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本文作者的其他小说

科举之市井生活-分卷阅读26

吊胆,防着石老婆子出什么新招,没几日,二人身形便清瘦下去。
  轩哥儿这才知道自个儿娘亲多么有远见,难怪死活不肯接石老婆子回家。轩哥儿怏怏地想让林大娘回来,实在有些受不住了。
  林大娘冷哼一声,先前她可是在石老婆子手下活了五六年,日日都是如此。如今他们才住了几日便受不住了,哪有你不想便抛开的好事。还是缺少生活的毒打。
  林大娘对自个儿狠,对自个儿的亲儿子也狠,下定决心要让他好好吃吃苦头,让他知道自己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会有代价。
  轩哥儿在他娘那里碰了个钉子,只好无奈地回了自己家。
  林府那边愁云密布,章家这可是笑语连连。
  拙哥儿他们已到了沧州,打算休整几日,拜访名师隐士,便给家里去了信件报个平安。
  章致拙前世看过一部电视剧,叫神医喜来乐的,主角便是沧州人士。看过剧后,章致拙便对里头的狮子头念念不忘,在现代也吃过几回,总觉得没内味儿。
  这次一到沧州地界,章致拙首先便向当地人打听,哪家的酒楼菜式最佳。顾彦汝不重口腹之欲,便无所谓地跟在章致拙身后同他一起去吃饭。
  章致拙来到当地人都赞不绝口的酒楼,豪气地点了许多菜式,河间驴肉火烧,羊肠子汤,泊头菽乳,油酥烧饼,一只烧鸡,还有两枚狮子头。掌柜见他们俩虽穿的朴素,可谈吐气度皆不俗,便知是从外地来的客人,又让小二送了一小碟冬菜和枣子。
  顾彦汝瞧章致拙,一路上精打细算,客栈稍贵了些也不肯住,在吃食上倒是舍得花钱。说笑道:“你同李珏真不愧是好友,一样的抠门,又贪吃。”
  章致拙冤枉地回道:“天地良心,那家黑店看你穿金戴银的,价格贵了可不止一成。咱们是来游学的,若是花钱大手大脚,也没甚意思。”
  章致拙呼噜噜地喝下一口羊肠子热汤,身上瞬间发了汗,又道:“这美食嘛,人皆爱之。我不过是个俗人,自然爱这人间烟火气。”
  顾彦汝笑着摇了摇头,也不同他争辩,拾起木箸也夹了枚狮子头细细品尝。
  吃饱喝足,二人便计划着四处转转,体会体会民情。章致拙还想着若能寻着名师那是再好不过了。顾彦汝则无事一身轻,就想再写几首好诗,好集个册子,日后印出来。


