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繁花如你/一老七小全靠我-分卷阅读130

些,人矮,哥哥们照顾又让他背的是最少,最轻省的一捆,树枝不算太长,不然这真可能闯祸。
  可五郎这憨货却啥感觉都没有啊,这人都被抓着了,眼睛还滴溜溜的往里头瞅,等着一圈看下来,没看见沈依依一脸的失望。
  “大姐没回来啊。”
  他五岁就没了爹妈,不或者说从两岁多,就没了娘,对他来说,长姐如母那真是真真的,对沈依依的依恋不比三丫少几分。所以自打沈依依出嫁,整日里稍有动静,就觉着是大姐回来了。这会儿没见着人,哪里还顾得上别人。
  “大姐就在隔壁,你呀,整日闹腾什么。”
  这边大郎正说着弟弟呢,墙壁另一边就响起了沈依依的喊声:
  “大郎,大郎,鸡汤炖上没有?家里蘑菇可够?刚才可是五郎在喊我?可是有事儿?”
  看看,住在隔壁,你这失望个什么劲?啥动静都能听见。还白白的让大姐担心了。大郎一脸的恨铁不成钢,而五郎听到沈依依的声音则是满脸的欢喜,顾不得柴火还没卸下来,跳着脚的大声回应道:
  “大姐,大姐,我采了新鲜的木耳,好多好多,你要不?我给你送点过来。”
  好吧,隔壁简苍头能忍着这嫁过来的孙媳妇一日日的想着娘家,隔着墙壁就招呼娘家,这些小子的功劳也不算小,连一点木耳都想着送过去,他能不愿意?说是两家,其实和一家也没差了!


第99章 . 意外机会 许是因为常年只有自己和爷爷……
  许是因为常年只有自己和爷爷两个人过日子, 孤单的都有些缺爱的简放对两家和一家没差这个情况那是乐见其成的。甚至因为这样,在对待这些小舅子小姨子的事儿上,那也是相当的尽心。知道沈家有意让大郎几个混个功名, 在衙门的时候, 只要有相关的消息就竖起耳朵留心。
  这世间的事儿啊, 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像是这会儿就是如此。什么事儿呢?说来这事儿要从早上驿站的差役送来今年秋闱桂榜消息的事儿说起……
  “什么?今年秋闱咱们县又一个没有?”
  “是的,大人。大提学今年只点了三十个,咱们……除了四个府城那几个学院的,其他也就靠近内陆几个县有新科举人, 咱们这一边领着边境的四个县总计才一个,还是昌德县那个四十多,游学四年回来的老秀才。”
  说起这个事儿啊, 就是来回报的差役们也感觉自己脸上没光,自家这繁花县按说也不必别的县城穷多少,因为出产药材皮子, 日常也算客商往来稠密。可怎么这文教的事儿上就总是垫底呢!他们省本就不是什么科举大省,在这样的底层省份里还要再垫底,这说出去,别说是江南那些人了,就是附近内陆的人都看不起哦。
  “这都多少年了?自打我做了官到现在, 二十年了,一共也就出了两个吧。最近的一个还是六年前!进士更是不用说了, 这二十年都没出一个,这可怎么好,唉,这么下去, 我这举人县令,怕是做不长久哦。”
  张县丞好容易借着路县令高升,自身又功绩不小,拿到了梦寐以求的七品县令的位置,满心欢喜还来不及宣泄一二,紧跟着就开始一日日的发愁。不做这位置的时候眼馋,坐上去才知道,这位置有多烫人,一桩桩一件件的,就没有省心的时候。
  特别是文教这个事儿,上一任的路县令走运,刚来的第二年就有个出息的,虽然那次有省城扩大名额,取了四十个的便宜,可到底也算是这样文教荒漠一般的县城里任职最大的麻烦,这文教的短板给填上了。
  可到了自己这里……三十个啊!虽然是不多,几乎属于历年最少的那种了,看了怎么就一个都没他们县的份呢。
  “大人,咱们,咱们繁花县武人多,文武总不能都让咱们占着了对吧。”
