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旺夫命-分卷阅读96


  “也不能天天唠嗑啊。”
  “原先农闲的时候你不是还会敲敲打打?咱家很多农具都是你自己做的,你找几块木头回来敲着玩儿呗,给你孙子做点小玩意儿。”
  姜蜜听着公婆拌嘴,想了想说:“要不然养条狗?没事牵着玩玩儿,又能看家护院。”
  卫父琢磨了一下,说养条狗倒是不错。
  “你真要养就给教好了,别咬死我鸡崽儿!”
  “你这老婆子就会泼我冷水!”
  ……
  说想养条狗,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逮着一只,到二月头上,隔壁那户过来敲门,说找卫庶常他爹,卫父出来一看就是常跟他唠嗑的邻居,问咋的?
  “老弟你是说想养条狗?我知道有家母狗才生了狗崽,你要不去看看?”
  卫父就去了,看他去的时候兴致很高,回来打着空手,吴氏问他咋的品相太差没看上啊?
  “是狼狗,母狗看着好大只威风得很,我一眼就看上了。那家说他们养不了这么多,我看上哪条给几个铜板拉走就是。”
  “你舍不得钱?”
  “不是。那狗崽子还在吃奶拉回来我怕养不活,就跟人说好,让他给我留着,过段时间再去。”
  卫父后来每隔几天都要去看看,看差不多了就花钱把他相中那条黑色背毛的狗崽子抱了回来。
  突然换了地方待,狗崽子起初很不习惯,喂了几天之后它跟家里人就熟了,不光做饭的时候往灶屋跟,吃饭的时候也在人脚下打转。
  养上狗崽之后,卫父可算找到事做了,老婆子和儿媳妇忙的时候他就帮忙带孙子,砚台不用他照看的时候他还能训狗。狗崽抱回来的时间虽然不算长,养得很好,最近卫父在教它做狗的道理,让它守好院子,不许糟蹋主人家的东西,不准去撵鸡崽儿,说鸡崽有任何闪失唯它是问。
  卫父蹲着跟狗崽说话,就听见背后有动静,他回头一看,胖孙子敦敦敦的跟在小鸡崽子后面,撵着跑了一路。
  “老婆子!老婆子你出来看看!”
  吴氏出来一看:……
  “哎哟我孙子跑这么快,都撵得上鸡了!”
  姜蜜慢一步出来,看见叹了口气,喊砚台过来。砚台老老实实走过来,姜蜜让他伸手,他就伸手,伸出来就被打了手心。打得不重,胖娃子还是委屈了,可怜兮兮喊娘。
  “知道娘为什么打你?”
  砚台摇头。
  “打你是要让你记住,以后不许撵鸡,鸡崽子才抱回来的禁不住你折腾,娘说的你听到没?”
  吴氏看孙子可怜成这样,劝说:“他还小,知道啥?”
  姜蜜捏捏儿子肥脸蛋,对婆婆说:“我就轻轻挨了他两下,娘别让这机灵鬼哄了。”
  砚台收回胖爪爪,背过身,自己在手心吹了两下。
  姜蜜贼好奇,真不知道这娃跟谁学的,这么会演。她伸出手指在胖儿子肩上戳了戳,胖儿子扭了下肩,没回头。姜蜜又戳了戳:“还跟娘使上气了?我数一二三,再闹不理你了。”
  姜蜜说着当真数起来,这下把砚台惹急了,他又急又委屈,猛一下回过头憋着泪花花控诉说:“你坏!”
  “怎么坏了?”
  “你打窝。”
  “打你是要你记住,以后不许撵鸡了。”
  这下憋不住了,他泪珠子吧嗒吧嗒往下掉,一副可怜相望着姜蜜。吴氏心疼坏了,作势要打儿媳妇,边打边说:“乖孙子诶你别哭,她坏!奶帮你打她!”
