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本文作者的其他小说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分卷阅读11

道是那个刘家?竟是大误了。是七品小官儿的刘家,这样低的官职不说,他们在京城里混迹又上不得台面,只怕你不知道。”
  贾敏大吃一惊,忙道:“七品官家的小姐?这如何匹配?”
  她觉得贾赦万万配不上工部尚书刘家的小姐,但是七品小官的女儿却也远远配不上贾赦,贾赦根基门第都有,将来还是一等将军,虽是虚衔,却是一品,再不济也不能娶个七品小官的女儿,如此之女,没经过大场面,没见过大人物,如何管得来荣国府大小事务?
  依她说,贾赦的填房最好选择父母双全的三四五品官员嫡女,寒门出身的官员也无碍,比李夫人出身低,却因是嫡女,有亲母教养,该学的东西都学过,手段也不差,大小场面都见过,嫁过来也有底气掌管家务。如今选择七品官员之女,贾敏不禁苦笑,长媳被次媳压倒,出身远远不如王家的二姑娘,日后如何压得住她?
  汪夫人叹道:“正是这么说呢。”
  贾敏问道:“前儿来报丧的下人不曾提过此事,姨妈可知亲事可定了?”
  汪夫人道:“这倒不曾定亲,只是那刘家好容易攀上荣国府,故此早有人知,原先还有人说他们痴心妄想呢,谁承想婚事尚未定下,那刘家小姐忽然得了急病死了,因此如今荣国公一去,你大哥哥须得守孝三年,婚事便不再提起。”
  贾敏登时松了一口气。
  汪夫人又喝了一口茶,淡淡地道:“没了刘家,指不定下一家是哪一户呢,若还是这样寒薄的人家,可有的瞧了。”
  贾敏深以为然,苦笑道:“我不过是出嫁的女儿,哪里能管哥哥的婚事?没的让人知道了笑话死我。便是我说不妥,娘家也未必听得进去。将来给大哥哥选的还是七八品小官的女儿,不知道这样的人,如何劝谏大哥哥,如何教养琏儿。”
  填房夫人出身好,品格正,说不定还能劝谏贾赦上进,便是不能,贾赦也不敢如何苛待她,如果是小门小户的出身,那是绝对不敢且也没有底气反驳贾赦。
  汪夫人叹道:“荣国府毕竟是你的娘家,好歹劝一劝罢。”
  贾敏点点头,娘家不好,她如何在林家立足?本就觉得娘家行事不妥,太过奢靡张扬了些,如今偏又生出这样的主意,也不知道是谁想的,给贾赦择这样的填房,到时候出门应酬交际拿不出当家主母的气势来,难道满府就有脸面了?
  为今之计,除了劝母亲外,只有给李老夫人去一封信了,贾赦续弦,得经过原配岳家的同意,若是李家觉得不妥,那么贾赦的婚事就不能定下来。
  贾敏有了主意,随即想到林如海,决定等他回来商议妥当了再说,目前父亲刚刚去世不久,大哥哥正在守孝,便是论亲,也得三年以后,倒不急于一时,作为出嫁之女,对娘家行事更得谨慎些,免得连累了丈夫。
  汪夫人听她说了想法,暗暗点头,有媳如此,表姐也该放心了。

  ☆、第010章: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林如海坐着马车赶往金陵,因他左右无事,倒也不急,行程甚缓,只命几个仆妇先携着贾敏给甄夫人的书信和礼物先行一步,并带消息进城。
  将近石头城之时,车行路上,天边忽然下起雨来,冬日本就寒冷,经此风雨,更觉寒气逼人,幸而贾敏心思细致,一应行李齐全,车夫仆从忙都戴上斗笠,披上蓑衣,林如海拢着手炉,一手掀开帘子,却见远山叠嶂,如同泼墨,雨落车顶,铮铮有声。
  与此同时,官道上也有些乱将起来,行人匆匆,车马疾行,瞬息之间便超了他们。
  林如海看了片刻,因心中悯恤下人,便道:“先找个地方避一避雨,等雨停了再上路,这会子官道上乱,别冲撞着了。”
  车夫答应了一声,四处张望,却不见避雨之处,只好回了林如海一声。
  林如海听了,便让他们停在路边,又命随行众人都到车上避雨,此次除了他乘坐的马车,亦有仆从坐的马车,也有拉行李的马车,倒也够坐。
  过了半个时辰,雨势减缓,不想却夹杂着雪珠儿落下,不消片刻,路边衰草如撒白盐。
  路上已少见行人,林如海方命启程。
  林如海拉了拉身上的斗篷,正在看书,大约行了一刻钟,林如海忽觉身下马车一顿,停得突然,他险些撞到了头,不由得问道:“出了什么事?”