  在一边旁听了许久的王捕头憋了半天,才挤出这么一句安慰的话来,不对,不应该称王捕头了,如今人家可是代理县尉了,原本的方县尉被调任到了军镇上,做了正八品军镇知事,这附近又正好处在编制扩大,武人底层官员缺口猛然变大的关键时期。所以利索的武人们索性按照军功,火线提拔了一批人出来。
  那方县尉是如此,王捕头也是如此,一下子升官发财的梦就这么实现了。可这当县尉和当捕头完全就不是一个档次,做的王县尉那个拘束啊,说句话都要琢磨琢磨再琢磨,一年多下来,差点秃顶了。
  好在上级基本都是老相识,他虽然应付的有些不如人意,可上头体谅,时日一长虽说依然有些搁楞,却也做的顺溜了起来,像是这会儿,以往他是怎么也不敢插嘴的。
  “你说的也没错,咱们这紧邻着军镇,便上早年还是守备营常年驻扎的地方,确实算得上是武人扎堆的地方,可问题是,真的从咱们县走出去的武人,最大的也就混了个六品,还是那种靠着搏命得来,再没有往上机会的那种。这么一算,老王啊,咱们县底气太薄了。”
  “那,要不咱们……”
  王县尉的眼珠子转了转,不知怎么就想到了简放和他说起过得,沈家大郎读书想科考的事儿,心下猛地有了个主意:
  “咱们多出些人?”
  “嗯?多出些人?”
  方县令一时有些迷茫,这举人和多出人有啥关系?其实确实关系不大,可这对方县令却并非没好处。
  “对,咱们多过几个县试,用人数去堆,三年两次县试,若是咱们多出几个,只要有几个运势好的,成了童生,秀才,而多些秀才……即使短时间里不能成为举人,让咱们县多些光彩,可这秀才多了,也是您教化的功劳不是。”
  这是墙内损失墙外补啊!你别说,这歪招这会儿看起来还真是可以。方县令自己知道,就自己如今五十过半的年岁,想在升是不可能了,可能在致仕之前,就要在这繁花县县令的位置上扎根了。这样的情况下,五年,甚至六年的时间,用这人数去堆,即使真像是王县尉说的,举人依然不成,可秀才数量上去了,送到府城府学里的人多了,自己一样也能得些光彩,最不济也不至于被知府大人斥责文教上不用心不是。
  这么一想方县令立马这愁容就缓和了好些,顺着胡子一下一下的开始思量这上头的利弊,直到王县尉都心虚了,这才点头开口道:
  “这倒也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旁的不说,多些人走出去总是好的。”
  对,这也是个关键。这年头除非是商户,有商籍,不然寻常百姓出门很难,光是一个需要勘合的路籍就能卡死一帮人,除非你移籍搬家,或者投靠亲友,就这还要花费些好些银两打点衙门。当然了逃荒除外啊!这属于特殊情况。
  而这正常年份里,这样的道路政策中唯一的例外,那就是考生,只要是有考票,那就能一路畅通,秀才甚至可以拿着身份文牒去游学天下。这是王朝给读书人的另一种福利。
  方县尉说的走出去就是这个意思。在繁花县本身文教不怎么样,学馆不怎么样的情况下,有了这考票文牒,那学子就能去府城,去省城寻找机会,许是就能去那些知名的学馆借读,甚至是拜个好先生。若是如此,那这考上的概率是不是就能高些?
  “还是大人想的周到些,必定能获得莘莘学子感激。倒是下官到底读书少,只想着取巧了。”
  不管是黑猫白猫,抓着耗子就是好猫。他撺掇县令县试多取中些人的主意已经被采用了,自己也算是变相的帮着上官解决了烦忧,至于这之后县令大人怎么操作,怎么寻理由借口,那就和他不相干了。
  “别这么说,你本也是好意,只是没经历过这些,所以想的不够深罢了。都是为了整个繁花县的体面,无所谓正的歪的。”
  到底是本地官,又是辅官上来的,方县令虽不及上一任的路县令大气爽利,可宽厚体贴上却更胜一筹,各有千秋吧。王县尉十分利索的将自己脱离了出来,用一脸的恍然大悟,外带仰慕崇拜,将这事儿混了过去。
  一个转身,回到了自己做堂的屋子,就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