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我本闲凉-分卷阅读15

师大人关系近些,那一位又在大昭寺,你今日正好去过大昭寺,说不准知道什么消息。若我能从你这里打听了,也算占个便宜,能在十日后的寿宴上有所准备。唉,如今看来,是不赶巧,还得回头自己打听了……”
  长公主,便是陆锦惜那一位婶婶,封号“永宁”,是当今庆安帝的姐姐。
  十三年前宫变,乃是长公主与顾太师里应外合,才扶了庆安帝登上宝座,是以倒不是将军府与顾太师关系近,而是永宁长公主与顾太师近。
  这一点,陆锦惜早查了个清楚。
  对这一位顾太师,她也略知一二,辅佐皇帝继承大宝之后,他便成了满朝文武第一。
  除却六年前因顾老太爷去世丁忧了三年,在朝中从来都是他说一,旁人不敢说二。
  庆安帝很信任这个老家伙。
  只是顾承谦却很聪明,私底下并不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就连寿宴都很少办,往往家里人一起吃个饭就罢了。
  叶氏竟然说,想要在顾太师的寿宴上有所准备。
  敢情,这一回是要大办了?
  而且……
  那一位?
  陆锦惜只觉得这三个字说得实在是太隐晦,一时之间反应不过来,眉目间便出现了一点茫然。
  她呢喃了一声:“那一位?”
  叶氏听了,却是足足吃了一惊,颇有些不敢相信:“你……他那样鼎鼎有名的人物,还曾与你拉得上几分关系,你、你别是忘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  以后就改这个点更新了。
  那一位~


