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随身带个老祖宗-分卷阅读18

懂?还有,别老是东张西望的,你是乡下来的土鳖吗?”
  那他不是头一次来到这万千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地翰林院吗?多瞅两眼咋了?
  不过听说是教规矩,路谦就淡定了,他打小就被祖宗摧残,这种小事儿难不倒他。
  在礼部派人来教导规矩之前,馆选的结果先出了。
  总得来说,馆选和词科的排名差不多,至少多数人是这样的,路谦则从倒数第二上升到了倒数第三。为此,祖宗是好一通的冷嘲热讽。
  “啧啧,乡试垫底,会试直接没考上,词科是取中了却是倒数第二,眼下的馆选又是倒数第三……我是不是应该期待一下,三年后的散馆考核,你给考个倒数第四?”
  路谦不稀得搭理他,只专心致志的听上峰给他们定品阶。
  就像路谦先前预料的那般,刚入仕的官员品阶普遍都不高。路谦本人被授以翰林院检讨一职,属从七品。
  而他们这五十人中,品阶最高的则是翰林院侍读,属从五品。值得一提的是,这唯一的一位侍读学士不是别人,而是那位词科垫底馆选还是垫底的老哥……邵吴远。
  路谦陷入了久久的沉默之中。
  是什么让他认为自己跟那位老哥差不多呢?
  见路谦一脸怀疑人生的表情,邵吴远主动跟他搭话,也算是变相的跟其他人解释:“我跟你不同,我是已出仕的。在考词科之前,我就是从五品了。”
  是了,词科同科举正科最大的区别就是,允许已出仕的官员再度参与。
  路谦来了兴趣:“邵侍读出仕多久了?”
  “我是康熙三年甲辰科的二榜进士。”邵侍读笑着解释道,“我当年也是少年进士,大概同路检讨差不多年岁。”
  祖宗气哼哼的跳脚:“看看人家!再看看你!人家是真的进士,你呢?你没考上!”
  路谦觉得这也没啥,他学问不够好,但他运气够好啊!
  见自家子孙这副没脸没皮的模样,祖宗只能暗中憋气,打定主意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一定要好生教导这蠢货,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让他丢老路家的脸。
  那位邵侍读显然已经被委以重任了,对路谦这个新入仕的菜鸟不算太关照,但也会提点一二。
  当下告诉他翰林院的日常工作,以及接下来礼部考核要注意的事项,又道这并不算难,只因为他们并不需要在御前行走。
  邵侍读是不需要参加礼部考核的,直接就提前上任去了。之后的七八日里,路谦就同另外三十几人一同接受礼部来人的教导,且全部一次过关了。
  也是在接受礼部教规矩时,路谦才愕然发现,一同通过词科的五十人中,竟有十余人是本身就已出仕的。哪怕是剩下这些未出仕的,看起来也不像他这般一头雾水什么都不清楚。
  及至礼部考核后,路谦同其他人一道儿来到了……
  嗯?明史馆?
  不光路谦傻眼了,连带祖宗都是满脸的惊吓。
  “什么鬼?你不是翰林院检讨吗?”
  这个问题就问得很好,路谦很努力的回想着,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自个儿跟明史馆有什么关系。
  算了,既来之则安之。
  他是淡定了,横竖翰林院检讨本身的职责就是修书编撰,明史就明史吧……
  然后祖宗又炸了。
  炸就炸吧,多炸几次,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路谦进了明史馆后,就开始跟在老翰林身边做事。凑巧的是,他被分到了邵侍读的手底下,先跟着他熟悉日常工作,然后才开始整理归纳一些陈旧的资料。
  这是一项很枯燥的工作,很多资料都是堆了几十年的,要归整罗列好,要找资料将缺漏的部分补全,还要誊抄等等。
  也是在这时候,路谦才慢慢的了解到,这次的博学宏词科本来就是为了纂修《明史》特地开设的。
  《二十四史》之《明史》,从顺治二年开始纂修,但因为人手不够以及其他理由,总之纂修工作一直进行得十分不顺利,甚至一度中止。
  而在前些年,这事儿再度被翻了出来,康熙帝倒是派人重启了明史馆,但还是那句话,事儿太多了,相较于其他紧要事儿,修书编撰的事儿自然是一拖再拖。
  直至去年,康熙帝终于下定了决心,重新组织班底,正式开始编稿纂修。
  得知了这些内幕后,路谦不禁凝神望向了他祖宗:“真有缘分啊!”
