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繁花如你/一老七小全靠我-分卷阅读129

母老虎的滋味。


第98章 . 婚后日常 震惊了周围一圈人等,顺带震……
  震惊了周围一圈人等, 顺带震了把亲友的简沈两家在婚礼之后重新恢复了以往低调又平静的生活,虽然这所谓的低调也就那么回事儿,周围所有人, 甚至在消息扩散后, 整个县城南面的人都知道他们两家家底不薄了。可他们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着。
  若说有什么不一样……或许走出去打招呼的人多了些这算是一项吧。不过, 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 有本事,有家底的总会被人多看重几分这是常理,没什么好奇怪的。沈清明如今更上心的是,沈依依嫁了之后, 自家未来的发展是不是会迟缓,这比什么都要紧。
  “爷爷,租子收上来了, 今年粮价不错,卖了个好价钱。给,这是102两。”
  已经成了个大小伙子的大郎从大半年前开始, 就已经逐步开始承担起家里的事儿了,等着沈依依确定了婚期,更是将家里的收租的事儿也上了手,不等沈清明反应过来,姐弟两个就完成了交接, 这让老头有时候都觉得自己被淘汰了!
  不过你别说啊,大郎许是常年跟着沈依依学的缘故, 掌家还真是一把好手,几次出手,就没有吃亏被骗的时候,连着卖秋粮都能选出最划算的价钱出手, 可见这书是真没白读。
  对,没猜错,他愣是通过同窗的关系,拓展出了一圈的人脉,将自家的各种东西,例如各种香啊,墨啊,这些以往的关系吃不下的,都通过这样的方式卖了出去。保证了自己不吃亏的情况下,顺带卖了人家一个人情!这本事就是沈依依知道了,都觉得不赖。
  这次的粮食也是,人家外头贫苦人家还要担心被粮商压价,他呢?直接通过同窗,卖给了衙门常平仓。虽说只是市价的八成,可这却不用担心粮商压价,总体来算还是高了。
  “这倒是不错,一百亩地平均下来,每亩都超过了一两了。不过这好处也就一年了,接下来咱家那三十亩开荒地可就要交税了,到时候就没这么多了哦。”
  说起田地,大郎微微皱了皱没,垂着头说到:
  “大姐怎么就不要嫁妆田呢,我都和他说了,咱们家以后能再买,让她带十亩走,她愣是不肯。”
  “她这是怕麻烦,你知道的,嫁妆田那是要去衙门过户,上嫁妆单子的。简家如今也有百亩的地,又不缺粮食吃,何必这么招摇。好在她也不吃亏,那军镇的一半股权,不是全给了你大姐嘛,这个只要有契书就成,贴身藏着,也算是她的私房了。”
  沈清明知道,自家大孙女不只是因为这个缘故才不要田地,更多还是为了几个兄弟。大郎已经十四岁了,周围这个年纪的男娃大多都开始说亲,大郎自然也不能落后。而想要说个好些的亲事,家底是顶顶要紧的。
  大郎在读书,这外头基本都知道,而这读书是最费钱的事儿了,给大郎说亲,人家必定会担心沈家将来供不起,而侵占媳妇嫁妆添补窟窿。所以这个时候,让人知道沈家家底厚实,出息负担的起孩子读书是很要紧的。
  一百亩,在外头人看来,将来哪怕分的公平些,五个兄弟一人也能有二十亩,大郎作为长兄,还有这两进的宅子能继承,再有做纸的手艺傍身可以挣钱,这么一来大郎的底气自然就足些,怎么算也是拖不跨的那种,说亲的时候选择也能更多些。甚至过几年连着二郎几个也能因此相看个好的。至于妹妹们?有她那一连串的嫁妆打底,即使没有嫁妆田,也没人会小看了去。
  沈依依的盘算不能说不好,可沈清明却依然感觉心里堵得慌。这孩子,是觉得她出嫁了,自己这个爷爷就不懂的怎么添置家产了不成?家里如今每年开销是大了不少,因为三郎四郎也开始跟着读书了,做活挣钱的人愈发的少了,吃的倒是因为孩子都到了长身子的年岁,越发的多了起来。
  可他又不是吃干饭的,那些个她教给弟妹们的事儿哪一样他这当爷爷的拿不起来?再不济不是还能弄点朱砂卖嘛,这也是很挣钱的,顾着孩子们吃喝总不成问题。再说了,有田地的银子在,有铺子作坊在,这些出息每年还是能存下不少的。
  不过说起存钱,今年除了大丫出嫁的花销,其他的并不多,孩子读书的束脩已经全交了,那剩下的……
  “大郎啊,这几日你出去的时候留心一下,看看周围有没有卖地的,若是有,再买上十亩。咱们家如今还攒下了几个钱,加上这一笔,家里银子够宽裕了,不买地平白放着也是放着,还不如买地呢。一点点的攒,等着四五年后,许是又能攒出一百亩来。”
  老头心还挺大,这是怕被自己孙女比下去了?