☆、第011章 金鳞

    忘了?
  她其实是真的不怎么知道啊。
  如今瞧叶氏这反应,人,原身应该是认识的,只怕还有不浅的渊源。
  自己一个说不好,说不定就要露馅。
  情况其实有些危急,但陆锦惜也算是大风大浪里走过,应对这种情况,自有自己的一套。
  当下,她竟不避讳叶氏的目光,反似有似无地微笑,故意半真半假地说道:“真忘了。”
  叶氏果然中计。
  她人很精明,知道得多,心思多,此刻想的自然也很多。
  见了陆锦惜这似笑非笑的表情,竟结合着自己知道的旧事,看出了几分嘲讽的味道,只觉得她是揣着明白,故意跟自己装糊涂。
  可……
  有当年那些事在,陆锦惜不想提“那一位”,也实在很正常。  
  叶氏捧着那小盖钟,一时倒叹惋起来:“是我一时糊涂,忘了夫人您跟他们,算是有仇的。毕竟,当初卫仪那样排挤你,偏偏顾觉非又跟她交好,您如今捎带着不待见他也是正常事……”
  这短短的一句话,几乎立刻就给了陆锦惜想要的信息。
  她竟一下想起来了——
  听过的。
  不管是卫仪还是顾觉非,她都是听过的。
  只是她听说的是市井之中最能传的才子佳人的轶事,而叶氏提的却是朝堂之中的隐晦,她一时没有联系起来罢了。
  这一位卫仪,乃是京中第一美人,远远盖过原身一头。
  而顾觉非,身为顾太师的嫡长子,更是才华盖世,听说二十三岁就拿了探花,并且与卫仪的关系很好。
  人人都说他们郎才女貌,极为登对。
  可没想到,后来卫仪入宫,成了得宠的贤妃娘娘,顾觉非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出家去了,隐居在一个什么“雪翠顶”。
  如今结合着叶氏的话来判断,这“雪翠顶”怕正是大昭寺里某个地方。
  因为这一桩事实在是太过传奇,也有太多可以讨论的地方,所以即便是五六年前发生的,到现在也有人念念不忘,时常提起。
  只是陆锦惜倒不知道,原身与卫仪和顾觉非之间,竟还有过节。
  她对顾觉非的了解,仅限于丫鬟们怀春时的只言片语,是以即便想起来了,面上也半点端倪没显露。
  浓密的睫毛轻轻颤动,陆锦惜淡笑了一声,心里已经有了底气,便开始套叶氏的话:“都是那样久的事情了,谁还能一直记着?世子夫人方才说,顾太师昨夜上了大昭寺,而顾大公子也恰好在大昭寺……”
  她的尾音,渐渐低沉下去,像是在思考。
  陆锦惜自薛况去后,便几乎不出门。
  叶氏并不知她底细,只当她是什么也不知道,或者平日没掺和在这些事里,想不明白,便自然地接话:“这可是要出大事呢……”
  谁不知道前几年顾觉非跟家里闹翻的事情?
  顾太师气得直骂忤逆,可顾家上上下下,又有谁能比得过一个顾觉非?
  十五出门游学,十九归京。
  这四年里,他的朋友遍布整个江南士林,如今有不少都在朝中做官。
  他自己又是二十三岁的探花,不管是京中寒门高学之士,还是权贵侯门纨绔子弟,无一不争相结交,提起他莫不真心拜服。
  而且……
  顾觉非私底下做过不少的事,叶氏只听说过一星半点儿,可至今想起来都觉得心里发颤。
  论才华也好,论手段也罢,甚至论心智,他哪一样不强于昔年的顾太师?
  即便是跟家里闹翻了,可有眼睛的人都知道,顾太师最中意、最寄予厚望的,还是这一位嫡长子。
  久在侯门勋贵人家,叶氏这一双眼睛,可一点也不简单。
  很多事情,她都看得透透的。
  如今一一细细为陆锦惜剖析出来,算得有条有理,脉络清晰。
  “夫人您该听过,太师府二公子去年考了举人,算得少年才俊;就是顾太师那一位续弦夫人生的几个孩子,也莫不聪明伶俐。”
  “可有顾大公子珠玉在前,他们便成了萤火之光。”
  “即便他们做得再好,头上也永远压着一个兄长。便是在顾太师心里,也没人能比得过他的大公子……”
  这还是陆锦惜第一次听人这样详尽地述及顾觉非,这个……
  与薛况齐名的大人物。
  她没有插话,也不急躁,只听叶氏一点一点道来。
  “顾太师今年五十了,身子骨不好,又有腿疾在身。”
  “今年冬天,他便大病过一场,有好几日没能上朝,吓得宫里面太医院的太医们好几天睡不好觉呢。”
  “偌大一个顾家门楣,他一个老人家撑着,何等殚精竭虑?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致仕……”
  “昨夜顾太师上大昭寺的消息一传,今晨京城里各家各户,谁不四下里派人打听?”
  “他是向来不信神,也不拜佛的。上大昭寺,除了为隐居在雪翠顶的顾大公子,几乎不作他想。”
  “京城里人人都在琢磨:顾大公子会不会回来,什么时候回来,是不是要承继家业,老太师在朝中那些权势人脉,又到底要留给谁……”
  说到这里,叶氏都忍不住有些摇头感叹。
  顾氏一门,树大根深。
  他们国公府虽厉害,可要与这样的实权一派相比,实在差得太远。
  陆锦惜也总算听出端倪来了:原来都是利益相关的事情……
  顾太师在朝中这样大的本事,顾觉非又是这么厉害个人,一旦爷儿俩和好,说不准顾家风向就要变。
  朝廷里的事情,盘根错节,牵连甚深。
  是以仅有个风吹草动,也有无数人如临大敌,坐卧难安。
  这倒是有意思了。
  想来方才叶氏向她打听顾家的消息,也是为了能在这样时刻变化的情势里,抓得那一分两分的先机,至少不行差踏错吧?
  毕竟,顾家的公子似乎不少,但顾觉非偏偏是那个嫡长,还是顶顶厉害的那个。
  陆锦惜是越想,越觉得有那么一点意思。
  她琢磨了一会儿,问道:“那世子夫人觉得,顾大公子会回来吗?”
  “……”
  叶氏看了她半天,一时无言,又很无奈。
  “夫人,您可别调侃我了。当年顾大公子走得那样决绝,消息一出,便跟惊雷一样劈晕了大半个京城,现在谁又能预料?我们国公府,向来与太师府不怎么占得上边,反倒是您……”
  说到这里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