第24章 打麻将
  钱氏一大早便坐着驴车大老远从牛膝村赶到京城。来到章家宅院,院子里已有许多人挑着水桶准备汲水。
  沈氏见钱氏到了,急忙迎上前,笑道:“嫂子怎来得如此早,日后等日头旺些再来也不迟。”
  钱氏将身下背着的竹篾背篓放下,回道:“唉,我这人性子急。早早起了,便坐不住,干脆送些瓜果来。”
  沈氏见她背了老重的篓子,仔细一瞧,原是些自家种的新鲜菜蔬。沈氏想抬起那背篓,用尽全身力气也只抬起了一寸高。
  沈氏脱力,敲了敲自个儿的腰道:“难为嫂子背了这么重的蔬茹大老远送来,如今咱们家都靠大哥大嫂才有这么可人的菜吃。”
  沈氏唤来仆从,将这筐子菜搬到灶王间去。妯娌二人亲密地手挽着手往堂屋走去。
  钱氏喝了口热茶,又随意捡起一枚点心道:“如今也没甚新鲜玩意儿,数来数去也就瓠瓜、薞白、蓬篙、豆子、再来几根笋子,几块嫩姜罢了。”
  沈氏嗔怪地回道:“嫂子若这样说,那咱们可真是没好日子过,您这样都算没甚好吃,我吃的也不过猪食罢了。”
  钱氏哈哈一笑,又道:“堂伯父去岁包了咱们村里的水塘,埋了好几节种藕,过上几年,这粉藕可管够。朝廷还有官员来村里,送了一小筐鱼苗,说是可在水池里养鱼,反正是白得的鱼苗,堂伯父也都播下去了。”
  “也难为堂伯父年纪这么大了还乐的折腾。”沈氏慢悠悠地剥着花生,“日后想吃鱼了倒简单,去堂伯父那儿买一尾也方便。”
  钱氏点点头道:“听闻舶来的有味香料来做鱼味道极佳,红红的一个小果子,随意切碎放进油里这么一小炒,那滋味辣的,又过瘾又辣舌。”
  沈氏叫她这么一说,倒馋了嘴,道:“琳姐儿她亲家铺子里倒有的卖,哪日也去秤个些许尝尝嘴。”
  “说道琳姐儿,不知婚期订在何日?”钱氏关心道。
  “订亲也两年了,与亲家商议,大致在年间,具体的还得找先生再算算。”沈氏提起这事高兴又有些惆怅,“到时拙哥儿也回来。”
  钱氏笑弯了眼道:“琳姐儿都快出嫁了,拙哥儿也大了,可有看好的人家?”
  说起这事儿,沈氏愁道:“还未呢,拙哥儿今岁已十五了,得抓紧相看了,这给儿子挑媳妇还真是件辛苦事儿。我跟拙哥儿也说过一嘴,那臭小子直说他年纪还小,还要过两年。”
  “这孩子的话听听就罢了,拙哥儿还未开窍,咱们做娘的可得提前好好相看,日后年纪大了也不好说。”
  “谁说不是呢,嫂子。拙哥儿这上不成、下不就的,好人家的姑娘看不上咱们家,可若同是商贾之家,又觉着吃了亏。”沈氏在自家人面前说的很是直白,毕竟拙哥儿小小年纪便中了秀才,日后考个同进士也不是问题。
  钱氏理解地点了点头,每个母亲都想给自己家孩子挑最好的,沈氏不愿只同商人家的姑娘结亲也是情理之中。侄子的亲事她也不好多插手,只能换了话锋,道:“玉娘可还记得咱们隔壁那张家?”
  沈氏自是记得,那家子都是不着调的,逼得大女儿连夜卷了行李逃走。
  钱氏接着说:“他们家的两个儿子前几日刚成了亲。”沈氏奇道:“还有人家愿意将自个儿女儿嫁给张家?这可是入了虎口。”
  “是说,大儿子说了村里的三妞。三妞她娘病了,没银子请大夫,三妞把自个儿卖给张家,得了五两银给她娘看病。”
  沈氏有些不忍听,她自己便是从小被卖,所幸主家好说话,才过上如今的好日子。听见别的小姑娘年纪轻轻自卖,总是不忍落。
  “张家小儿子也是买的媳妇,他娘出去一趟便牵回来个小姑娘,不会说话是个哑巴。”
  沈氏摇了摇头,又喝了口茶水润润嗓,道:“这世道总有可怜人,咱们已活得很滋润了。”
  钱氏很是赞同,自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看见人家凄凄惨惨还是会心生怜悯,同个村的也都帮扶一把。
  “不知招娣去了哪儿,她从张家逃走时已十六了,可别落入那不干净的地儿了。”钱氏想起张家的那个大女儿。
  沈氏回道:“难,她是自个儿逃的,既没路引又没盘缠,能跑去哪儿,她家里人也不去官府报案。这么娇滴滴的女孩儿,恐是凶多吉少了。”
  二人又闲话了些许,日头已大了,明晃晃照得人燥热。沈氏留了钱氏吃昼食,特意遣仆从去王屠户那割了五两肉,加了老姜嫩蒜,又放了醪糟秋油,扔了几块软糯芋头,搁在小灶上拿炭火炖得酥烂。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章致拙一路游历,一路写书,已从出发前的第一册 写到了第六册。书肆从没见过写得这么快的作者,质量还如此上乘,不少伙计都觉得是找人代笔了。书肆不好一下子印出这么多册,得一册一册多印几本调调读者的胃口。章致拙写的这么多都还在库里不曾见过日光。
  前几日章致拙收到了京城送来的家书,有家书不奇怪。奇怪的是有过两面之缘的书友范志行还给他送了信,一起夹在家书里顺道送了过来。
  信里范志行兴奋地告诉章致拙,和光君的《珈蓝夜话》出到第三册 了,贤弟你出了京城看不到,只能先告诉你这个好消息了。
  章致拙心里吐槽,范兄不安好心,明知他出京看不到话本还特地写信来告知,太坏了。若非那本书就是他写的,就要被他得逞了。
  顾彦汝看着他活宝似的样子,摇了摇头,走到床舱外,看着涛涛而逝的河水,远处水墨般的青山。
  因着第二年年初琳姐儿出嫁,章致拙的游学旅程不得不中断,打算抓紧时间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