菜做斗争。
  并没有告诉她答案。
  所谓的斗争,就是除草、灌溉以及施肥。
  顺带着,阮文还能吃一些新鲜的瓜果蔬菜。
  陶永安一度觉得阮文堕落了,从原本那个一心扑在实验上的人,变成了种田小能手。
  当然他还是很乐意来李教授这里的,可以跟着老教授学制造,李教授的那个榨汁机,陶永安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摸透,有用了半个多月,总算是做出了模型。
  只不过他的模型,让阮文笑了起来。
  “你这是打算转行当木工?”
  这榨汁机,竟然是木头做的。
  “那不是没有材料嘛,我就只能先试着自己动手,你觉得怎么样,好看吗?”
  大哥,你的关注点不该是能不能用吗?
  榨汁机模型长得还行,但是不工作。
  “问问教授,他既然能自己组装,肯定有门路搞零件。”
  陶永安看着阮文冲自己眨眼,一下子反应过来,“你可真是……”
  他就说嘛,阮文怎么那么听话当起了种田人,原来是盯上了李教授的门路。
  也是,他们本身也在研究器械,的确需要很多零件,实验室没办法提供的那种。
  两人正聊着,李教授回了来。
  瞥了眼陶永安的那个榨汁机,丢下一句,“中看不中用。”
  阮文笑了下,示意陶永安去问。
  “我这就是实验,老头儿,你这些零件都从哪里搞来的,我有你这些零件,肯定也能自己搞啊。”
  李教授歪了歪嘴,“说得轻松。”
  陶永安跟他混熟了,早就没大没小了,“你跟我说说,说说又不费劲,我要是搞不成,等回头收麦子的时候,我全包了还不行?”
  “从研究所搞的。”
  李教授目光落在阮文身上,“丫头,你之前不是问我那些庄稼的事吗?都在这里面了,自己拿回去看,有什么不懂的,就去地里看,再看不明白再来问我。”
  那是一个牛皮纸的本子,有指甲盖那么厚。
  阮文看着老教授那浸透了岁月的眼神,忽然间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行啦,什么都别说了,这年头谁能不图点啥呢?你们好歹给_0_wo_0_gan了一个半月的活,真要是觉得亏欠我,有时间再来帮_0_wo_0_gan活好了。”
  他拿起挂在墙上的草帽,弓着腰出了去,“老咯,老胳膊老腿不听使唤,也不知道还能活几年呢。”
  作者有话要说:啊哈搞定,快双十一了,今年真没啥购买欲望


第53章 053好事坏事
  用网络流行语来说,老教授这是在卖惨。
  套路但极为好用,陶永安放下手里的“榨汁机”。
  “你长命百岁呢,帮我跟研究所搭个线呗,我回头把你这里的活全都干了。”
  阮文原本涌上心头的感动,瞬时间被雨打风吹去。
  陶永安比她会来事。
  李教授还就吃他这一套,虽然人嘴上很是嫌弃,“这你都不知道?亏得你还是学机械的。”
  看着一老一少往外去,阮文把那模型收好,陶永安的木匠手艺倒是不错,把这零件打磨的极为光滑,没有木刺。
  东西放好,阮文这才看老教授给她的本子。
  图文并茂,只一眼阮文就被吸引住了。
  那正是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农田里,陶永安小声的道歉,“我们不是故意的。”
  李教授瞥了一眼,“你们俩那点小心思我还不知道?”
  不过就是有所求嘛,这很正常。
  他经历了太多,有什么看不透的?
  把自己多年的研究拱手相送,李教授也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小陶,人与人之间需要缘分,之前我带了个学生,自问对他照顾颇多,可是最后我被他再三举报,这是孽缘。”
  陶永安嘴唇翕动,想要说点什么,却又不知该如何说。
  “我与你们相遇,虽然认识时间不长,也知道你们有所求,不过能听我指挥没什么怨言,帮_0_wo_0_gan了一个多月的活,怎么着这也算是缘分一场吧?”
  他瞧着陶永安顺眼,年轻人青年时期的意气风发,可不就是他当年追求的吗?
  他更喜欢那个女同学,年轻稳重虽然基础差了点,但胜在机灵好学,一点就通。
  这种缘分可遇不可求,难得他遇到了两个合心意的孩子。
  便是帮他们一把又如何?
  “从1840年开始,咱们就各种尝试,虽然咱们的传统文化中的确有糟粕,可也不完全是,不然咱们是什么?垃圾堆里活了两千多年的人吗?”
  老教授笑了起来,“我不知道阮文在折腾什么,她是学化工的,本来该玩那些工业材料,现在跑到我这里对各种庄稼感兴趣。权且看做她是希望糅合东西方文明吧。”
  陶永安小声解释,“其实有些作物,也是从西方传来的嘛。”
  老教授瞪了一眼,“就你知道的多。”
  “我这是实事求是啊,不过我是认真的,将来我给您养老送终。”陶永安嘿嘿的笑,“您别嫌弃就行。”
  在这边待得久了,陶永安越发觉得自己是井底之蛙。
  他乐意跟李教授耍嘴皮子。
  ……
  阮文最近很忙。
  大二开学后课程本就紧张,按照系里的安排,他们这学期得去好几个工厂见习。
  平日里,也会有化工厂的技术员来学校指导实验。
  劳动课同样必不可少。
  用班长的话说,“这总比每年都要去挖河轻松。”
  响应国家号召,种地的农民每年都要去出一个月的义务工。
  没去棉厂工作前,周建明去挖了一个月的河,回来的时候跟从坭坑里刨出来的萝卜没两样。
  可把阮姑姑心疼坏了。
  现在每周也就一节劳动课,对于从农村来的学生来说,不要太轻松。
  反倒是学业比体力劳动更费劲。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生,三年半的学制。
  而77级的工农兵大学生,如化学系的东方升他们,则是三年学制。
  到了新的一届78级的学生,四年学制。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学生们固然是吃螃蟹的那一批,同时也是试验田里的秧苗。
  作为秧苗的阮文,有属于她的生长方式,和这片田里的其他庄稼,不完全一样。
  帮着同学解答了两个问题后,阮文拿出李教授给她的笔记看。
  老教授在农场待了多年,没少和当地的老乡打交道,这也让笔记内容丰富多彩。
  阮文最需要的植物的纤维含量这一项并没有,但是她有了其他的收获。
  能够取代化学纤维的天然纤维可以分为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两类,动物纤维主要是其毛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烧焦后的味道不是很好闻。常见的有羊毛、兔毛、骆驼毛大衣还有真丝衣物。
  动物纤维保暖性强,但并不是阮文所需要的。
  她要找的是植物纤维。
  老教授的小本本上,就记载了很多。
  除了棉花,再比如苎麻、大.麻、亚麻、黄麻之类的植物。
  这些名字阮文听说过,但大部分对不上号。
  更不知道一些典故,比如说新石器时代的苎麻布,再比如说黄麻。
  老教授的笔记本里挤在,这个茎纤维丰富的椴树科植物,在南方的山地上野蛮生长,偶尔被村民用来烧柴火。
  “我曾经尝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