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随身带个老祖宗-分卷阅读19


  头一次,路谦和祖宗的想法达成了一致。
  这活儿太叫人心里犯堵了。
  路谦是单纯的觉得干这活儿既累且枯燥,祖宗则是难受于再度见到这些跟明朝息息相关的东西,可东西还在,大明却没了。
  物是人非,有时候想想真的很残忍。
  于是,连续在外头逛了月余时间的老祖宗,毅然决然的将矛头对准了路谦。
  “都这么久了,怎么还没整理好?不是说让你们修纂明史吗?你天天就在那里晒书,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正式开始修书?”
  “你说你又不能上阵杀敌,又不敢直接造反,怎么连修纂个明史都磨磨唧唧的?赶紧的!”
  “绝不能叫那_0__0_zi皇帝阴谋得逞,你得监督他们,好好写认真写!我决不允许出现污蔑大明王朝的典籍!”
  祖宗那叫一个语重心长,路谦那叫一个心底瓦凉。
  直到这会儿,路谦才猛的意识到自己的苦日子才刚刚到来。祖宗啊,那就不光是个暴躁老鬼,还是个别扭纠结的拧巴老鬼。
  拧巴到什么程度呢?
  路谦考上了。
  ——他怒斥你怎么能为清廷做事呢?
  没考上。
  ——那你为啥那么废物呢?
  入了翰林院。
  ——_0__0_zi皇帝必有阴谋诡计!
  参与了明史的修撰工作。
  ——他都成了鬼,为什么还要遭受这些折磨?
  忙着晒书并不干别的。
  ——你再不好好修纂,万一他们乱写咋办呢?
  路谦无言以对,只剩下两行清泪缓缓落下。
  太苦了,早知道他还不如没考上,直接回老家歇着呢!偏生,到了这一步已经由不得他了,一面在明史馆里给人打下手干活,一面还得忍受来自于祖宗的摧残。
  万幸的是,到了五月初,邵侍读终于想起了他,不再让他干那些杂事儿,而是让他一同参与到了明朝初期的资料修复之中。
  其实,明朝中后期的资料极多,哪怕损毁了不少,留存于世的也足够复原当时的情况了。然而,明朝初期距离这会儿都过去三百年了,很多资料不全或者内容相互矛盾等等,麻烦的事情格外多。
  不过,修纂史书本来就是这样的,日复一日的枯燥工作才是明史馆的日常。比起其他翰林在三年后的散馆考核后,能够离开翰林院去别处任职,他们这些本身就是被康熙帝重组班底用来修纂明史的,除非修纂工作完成,要不然这辈子只怕就耗在这里了。
  路谦倒是十分淡定,修!只要别让他造反,干啥不是干的?再苦能有造反苦?
  不过,既是决定要好好干活了,自不能敷衍了事。
  只这般,路谦白日里在明史馆跟着邵侍读做事,晚间回到借住的书院后,还要拉着祖宗谈天说地,聊的自然就是明朝那些事儿。
  百多年前的事情都是有资料可查的,那么祖宗既是已离世百多年了,对他而言,明初的事情应该不算太久远吧?
  “哼,你小子也有求我的时候?”祖宗抱着胳膊一脸的嘚瑟。
  路谦沉默的看着他,前两日的催促还历历在目,眼下需要用着他了,居然还嘚瑟起来了,多神奇呢!
  “您要是真不愿意告诉我,那咱也不能强鬼所难。回头要是发现《明史》与历史不符,您别跳着脚闹腾就成。”
  祖宗:……
  来了,这种事情终于来了。
  不配合的话,《明史》只怕就成了一部污蔑大明王朝的官方读物。配合的话,他干嘛要配合_0__0_zi修纂史书?
  左右为难之下,祖宗不知道第几次气成了一个黑胖球。
  “来,说吧,先从朱重八的发家史开始说。”
  一句话下去,祖宗暴跳如雷:“那是明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谁允许你连名带姓的喊了?对太.祖尊重一点!”
  路谦:……夭寿啦!到底是谁给赐的谥号?
  最可怕的是,祖宗居然连这玩意儿都能背得出来?
