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韩四当官-分卷阅读684

:“志行,肃顺为何突然对你这么好?”
 “还能因为什么,一是因为之前的交情,二是因为时局。”
 “时局?”
 “他现在不只是兼管理藩院和鸿胪寺的礼部尚书,也是皇上最信任的重臣,只要涉及西夷的事,他不能没个章程。皇上要是问起来,彭中堂可以装聋作哑,他不能说不出个一二三四。”
 “所以突然发现‘厚谊堂’有用了?”
 “差不多,不过就算把厚谊堂当回事又有何用?”韩秀峰放下茶杯,无奈地说:“今儿下午回到书肆,见到一份南海分号发回的急报,看得我心里拔凉拔凉的,这仗既躲不掉,也打不赢啊!”
 “究竟是什么急报,王乃增和云启俊都说了什么?”
 “他们差人从香港搞到一份英夷兵勇的补给清单,战兵每日配给饼干九两或面包一斤,茶叶二钱,盐五钱,米一斤六两,肉半斤,糖二两,胡椒二钱,酒半斤。此外还发钱责令兵勇购买蔬菜瓜果,说不吃蔬菜瓜果容易患啥子坏血病。”
 “洋兵竟然吃这么好,每天都有肉!”文祥大吃一惊。
 “也有不吃肉的,云清在急报中说英夷从印度调来的马德拉斯步兵团,因为大多是印度土著,其中还有不少_0_hui_0_hui,不吃肉。所以每日配给米或面二斤,一种叫作木豆的豆子半斤,此外还配给酥油、香料、盐和糖。”韩秀峰紧盯着文祥,想想又叹道:“五六千兵,博川兄,你算算他们一天好耗费多少粮饷。而他们又不是做赔本买卖的主儿,换句话,他们花掉的银钱得加倍赚回去。”
 英夷花掉的银子谁出,说白来这账最终会算到朝廷头上。
 文祥意识到一场大仗不可避免,而朝廷却依然没真正当回事,正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韩秀峰又凝重地说:“咱们这儿是越来越冷,广东那边却很热,可王乃增和云启俊竟打探到英夷已给调来的兵勇配发了御寒衣物,来自印度的兵在来之前就发了。从其欧巴罗本土调来的那些兵,御寒衣物是在香港配发的。
 不管水师还是陆师,有一个算一个,均发给毛毯一条,皮大衣一件,皮帽子一顶,厚大衣一件,布制军服大衣一件,布制军裤一条,法兰绒衬衫两件,衬裤两条,羊毛袜子两双,长靴和及踝靴各一双,此外还在香港采办各式形制的炉子!”
 广东并不冷,就是寒冬腊月也温暖如春。
 英夷给那么多兵勇配发御寒衣物做什么,采办炉子做什么,结果可想而知。
 文祥意识到形势迫在眉睫,沉默了好一会儿才低声问:“这些事你跟肃顺说了吗?”
 “还没来得及,不过就算跟他禀报也没用。”
 “总不能什么也不做吧。”
 “我就是为这事来的。”
 韩秀峰抬头看了一眼门口,确认徐九正守在外头,直言不讳地说:“博川兄,实不相瞒,我已让庆贤给王乃增去了封信,让他赶紧妥善安置南海、新安等分号人员的家小。崇厚和韩宸那边,我在天津巡视海防时也已经私下打过招呼。现在就剩京城了,有些事还是早做准备的好。”
 “志行,你这是什么意思?”文祥愣住了。
 “赶紧找个由头差人送嫂夫人回东北老家!”
 “你是说洋人会杀到京城来?”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毕竟只有来京城,他们才能要到他们想要的东西。”韩秀峰顿了顿,接着道:“书肆那边我已经交代过庆贤,接下来他会不动声色把公文卷宗送到宛平去,翠花等女眷也会尽快打发她们回老家。总之,大战在即,我们不能有后顾之忧。”
 “这么做不合适吧?”文祥苦着脸问。
 “现在送家小走谁也不会说什么,真要是拖到那会儿再送家小出城才不合适呢。”
 “志行,我晓得你是在替我着想,不过这么大事,你得让我仔细想想。”
 “行,不过不能想太久。”
 “我知道。”
 韩秀峰微微点点头,想想又说道:“再就是张庆余等五十多名从固安调来的河营将士,枪都给了僧格林沁的亲卫,僧格林沁也没亏待他们,把他们全安排去了巡捕营。永祥估算了下,算上之前从河营抽调的,步军衙门至少有两三百咱们的人。”
 “两三百兵能顶什么用?”文祥低声问。
 “在战阵上,两三百兵是顶不上大用。但要是洋人真杀到京城来,城里乱成一团,这两三百兵就能派上大用。你我深受皇恩,可不能让皇上涉险,十万火急的时候,可召集他们护送皇上出城。要是侍卫处没乱,用不着咱们护驾,一样可让他们帮着把崇厚等人的家小送出城。”
 “你是在做最坏打算。”
 “除此之外,我还能做什么?”