  车夫忙道:“有个孩子撞了过来,险些被马踩死,如今已经躺在地上了。”
  林如海闻声一惊,以为碰到了故意撞车求财的,忙掀了帘子,果见地上躺着一个孩子,距马蹄停处仅有两三尺,一动不动。
  林如海想了想,命人抱过来细看,却是个六七岁的孩童,衣衫单薄,业已湿透,面色青紫,却是奄奄一息了,林如海伸手一摸,心口些微还有些热气,忙命人送进车内,又叫了一个小厮鼓瑟进来,取两件衣裳给他换了,又拿热酒来擦心口和手脚,片刻后,便即回暖。
  林如海听这孩子呼吸渐缓,微微放心,道:“可有人跟在后头?”
  车夫说没有,林如海便知不是故意撞车求财的,道:“既然如此,快行上路,我瞧着离石头城也不远了,进了城请个大夫给他瞧瞧,既遇见了,不能不管。”
  一时进了石头城,林如海并未先去家中,反去了医馆。
  大夫给那孩子诊了脉,又扎了几针,对林如海道:“不妨事,饿的,又冻得不行,故昏迷不醒,灌一碗姜汤下去,一会子就能醒了,到时给他喝两碗粥便好了。”
  因当冬日,又逢下雪,医馆中姜汤尽有,少时便有学徒端了过来给那孩子灌下去。
  林如海命人付了钱,便带那孩子回家。
  金陵原是旧都,繁华富贵之处不让姑苏之风流,不仅宁荣两府厅殿楼阁依旧峥嵘轩峻非常,林家在石头城中也有旧宅,占据了小半条街,却是林如海之高祖封侯时所建,历经百年,门前早已寥落无人,内里却修整得十分干净。
  姑苏相距金陵极近,林如海又是在家多年,年初已将各处料理了一遍,剩下仆从皆不敢偷懒,又有先前仆妇提前进城,说了林如海将至的消息,故林如海抵达金陵后住进旧宅,里外一应俱全,十分便宜。
  到家不久,那孩子果然醒了,一脸迷茫之色。
  林如海已叫人去熬了粥,道:“你先吃饭,我有话问你。”
  那孩子瑟缩了一下,想是饿得狠了,端起粥碗便往嘴里灌,幸而那白粥已吹得温热适中,不然进嘴便能烫坏他的舌头。
  那孩子一口气喝了两碗,一抹嘴,翻身下床,跪倒就拜,头磕得极响。
  林如海见了,倒觉得有些意思,忙叫他起来,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怎么好端端的偏撞到我们跟前了?”
  那孩子面黄肌瘦,骨瘦如柴,眼睛却是黑白分明,犹如两点黑漆,答道:“俺叫虎子,张大虎,是山东人,今年八岁了,俺老家那里有好多土匪,抢了俺家的田,还烧了俺家的屋,还抢了俺娘去,俺爹带俺逃了出来,说是投奔亲戚,亲戚没找到,俺爹也死了。”
  他说话虎声虎气,条理也还分明,但眼里却流了几点泪下来,道:“大老爷,俺不是故意撞你们的,俺就是想找个地方避雨,走到半路没力气了,没避开大老爷的车。”
  眼下世道不好,旱涝不定,鼠盗蜂起,不拘张大虎老家一处,便是江南也有多处案起,民不聊生,虽有官兵剿匪,亦难平定,往往都是事后剿匪,彼时百姓却已吃苦多时矣。
  林如海向张大虎道:“如此说来,你是无处可去了?”
  张大虎呜呜两声,忙着点头。
  林如海见状,暗暗慨叹不已,向贴身小厮鸣琴道:“你带了他下去,暂时安置下来,明儿回姑苏再带过去。”
  鸣琴点头称是。
  张大虎忽然又跪了下来,砰砰砰磕了几个头,含泪道:“大老爷收留俺,是俺的福分,俺啥都没有,俺给大老爷磕头。”
  林如海淡淡一笑,道:“不必再磕了,先跟鸣琴哥哥下去歇息罢。”
  看着鸣琴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