  清朝的子孙碰上了百多年前就已经死去的明朝祖宗,又阴差阳错的进入了明史馆纂修《明史》,何止有缘,实在是……
  “我呸!”祖宗很是气愤,他先入为主的认为狗_0__0_zi不安好心,由狗_0__0_zi纂修的《明史》还能有一句好话?
  路谦劝了的。
  “咱们得讲道理,整个明史馆全都是_0_han_0_ren,一个满人都没有的。而且我同僚里头,有好些个还是明朝达官显宦的子孙。”想到这里,路谦还叹气道,“你说咱们老路家要是能耐些,我也能算是显贵后代。结果呢?我只是个布衣出身。”
  “呸!_0__0_zi皇帝根本就没安好心!他是在收买人心,你连这都看不出来吗?”
  正式入职明史馆已有月余时间,连殿试的成绩都出来了,当然这跟路谦没啥关系,他认识的人一个人都没通过会试。但在入职后,他或多或少听说了一些事儿,也不再像原先那般迷茫了。
  且不说当初朱学士举荐他参加博学宏词科到底有什么目的,总之,应考生中多数都跟明朝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
  有那明朝达官显贵的子孙,也有遗民隐逸,还有便是单纯的布衣出身,但即便是布衣,往上细查祖上都曾效力于大明。另外那些则是早已出仕的官员,可即便是这些人,都跟明朝有着密切的关系。
  总之,整个明史馆都透着一股子前明气息。
  这就很吓人了。
  路谦:……就很慌。
  因为爷奶和亲爹都早逝的缘故,路谦压根就不知道路家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在祖宗显灵之前,他以为自个儿就是单纯的小老百姓,还是寄人篱下的那种。而等祖宗显灵了,告诉他自家曾经是明朝的_0_gao_0_guan,但实际上他也没太多感受。
  百多年前的事情,他完全没有代入感啊!
  直到这次被塞到了明史馆里,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前明气息,路谦慌了。
  他很怕某天就被兵差团团围住,把明史馆整个儿给一锅端了。
  至于祖宗说的收买人心……
  那是肯定的呀!
  与其说这届博学宏词科是在招揽贤能,真就不如说是在收买人心。这一点,从取中者多江南士子,且几乎都跟前明有所关联就能看出来了。
  但这话要怎么说呢?
  “就算是收买人心,我作为获利一方,您觉得再逼逼这个合适吗?这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吗?”
  祖宗沉默了片刻,随后再度怒吼道:“那你就好好把握住这大好机会!先把这些人都收拢过来,然后一起反清复明!记住,你身上是有重任的!”
  “驱逐鞑虏!还我河山!”
  路谦:……
  就很佩服祖宗。
  甭管原先在说啥,最终都能绕到反清复明这事儿上。
  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第15章 五十鸿儒名天下。
  对于祖宗来说,待在明史馆里真当是一种莫大的煎熬了。万幸的是,祖宗也不是非要跟路谦待在一起的。
  他的确不能离路谦太远,可明史馆本身也不大啊!
  明史馆虽然是作为一个独立出来的机构,但实际上却还是依附于翰林院的。起码,地址是同一个,只是划了个地方出来专门供他们修纂明史,院门还挂了个《明史馆》的匾额。
  于是,祖宗每日里跟随路谦离开借住的书院,前往明史馆,却是宁可见天的在外头打转,也不想待在这个令人……哦不,令鬼无比伤感的地方。
  太难受了,眼睁睁的看着那些原本属于明朝的古籍孤本被翻找出来,有很多都是堆放在库房中许久的。直接拿出来用是不可能的,还得要晒书、修复。光整理这一项就够路谦等人受的了,万一发现某些古籍破损严重……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