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庆荣华-分卷阅读392

耗时间,直接开门见山问出来。
  “这位大人,曾姑娘是和晚辈相熟,可晚辈进京后只见过曾姑娘两次,一次是晚辈刚进京,曾姑娘一家替晚辈接风洗尘,还有一次是除夕夜,晚辈和曾姑娘一家吃的团圆饭,诸位大人认为此种场合是否适合提点课业?再则,晚辈并不认为曾姑娘的学问可以提点晚辈,要知道,当年曾姑娘还是晚辈给启的蒙。”欧阳思说道。
  “对啊,这位小弟也说了,曾姑娘最近一次出宫是除夕之夜,那会春闱题目尚未揭晓呢。”欧阳若英出列说道。
  “这有何难,她只需把考题写在纸上送出来即可,或者,她可以托人转述。”说这话的是王柏,他把“托人转述”四个字加重了语气,明显是在影射朱恒。
  “孙尚书,你来出题,现场考他如何破题。”朱旭发话了,懒得听这些人打嘴仗。
  “下官出题?”孙实为难了。
  他虽刚正不阿,可傻子也看出来王柏之流没安好心,为的是想打击朱恒,他可不想成为递刀子的那个人。
  可皇上点名了,他不能不遵旨,这题目的难度他得好好琢磨琢磨。