 文祥沉思了片刻,竟摇摇头:“洋人真要是杀到城下,皇上不能出城,皇上要是出了城,这军心民心必乱!”
 “可也不能眼睁睁看着皇上身陷敌手!”
 “志行,我知道你是担心皇上的安危,但这件事我不能听你的。”
 韩秀峰意识到文祥虽做了几年“厚谊堂”大掌柜,但骨子里依然是一个文人,洋人真要是兵临城下,他不但不会苟且偷生,甚至会跟那些迂腐的官员一样谏阻皇上逃命,只能无奈地说:“博川兄,我晓得你担心的是江山社稷,可我韩秀峰深受皇恩,绝不能眼睁睁看着皇上涉险。真要是走到那一步,我会拼死保皇上周全。谁要是敢阻拦,休怪我刀下无情!”
 “你……”
 “博川兄,你是做大事的人,我韩秀峰不是!我不会想那么多,我也不在乎别人会怎么说我,我只想报皇上的隆恩。”
 文祥这才想起韩秀峰能做上现如今这太仆寺少卿有多不容易,这才想起他是皇上的人,沉默了良久,起身道:“志行,刚才这番话你就当没说,我就当没听见。真要是走到那一步,你我各安天命吧。”
第六百八十章 广州失陷
 不出韩秀峰所料,肃顺得知英佛二夷正磨刀霍霍准备开打的消息,只说了一句知道了,然后让他回去接着悉心打探。
 朝廷根本没把这当回事,或者说不想把这当回事,韩秀峰觉得就算打探的再清楚也没用,干脆一心一意地做起最坏打算。
 别的事都好办,唯独打发堂内人员和亲朋好友的家眷回老家这件事比较麻烦。
 京城不是久留之地,扬州更不太平!
 书肆明面上的掌柜杨清河不愿意让老伴、儿媳和孙子孙女回扬州,好在庆贤家在良乡有一个庄子,韩秀峰干脆让他打发妻儿老小去了良乡;幺妹儿和余铁锁的媳妇一样不愿意就这么回去,韩秀峰岂能让她们涉险,硬是板着脸让柱子和余铁锁打发她们和娃,跟着早觉得在京城熬下去不会有什么前途的敖彤臣、敖册贤一起回了四川。
 翠花原本打算带着两个娃跟她们一起去四川的,可想到在巴县那边除了琴儿一个亲友都没有,竟带着娃同王千里的家人一道回泰州娘家。而大头不但没反对,还没心没肺地说等将来不做官了,就去海安跟婆娘娃团聚,把家就安在海安。
 吉禄是满人,他又在“厚谊堂”当差,婆娘娃不能擅离京城四十里,韩秀峰干脆让王千里在南苑找了两个宅院,专门安置不能离京太远的女眷。
 等一切安排妥当,已进入腊月。
 各大小衙门准备封印,省馆和府馆开始为年底的团拜做准备,各地督抚、布政使、按察使和一些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道员,开始陆续差人进京送炭敬。
 韩秀峰依然是“小军机”,该他的一份炭敬自然不会少,而余有福则跟去年一样忙得不亦乐乎,刚刚过去的半个月,光门包就收了二十几两。
 韩秀峰已不再是当年那个穷得叮当响的候补巡检,不在乎那点小钱,所以懒得见那些官员的家人,而是天天守在书肆里等消息。
 结果一连等了十几天,楞是没等到广东的消息,反而等来了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分号通过钱庄票号汇来的年敬!
 闽海关委员富贵汇来一千两,福建水师提标左营守备额尔登布和已由同安典史升任为同安主薄的顾谨言各汇来五百两,内务府包衣出身的浙海关帮办委员许双喜和鄞县县丞姜正薪各汇来五百两……
 官场上的习气这么快就蔓延到“厚谊堂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