  不过,由此可见,祖宗对大明皇室的确是真爱了,由他口中说出来的明朝那些事儿,真实度应该是有保障的,对吧?可能要先去掉感情因素,客观的来撰写更妥当一些。
  甭管怎么说,每个朝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很能耐的。就算是新建立的政权,也很少会有人去诋毁前朝的开国皇帝。大家一般诋毁的都是前朝的中后期,尤其是最末的那位亡国之君。
  也因此,收集朱元璋的资料非常顺利,路谦白日里遇到什么问题,都会留到晚间询问祖宗。时间一长,祖宗索性克服了心理压力,老老实实的待在明史馆里,忍着恶心监督这些软骨头们修纂明史。
  没错,祖宗认为眼下待在明史馆里的这些人都是软骨头,而真正强硬的……
  “在‘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时候,就死了。”路谦很是无奈,这是在比谁头铁吗?头铁的,坟头的草都一人高了。
  祖宗很愤怒:“你还瞧不起那些人?他们才是真正的忠君之士!”
  “然后他们就死了。”
  “他们赤胆忠心,以身殉国!”
  路谦斜眼看着祖宗,对呀,都以身殉国了,不就是死了吗?
  祖宗:……
  又一次成功的气跑了祖宗,好在路谦想知道的都知道了,至于以后的事情,那就等以后有需要了再把祖宗给哄回来就成了。
  路谦并不知道,他这个行为,有个专门的名词叫作“渣男”。有需要了甜u言蜜语,没用处了冷言冷语。
  渣男,石锤了!
  就在祖宗忙着憋气,路谦忙着做事时,朝廷又干了一件大事儿。
  确切的说,这才是康熙帝开设博学宏词科的真正目的。
  招揽贤能并不是重点,修纂明史也不过是顺带的事情,康熙帝之所以临时开设词科,为的是让那些忠于明朝的遗民士子看到清朝的诚意。
  而想要让所有人,尤其是江南一带的士子知晓朝廷对待遗民的态度,最好的办法自是大肆宣传。
  ——五十鸿儒名天下。
  在康熙帝的授意下,这届的科举正科彻底被盖过去了,博学宏词科以及这届所出的五十鸿儒,一时间风头无两。
  京城这边倒是还好,毕竟这里本来也不是康熙帝宣传朝廷仁义的重要地点。关键是江南一带,那里才是反清复明的大本营。
  随着时间的推移,江南各地都开始相传鸿儒们的事迹。在不知情的人看来,五十鸿儒的身份相当得好,有那明朝_0_gao_0_guan的后裔,也有普通江南学子,更有来自于山野之地的隐逸。
  这其中,一位严姓鸿儒的事迹又被广为传播,却是因为他祖父曾任前明兵部侍郎,与清廷有着国仇家恨,却被刑部官员推荐参加词科,他本不欲前往,先是力辞,又后装病拒考,但最后还是被押送至考场。在考试时,他又只作了一首《省耕诗》便交了卷。
  原本,故事到这里就该结束了,然而康熙帝却因惜才,将他破格录取……
  类似的事情还有好几例,甚至连路谦都在不知不觉间被抓了典型。
  而路谦的故事就是属于悲情那一挂。
  路家祖先都是对抗清军的义士,宁死不从英勇献身。只得一个垂髻小儿被家仆护送着前往了江南投亲,然而最后却只剩下了路谦这一根独苗苗,从小寄人篱下艰难度日……
  当然,结果肯定是好的,路谦凭借自己的实力和永不放弃的精神,终于得以在博学宏词科上大放光彩,成为五十鸿儒之一!
  多么励志又催人泪下的故事啊!
  还真别说,得亏路谦没有逛坊市的爱好,他每日里都是从书院到明史馆,两点一线间的。哪怕是休沐日好了,他更愿意待在房里听祖宗讲那过去的故事,再不济他还能去书院的藏书阁找书看,或者干脆就是在书院里瞎逛,听其他人吹捧自己。
  坊市?不逛的。
  酒楼茶馆?不去的。
  也因此,他逃过了一劫,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典型。
  但程大少爷就没那么幸运了。
  又因为他平常并不去金陵等地,蔚县到底只是个小县城,消息也就没那般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