第五百三十二章 应试
  孙实得知欧阳思出自乡农,略一琢磨,出了一道策论题,如何解决游惰和冗杂之弊。
  因是当场命题,欧阳思也不必以笔作答,只须把破题之道口述出来即可。
  故此,孙实出题后,朱旭命人点上一炷香,给他一炷香时间思考,满朝文武此时也均沉默不语。
  原本有人心下不服,认为孙实有心偏向欧阳思,农村出来的人,肯定对农村游惰之民比一般人要了解得多些,可一看皇上限时了,只给了一炷香时间,也就不再生事。
  毕竟满朝文武都在,想在这么多人面前且这么短时间内破题并说出个大概来,不是一件易事。
  欧阳思亲眼见小太监把线香点上后,顿时闭上了眼睛,他也知朝堂上这么多眼睛盯着他,对着他们,他肯定没法静下心来思考,只得两眼一闭,当做他们不存在。
  约摸半炷香下去后,欧阳思睁开了眼睛,身子略略往前倾了倾,“启禀皇上,学生可以作答了。”
  言毕,他站直了身子,提高了嗓门,逐字逐句地说道:“学生谓今日游惰之弊有二,冗杂之弊有三。此天下之所以长坐于困乏,而志士至今愤惋而叹息者也。其所谓游惰之病二者,一曰游民,一曰异端。游民众则力本者少,异端盛则务农者稀。夫民所以乐于游惰者何也?盖起于不均不平之横征,病于豪强之兼并。小民无所利于农也,以为逐艺而食,犹可以为苟且求生之计。”
  接下来,欧阳思从“天下之田,理应责天下之耕,然则小民苦于污吏豪强者盘剥深矣,散食于四方者众矣”拓展开来,说如今乡间百姓们自己有田者才十之一二,无田者十之_0_ba_0_jiu,以这十之一二耕田之农养这十之_0_ba_0_jiu之民,缺粮是显而易见的。
  紧接着,欧阳思又提出,天下苦这游民之众久已,可一直没有找到好的安置之道,或有人说可以去经商。
  “然学生以为游民之商,本于不得已也,而又无所变置而徒为之逐,臣惧夫商之不安于商。臣窃谓今日之弊源之深,更化者当端其绪而绥理之。理而无绪,势将驱力农之民而商,又驱力商之民而盗也。天下为盗,国不久已。”
  这话一出,朝堂一片哗然,觉得欧阳思这话未免太危言耸听,不过众人见皇上并未开口,也就私下议论议论。
  欧阳思也听见一片嗡嗡的议论声,略一犹疑,继续提出自己的解决之道,意即颁布限田之法,把这些游民与田地捆绑起来,降低税赋,禁止奸贪,游民有了自己的家业,谁还会去四处流浪,谁不愿意安居乐业?
  至于另一个弊端,异端者,欧阳思也提出此类人“本无超俗利世之智,而徒窃其减额逃刑之利,不工不商。不农不士,以自便其身。且其倡无父无君之教于下天,将使流风之未可已焉。”
  这种人危害之大众所周知,欧阳思提出的解决之道是应端正风纪,严禁此类人四处游荡祸害乡邻,应强行命他们归农,若有不从者,以司_0_fa_0_lun罪重罚。
  说完游民之弊,欧阳思提到冗杂之弊,其曰有三,一为冗员二为冗兵三为冗费,欧阳思也分别讲述了三者的社会危害以及解决之道,期间也铺陈了些他从史籍中看到的实例来佐证他的观点。
  总之,这番应答条理清晰,思路明晰,有理有据,尽管有些观点略有夸大之嫌,可孙实见皇上没有追究,他也就无须枉做小人,给了一个还算中肯的评价,肯定了欧阳思的文采,强调这篇策论若细加雕琢,也足以在殿试时问鼎他的探花之位。
  可有人不这么认为,吏部尚书指出,朝廷已于前年开始减赋,每年官员们的考核也很是严谨,怎么还有可能存在盘剥之风?
  因此,游民众多真正的缘由绝不可能是苛捐杂税或被贪官污吏盘剥,而是他们本性怠惰,这种人就应该直接严惩,哪还需送他们田地去教化他们!
  吏部尚书一开口,兵部尚书也站出来,他对欧阳思提出的冗兵一词不满,提出“夫圣人所以制禄以养天下之吏与兵者,何也?吏有治人之明,则食之也。兵有敌人之勇,则是其食之者,以其明且勇也。”
  意即朝廷用俸禄养着官员和兵勇都是各取所需各司其职的,其复杂和庞杂哪是一个书生能明白的?
  这话欧阳若英不爱听了,他是户部侍郎,就他所知,官员和兵勇确实存在冗杂之状,欧阳思的观点没有毛病,只不过他提出的解决之道或许过于简单过于理想化,但这不代表他的策问有错。
  朝堂上很快分成三派,一派是以徐扶善等人为首的支持派,认为这篇策问立意正,思路清晰,论点和论据层次分明,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口述出来,实乃上层佳作。
  当然,他们也承认有些瑕疵,可瑕不掩瑜,毕竟欧阳思乃一介书生,又刚过弱冠之年,能有此见地,实属难得。
  反对派是以兵部尚书和吏部尚书为首,他们认为此篇文章有危言耸听夸大其词之嫌,说白了,是管中窥豹,是班门弄斧,大殿上的人哪个不比他清楚?
  还有一派是沉默派,大多是武将,以镇国公李茂为首,就连之前一直吵闹得最凶的王柏这会也保持了沉默。
  朱旭见台下众臣又争论不休了,遂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台下争执之人见此忙闭嘴了。
  朱旭没有直接点评欧阳思这篇策论,而是钦点了礼部尚书、户部尚书、镇国公外加两名内阁成员,一共五人,朱旭命这五人给这篇策论打分。
  这五人除孙实外,之前一直保持沉默,因而,朱旭点这五人出列也算是公允。
  礼部尚书孙实第一个表态,给了一个圈,视为优,镇国公李茂因着对曾荣和朱恒有好感,也给了个圈,户部尚书因为有户部侍郎的关系,犹豫了一下,也给了个圈,三个圈下来,朱旭略松了口气,剩下的就是内阁两名成员。


第五百三十三章 宣告
  内阁的两名成员其一为王咏,王咏和王柏来往较密,牵扯也较深,另一个是唐庆霖,唐庆霖是个中立派,为人也比较公正,既不和王咏交厚,也不和徐扶善套近乎,虽偶有和他们意见相左之时,那也是对事不对人。
  这也是朱旭点中他的缘由,若是点了旁人,怕这些臣子们又有意见。
  故此,那三人给出优之后,欧阳思能否过这一关的关键就在这两人身上,只要这两人能给出良来,欧阳思的综合评分仍可以拿优,可若是他们给出一个差或两个皆为差来,这份评卷按照规矩恐怕难以呈至御前。
  原来,这策论的评分一共分为五等,第一等画个o,代表优秀,第二等画个△,视为良,第三等画个,视为尚可,第四等画个1,最差的第五等画个x。
  王咏不想得罪人,他先把发言权给了唐庆霖,他想的是,若是唐庆霖给个x或1,他也可以给个1或x,有唐庆霖在先,他也不怕挨骂了。
  若是唐庆霖直接给个0,王咏也就不枉做小人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