  大郎略略抬头看了看自家爷爷,嘴角一翘,应承道:
  “行啊,我明儿就去问。对了,大姐早上去山上了,得了两只野鸡,刚才在门口给了我一只,咱们一会儿吃野鸡汤吧。”
  不管是不是,大郎都当自己不知道,反而将沈依依的孝心给显示了一番,听得沈清明高兴的同时又有些不安起来。
  “这都嫁人了,还这么往家里送,也不怕隔壁简老头生气。”
  “便不是咱们家嫁出去的,就您和简爷爷的交情,他家有了鸡汤吃,能少的了您的一碗?两只野鸡呢,给您就受着呗。”
  这倒也是。这时候的邻里关系十分的讲究人情,交情好的,只要不是吃不上饭的人家,那隔壁当自己家一样混饭吃都是常有的。要不然为啥以前总有人说什么吃百家饭长大的?就是这么个乡情。更不用说隔壁还是老人的情况下了,那就是一条街上的,有人家条件好,有好东西,分享上一二也不是什么少见的。
  沈清明听了也不说话,只是起身往外走,想去看看那野鸡,只是等他走到厨房,却发现那野鸡已经收拾干净,在锅里炖着了。合着从一开始,大郎就是和他打声招呼啊!沈清明侧头瞪了大郎一眼。
  坐在灶台后头烧火的二丫见了这一幕,微微露出几分羞涩的笑意,也不多话,将手里的柴火往边上正收拾柴火的三丫手里一塞,走到灶台边,用大铁勺舀了一勺,放到小碗里,递了过去。
  “爷爷,您尝尝,和大姐以前做的味道像不像?”
  这是让他尝尝?是堵他的嘴!这些孩子,跟着他们大姐学的,越发的古灵精怪了。不过这汤还真是不错,二丫手艺可以啊!想想这几年大丫做饭好像一直带着两个妹妹本以为也就粗粗能像个样子,如今能做成这样,看来是上了心了。
  如今再想当初那丫头又是学刺绣,又是学做衣裳的,都成了样子,那跟在后头的这两个小的,想来也应该学了些吧。若是如此,这丧母之女婚嫁这一条,倒是没了让人指摘的地方,将来嫁人肯定能寻个不错的人家。
  沈清明心里一转,神色自然越发的慈和起来,放下手里的碗,不吝赞赏的说道:
  “不错,以后多带着些三丫,让她也多学点,不求你们和你大姐一样能干,只要这厨艺和女红上能拿得出手,爷爷将来也就能放心了。这世道,女娃手艺好总不会吃亏。”
  “爷爷放心吧,大姐说了,以后姐夫去衙门,她会常回来教我们的,我们还想学着大姐那样,用刺绣挣点钱呢。”
  果然,那孩子是个有长远盘算的,为妹妹们都打算好了,这他就更放心了。
  “嗯,你们心里有数,知道学就好。”
  厨房里正说着话,院子的大门再一次被推开了,二郎几个背着一捆捆的柴火走了进来,人还没照面呢,闻到香味的几个小子就嚷嚷起饿来。
  “这是鸡汤味?”
  “谁打猎去了?大哥?”
  “不会,早上我听大哥说去处置米粮去了,许是大姐回来了。”
  “大姐?大姐!”
  喊着就往里冲的五郎人刚冲过来,就让沈清明一把给拽住了。
  “柴火还没放下,你冲什么冲?”
  可不是,那背上尖尖的的树枝差点戳到沈清明的脸上,这危险的,将边上的大郎都给吓了一跳。好在五郎到底年岁小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