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凤凰台-分卷阅读82

得能够住人,行馆别业总好过天天呆在舟船上。
  好容易下了地,走路直发飘,在行馆里头呆上两日,船只补足水米,再要登船时,除开青霜,人人都面有菜色,沉香还叹一声:“这船便是再好,也不比土地踏得实。”
  况且是天热行舟,她们坐在船中尚且觉得热,外头站着的那些就更热了,吴三一开口,卫善便点头应下,让吴三自己看着办,若是天气凉爽些便多行些,若是天热,靠岸靠滩乘凉歇息都可。
  宫人一个个都换了夏日的单纱衣,卫善穿了一件浅绿色的纱衣,襟口袖边绣着一串儿白茉莉花,关了内舱的窗户不叫人窥探,只开着一边窗,行舟时倒还有风能灌进来,可太阳照进来,依旧还是热。
  也不个个城中都能备得有冰的,没冰的时候只能让宫人打扇,索性没有外人,把头发都盘起来,也不梳那繁复的发髻,拿银环箍住,腕上套两只凉玉镯子。
  卫善本就畏热,坐在窗边吹风,才能解些燥意,手上执着一把银纱素面绣茉莉花的小扇,给自己扇风,这样热的天儿,纸页在手里捏一会儿就软了。
  船上确有存冰的木桶,打得极厚,里头有隔层,贴着薄铁片儿,可这样存冰也存不了许多,行得几日船,早就只够卫善一个人用的,酸梅汁中搁上几颗冰珠儿,端上来给卫善喝。
  沉香知道卫善怕热,原在宫中时,糊上碧绿的窗纱,给殿中多添一些凉意,入夜也不多点蜡烛,处处都搁着冰盆,仙居殿高木巨树,檐前庑下一片凉意,如今在舟中怎么能忍得住。
  穿得再薄也不能衣衫不整,宫人舱中更是窄小,一到了码头知道已经备好了行馆驿站,个个都欢呼起来,卫善坐了轿子,淩县官驿早早清扫过,里头人都清出去,吴三派了卫兵守卫,淩县的县令夫人奉了鲜瓜上来求见卫善。
  卫善没有见她,只打发沉香去说了几句话,说公主一路舟船过来,身子不适,没有召见不必前来。几筐果瓜也不足兵丁们分的,又让小顺子去买瓜,买得多些,连着五六日没有停,舟中人也都困乏了。
  淩县驿站不大,倒很干净,收拾的也很雅致,种了一排青竹,小方院中还有一只石亭,官兵抬了东西送上楼,宫人又取出一二贯钱交给驿丞让他办些香花点心来,叫城中惯做席面的治些小菜,卫善才刚坐定,驿丞便把收着的信奉上来。
  椿龄接了信,细声细气的回报:“公主,是二殿下的信。”
  卫善已经撑着头半梦半醒,人到了陆地,总觉得还在船上,躺着还觉得身子在轻摇,迷迷糊糊就要小湖过去,一听这话张开眼睛,伸手把那封信取过来。
  椿龄拿了银刀,卫善亲自把信裁开,把信拆开取出,展开来上头竟没写字儿,只是一幅图,她一看就知道画的是麟德殿的南窗下秦昭那张写字的桌子。
  外头确是该开一片榴花,桌上还摆着一条鱼骨,一只浅盘,一壶酒,卫善捏着信纸莞尔一笑,把信叠起来塞回去的时候,抖落出两三朵石榴花,花早就已经干了,压得扁扁的,却还透出红来,落在卫善穿的青纱裙上。
  她轻笑一声,还真是二哥哥会干的事,捻起花蒂,小心翼翼把干花塞进身上挂着的鎏金香珠中,给配着的薄荷香草染一点石榴花香。
  小顺子到了傍晚已经买了几十筐西瓜送到各船上去,一听说他要买上五百只瓜,淩县这些个种瓜的都乐得疯了,一车一车的拉着瓜送过来。
  小顺子也不蠢,他跟着采买太监打听事儿,学几招采买上的手艺,买瓜的时候先系上布条,说是结钱用的,等兵丁来拿瓜,就从这几十筐瓜里挑出些来,当场切开,筐里挑出两只不熟的,这人的瓜便都不要。
  人人收上来时哪里想过这一茬,可要想胡闹也得看看跟着的人是谁,十来个力大的军士,光是看着也不敢发声,头一轮这么办过,后头就再不敢拿没熟的充数了。
  小顺子两头跑,他替卫善跑腿已经的惯了,凡办些事儿,总要打听打听当地有什么新鲜事儿,送完了瓜跟那些瓜农们一扯,还真被他问出些来。
  回去的时候就见驿站门边排起了长队,县里富户一个个捧着食盒领着下人等在门前,有送吃的有送酒的,还有送菜的,魏人杰站在门边,臭着一张脸,他一黑脸,这些人一个都不敢乱,规规矩矩立着,轮着了便把送的东西报上去。
  沉香几个立在一边,肃目敛眉,椿龄手上拿着笔,由沉香来定夺到底收还是不收,若是收下的,便记下来,吃食一概不要,金银一概不要,倒收了一盆兰花,跟着后头排队的一下子散了,都回去张罗好花送来。
  小顺子闪身进去,急着要把事儿回报给卫善,扯了一把沉香的袖子:“姐姐,我在外头听说上头派了选妃的太监下来,这事儿咱们怎么没听说?”


