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我是一棵许愿树(快穿)-分卷阅读50

是深有感触,对何艾的本事也是真心的钦佩,因为不仅她利用建立金兰书院的机会,将一座少有人烟,且产出不高的中下等农庄变成一个聚宝盆的事,已成为书院的经典案例。
  而他跟在何艾身边的这三年,更曾亲眼看到何艾是如何变废为宝,将山中一个不起眼到无人问津的野生植物果实,变成这云桂之地的特产。
  然后,那种名为小米辣的东西不仅成了贡品,还成为外地客商争相抢购的高价特产,因为何艾让人用那种十分辛辣,可以_0_ci_0_ji人味蕾的小米辣,尝试着制作出大量的美味菜肴,然后连同菜谱一起推荐给外地客商。
  如此以来,不仅本地种植小米辣的那些百姓可以受益,那些客商可以受益,那些从客商这里购买小米辣与菜谱的酒楼食肆可以受益,对那些可以吃到新式菜肴的食客们来说,当然也是好事。
  尤其是当大夫们发现,在云桂川蜀之地生活的人,多吃这种辣椒对身体还有好处时,何艾推广销售小米辣的事,绝对是能让各方都跟着赚钱受益的好事。
  正当云桂之地发展的如火如荼,摘下早前穷山恶水出刁民的帽子,成为一个风景秀丽,地理位置虽偏远,却交通便利,往来客商越来越多,百姓生活越来越好,每年为朝廷上缴的税银逐年增加,形势一片大好时,与其相邻的川蜀之地则再次发生叛乱。
  接到明景帝派人从私下的秘密途径递送过来的手谕后,何艾立刻开始的做战前准备,一边调兵遣将,一边就地搜集粮草,同时还将自己手上的职务尽数转交给木昌荣,让他们准备代为行使知府一职。
  相处近五年,看到何艾的这些安排与布置,木昌荣当然知道这是有大事发生,他对自己的能力虽有信心,但他却对何艾接下来要做的事很担心。
  因为他已经看出来,何艾这明显是要即将带兵上战场的架势,他现在很确定何艾是个在治国理政,发展经济民生上都很有一手的治世之才,可对于他带兵上阵能否也旗开得胜一事,却心存疑虑。
  不管以木昌荣为首的那批学生怎么想,很快就有一批金兰书院出身的进士在吏部官员的带领下,前来宣旨。
  令何艾任平叛大将军,领云桂驻军尽快出发前往川蜀平乱,云桂之地的人事安排,暂先维持不变,新到的这批进士可暂充副职。
  在熟悉云桂之地的政务与民生情况后,再逐步正式接手云桂各地的职务,何艾之前带来的那批学生将回书院参加科举考试,他们此行在云桂之地立下的功劳将记录在案,作为他们正式进入仕途后的政绩资历。
  这些都是何艾之前就已经向明景帝提过的建议,云桂作为试点要地,务必要交到确定可靠,能继续贯彻执行他这些年颁布的各项政令的后继者手中,不能让云桂目前在稳中有序发展的大好局面被破坏。
  何艾所担心顾虑的,也正是明景帝所想的,就算没有去川蜀平乱一事,何艾最多再留一年,也会被调回京城,或是其他职位。
  而一直需要不断往里投钱的云桂之地,好不容易被何艾给整顿到可以为朝廷做贡献的地步,是绝不容有失的。
  而那批学生这几年来,跟着何艾在这边勤勤恳恳的辛苦近五年,不仅积攒下丰富的工作经验,也能很好的继承何艾的一些观念与想法,他们可谓都已经是个成熟的官员,现在差的就是一张正式步入仕途的门票。
  只要再补上这张门票,他们势必将会成为备受重用的正式,不管是对这些学生,还是对明景帝,包括对百姓们来说,这都将是件好事。
  穿上一身将军胄甲后,何艾整个人的气质立刻大变,曾经当过兵的人,屡经训练,参加过战斗的气势,已经深深刻入骨子里。
  看着这样仿佛变了一个人的何艾,自认对何艾已经颇为了解的木昌荣怔忡之余,心中本来存有的那点担心和疑虑则迅速消失,因为他此刻已经无比清晰的认识到,眼前这人是个将军!