  砚台哭得更凶,抱着他奶的胳膊说不许打我娘。
  姜蜜这才抱他起来,拿手帕给他擦干眼泪,在他左右脸颊上各亲了一口:“喂鸡是要它下蛋给你吃,你把鸡崽玩死了哪来的蛋?砚台你比别家孩子聪明娘知道你听得懂,以后别撵了,我不打你。你是从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我疼还来不及,没事打你做什么。”
  胖崽儿听完拿手去抱他娘的脖子,又把脸蛋贴上去蹭了蹭,带着鼻音小声说:“娘我错了。”
  姜蜜听着心软得不行,后来同卫成说起这事还说那么乖的儿子谁舍得打他?要真顺着心意来,那能把他宠上天去。“我也是怕,咱儿子太聪明,我就很怕他学坏。你看爹娘都宠他,宠得厉害,相公你倒是有教,可你在家的时候又不多,平常我要是不管,真没人能管他。爹娘觉得人还小不必着急,我怕现在纵出坏习惯,以后长大了改不过来。他现在听得懂很多话,可以慢慢教他了,相公你觉得呢?”
  卫成同意这话:“以后我在家也教他一些,我不在就得蜜娘你看着。原先看着毛蛋我就说过,有些孩子早慧,遇上这样的越要多费心,你教他学好容易,不管他学坏也不难。”
  既然达成共识,姜蜜就没逮着这事翻来覆去说,又问男人这段时日在衙门如何?一切顺利吗?没遇上事儿吧?
  “都好,比起头年,现在完全上手了,我感觉不难,挺轻松的。”
  “你天天在书房熬到半夜,这还轻松?”
  “那不是老翰林安排给我的任务,是我自己……希望满三年后考评好些,就想多学一点。”


第73章
  卫成觉得轻松是因为他还在跟老翰林学习的阶段,这阶段够不着什么要紧事。事实上,除夕宫宴上就有大臣招惹上乾元帝。说来也简单,就是皇帝勤于政务轻忽了后宫,这都乾元十年了,宫中妃嫔不多,皇子更少。
  乾元帝在十一岁登基,那时他年纪尚轻没急着扩充后宫,乾元四年大选才立后,同年选进来几位妃嫔,三年后又进了一批。
  妃嫔加起来有十来位,不算太少,可他进后宫的时候不多,经常读书或者看奏折到很晚,累了就歇下,根本提不起兴致去宠幸妃嫔。次数少了,开怀的就不多,怀上还能平安生下来的更少。这几年间共有三位皇子出生,折了俩,如今就剩一个,还不是嫡出。
  皇后不急吗?
  急啊,她娘家更急,都等着太子出生,这不翻过年关就是乾元十年,新一届大选又要来了。这节骨眼分出两派,一派是宫里各位娘娘的父亲,生怕进了新人自家女儿更没指望,排队来劝皇上多进后宫,试图给自家人创造机会。还有些处心积虑想在十年的大选上出头。
  这种事提一次或者两次乾元帝不见得会烦,那么多朝中重臣放着国家的大小事不操心,全盯着后宫,就把皇帝给激怒了。
  偏他们还能找出理由来,说皇家子嗣传承不光是皇上一个人的事,也是国之大事。
  说什么国不可无储,希望中宫早日诞下太子。
  这话,说的人兴许是心里着急了没斟酌好,也或许是大权在握没把亲政不久的年轻皇帝看在眼里,反正皇帝听着十分不爽,当面忍耐下来,等这些大臣一走,他就在御书房发了火。他都等不及想提拔自己的人起来把这些老东西换掉,又告诉自己还不到时候,要忍。
  皇帝不痛快,在御前伺候的能好?
  近日就连一贯深受倚重的太监总管都小心翼翼,其他宫女太监更是人人自危。翰林院这边也是天子近臣,经常要到御前侍奉,最近去伺候笔墨或者给皇上讲经的全都没得好脸,掌院学士过去也吃了排头,回来撞见这届的状元榜眼在争执,他都懒得去问前后经过,直接把两人一起收拾了。说什么翰林院不是给你争权斗利的地方,静不下心做事就滚蛋。
  事发的时候卫成在闷头读书,他是后来被老翰林提醒说最近谨慎一点。
  老翰林没主动说明整个事情,卫成也没刨根究底,他谢过对方提点,进出越发仔细当心。
  乾元帝从除夕就不痛快,至二三月还是烦闷,于是四月间,皇帝带着人出京围猎去了,阅亲兵顺便散心,这次外出也从翰林院选了人随同。这种事和庶常们无关,卫成继续学诗词看史传琢磨道理写他的文章。
  从去年馆选进翰林院,卫成一直都很努力,他每月交上去的文章乾元帝都看到了,一如既往的满意。乾元帝也关心过卫成在翰林院内院考核中的排名,开始比较落后,到年前已经逐渐赶上来了,他进步很大。
  本朝规定翰林院内院考核每两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