第67章 矫诏
  夏朝选妃声势浩大, 各郡县州府都要择美人送到衙中,先在县中选过一轮,下至十三四上至十七八的适龄少女, 貌美者入选, 择优者坐官船送到京中去。
  这其中能刮的油水道道多的就是,不愿女儿入选的人家, 花些银子贿赂太监, 判一个貌陋, 不能判貌陋的, 还能挑出些旁的毛病来,甚个身上有味牙齿不齐, 说话口音不好听, 统统都能打回去。
  这些幸运的,便还由家人接回去, 自行婚配。若是那家里没钱打点的, 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儿坐上官船去, 这辈子也就断了音信。
  淩县与别处不同, 淩县虽是小县, 往上数三代却出过一位贵妃, 那家人靠着贵妃的赏赐在乡下置田盖宅,还授了官职,在淩县过得极其风光。
  那家村口有一株古槐树,每到花季便开得如云似雾,风过处似吹雪一般。那株树树形似贵妃卧倒在石上, 于是又叫贵妃树,十里八乡很有名头,一家出了一位贵妃娘娘,口口相传又有了许多故事。
  这些故事一听便知是穿凿附会的,说贵妃回家时曾在树下午睡,又说村里有一口井,是贵妃喝过的水,淩县女儿生得貌美而多姿便是因为水土好,要不怎么会出一位贵妃。
  那棵古树年年到开花时香火都不曾断绝过,十里八乡的姑娘都要拎着篮子到树前供奉,就跟七夕拜织女一般,拜这棵古槐树,求贵妃娘娘赐下美貌来。
  因有这么一棵树在,每年又都有盛会,倒还真促成了许多姻缘,年轻男女在树下看对眼结成婚姻,成的人多了,那棵树又另有一个名头,去拜贵妃树的女子都能得着一桩衬心的姻缘。
  那家人倒在战乱里死绝了,但这棵树在战乱时也依旧年年开花,淩县县城里还专有人买了贵妃树上的槐花做槐花糕槐花饭吃。
  名头越传越响,小顺子走了一圈,打听得这些故事,预备讲给卫善听,也算到得一地,知道一地的风俗,谁知会打听出宫中有人到淩县来选太子妃的事。
  小顺子急急报给卫善,卫善正在吃茶,竹苓广白几个切了西瓜来,上头撒一层细盐,让瓜儿吃起来更甜,她才咬了一口,小顺子便把宫里来人选妃的事说了:“说是已经来了七八日,一直住在驿站里,听见公主要来,这才急急换了地方,说不可冲撞了公主。”
  这便不对了,若是已经到了半个月,那得是两个月前就得了旨意,两个月之前连太子都还没回京城呢,卫善从没遇到过这样的事,她半晌才道:“难道是矫诏?”竟有人这样大胆,淩县的县令竟能被哄骗过去,还让人住在驿站里?
  正元帝不曾下过这样的旨意,县令没接着旨就把人给接下了,卫善蹙了眉头:“那个县令夫人呢?诏她来见我,你去把这事儿告诉吴副将。”
  小顺子出门便把到县令留在驿站听候差用的书吏,书吏回去急传,没一会儿县令夫人便坐着轿子来了,是个生得很富态的妇人,一身锦缎的衣裳,这个天儿她没走上两步就已经喘起来,拿帕子不住抹着汗,到了驿馆,被沉香领着带到院子里去。
  整个驿馆隔三步就有一哨,县令夫人哪里见过这个仗阵,连头都不敢抬,匆匆扫一眼,见卫善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