第38章 第二集 16
  川蜀之地向来富庶, 下辖四州,成州、江州、奉州、元州,面积十分辽阔, 地理环境十分优越, 其中成州是明景帝曾祖父的同胞弟弟成王的藩王属地, 其它三州向来都是朝廷的纳税大户。
  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远,朝廷的控制力度难免就会相对较弱,巨大的利益让某些野心家看到可趁之机, 时有叛乱发生。
  只是这次的叛乱与以往那种某个山寨中的山匪聚集,占地为王的小打小闹不同,这次叛乱竟然是以成王为首的官方势力, 勾结名义上的民间势力合起伙来造反,牵涉到三个州,只剩下奉州尚在勉力坚持。
  成王谋反之前, 让人以成州、江州两地皆有流民作乱为由,向朝廷里要钱要粮用于平叛,结果到后来才发现, 成王才是这次大叛乱的始作俑者。
  始终被蒙在鼓里的朝廷, 甚至还给对方主动提供了大量的军需, 让明景帝惊怒不已的同时,也异常寒心。
  成王府布下这么大的局, 肯定是早有预谋, 不可能一点风声都不透, 可在此之前, 满朝的文武提起这代成王, 也就是皇上的堂叔, 无人不夸其忠心可嘉, 为人憨厚本分。
  因此,在无法分辩孰忠孰奸之前,面对这场声势浩大,已让对方占尽先机的叛乱,明景帝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派谁去平叛才好。
  在成州尽在其掌握的情况下,江州与元州的官方势力,要么直接投降,要么被对方势如破竹般的攻下,形势非常严峻,没有给明景帝留下太多考虑时间。
  就在附近任职的何艾,就是在这时出现在他的脑海中,何艾到云桂之地后,首先整顿军备,先将地方军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后来也正是仗着这些优势,才能顺利解决那些本土势力的事,从没瞒过明景帝。
  而何艾身手很好,骑马射箭的本事都不错的事,当他还在京中时,就不曾隐瞒过,还时常去宫中校场里与人切磋,日常坚持训练。
  唯一让明景帝心中感到担忧的是,何艾毕竟是科举出身,创办金兰书院之前,更是个地道的一心只会读圣贤书的书生,对于他能否带兵打仗的事,明景帝心中也没把握。
  可就目前这形势看,唯有何艾是最让明景帝放心信任的人选,让他不惜顶着满朝文武的_0_kang_0_yi声,一意孤行的坚持让何艾就近领兵出战。
  何艾也没想过自己这辈子竟然还要领兵作战,虽然她当年也是当过几年兵的人,拥有过上尉军衔,却从没真正领过兵,只能算是非正式的_0_jian_0_zhi军人,甚至连军事演习都不曾参加过,在军事指挥方面,只拥有一些理论知识,毫无经验。
  这次却突然接到平乱的命令,实在令她有些没底,可她自己心里再怎么虚,表面上却仍能端出稳操胜劵的架势,再加上她也确实是个曾经的军人,经历过艰苦的军事训练,参加过战斗,身着一身戎装,气场足够强大,看上去相当有说服力。
  云桂镇守府的这些兵丁,都是张武泉与韩洵照着何艾提供给金兰书院的练兵方案,给训练出来的。
  五年来,他们以类似前朝府兵制的制度,让这些兵丁在保持每天的训练之余,还要参与种地养殖之类的劳作,不断培养出大量在战时可以立马召集起来上战场的士兵。
  充足的肉食供给让这批将士个个身强体壮,从不间断的训练让他们身手不凡,拉出来就是一队精兵强将。
  且因何艾深知在这冷兵器时代,马上作战的重要性,对周朝威胁最大的那些草原蛮族们,正是仗着马上作战的优势,让周朝屡吃大亏。
  何艾在全面掌控住云桂镇守府的权利后,就曾在镇守府原有的马场基础上,让人不惜代价的又大笔采购培养出一批良种马,最近两三年,不用再与吴越泽那批本土势力虚与委蛇的周旋后,不仅将吴越泽在暗地里豢养的那批私兵充公,还顺便收获了对方的座养马场。
  再加上近两年她将云桂之地的所有权利彻底一手抓后,在养马练兵方面向来是不遗余力,现在竟能直接组织起来一批上万人马的马上军团。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