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我为表叔画新妆-分卷阅读110

的小手道:“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该怎么过还得怎么过,这话你跟朕说说就是,不许责怪老四。”
  曹皇后仰头,明澈的眼眸直直地望进建元帝的眼睛。
  建元帝默默与她对视。
  曹皇后目光上移,落到了建元帝满头的灰发上。
  她忽然落泪。
  建元帝捧住她年轻的脸庞,声音低沉:“为何落泪?”
  曹皇后泪光朦胧,望着他道:“我舍不得您这样,什么疼都憋在心里,憋得头发都白了,我宁可您哭出来,哭完之后继续把心放在我们身上。”
  她伏到建元帝肩上,轻轻地啜泣起来:“现在的您,就像丢了魂,我难受。”
  建元帝全身一僵。
  原来他表现的这么明显吗?
  可她没有因为他对太子的看重而伤心怀疑什么,却在心疼他的憔悴。
  是啊,她怎么怀疑,她入宫时才十五六岁,为了利用曹廷安遏制陈贵妃一系,建元帝对曹皇后付出了他能给的所有温柔,有时候他都分不清自己到底有没有动心,何况她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
  他骗了她十几年,她全心全意地爱了他十几年,不曾害过太子,不曾挑拨是非。
  愧疚如海席卷了他。
  建元帝抱紧怀中的女人,对着她白皙的颈子用力地吻了下去。
  曹皇后闭上眼睛,给了帝王近乎贪婪般的回应。
  翌日早朝,建元帝贬了两个催他立储的大臣的官,叫二人回乡养老了。
  这就是帝王的态度,储君他肯定会立,但只在他觉得合适的时候立,谁再试图替他做主,那就罢官去罢!
  已经有人丢了官帽,其他臣子顿时明哲保身起来,就连最耿直的御史也缩起了脖子。
  曹皇后听说此事,只是笑了笑。
  她以前没想过与太子争,因为她知道元后在建元帝心里的位置无人能动摇,知道建元帝会想方设法保护元后留给他的血脉,但现在太子死了,元后唯一的儿子死了,那新的太子,一定会是她的儿子,陈贵妃想都别想。
  可曹皇后一点都不急,她会让建元帝主动将那个位置给她。
  她还年轻,有大把的时间去等,有大把的时间慢慢培养儿子。
  当务之急,是去掉建元帝对她、对曹家的疑心。
  至于太子……
  想到前世曹家上下几十条人命,曹皇后对太子,生不出任何愧疚。
  成王败寇罢了!


第92章
  太子的死讯才传进京城时,阿渔就赶紧搬回国公府了。
  徐家二房嫡女徐琼乃太子妃,现在太子死了,徐琼膝下又没有儿女,对于徐家来说,不但少了日后的荣耀,连好好的一个年轻貌美的徐家嫡女一生都要为太子守寡,孤苦伶仃的,这个时候,阿渔作为徐家的媳妇,怎好继续在娘家悠闲度日?
  年前这俩月,国公府的氛围都很沉重。
  大房气跑了一个国公夫人,二房死了一个太子女婿,三房的徐三、徐四在北越打仗,四房五太太孙氏不知自己怀孕,与徐五玩闹过火意外小产,至于五房,阿渔的相公徐潜也在北越呢。
  整个国公府上下仿佛同时走了霉运,各有烦恼。
  徐老太君不知是真的病了还是懒得理会这些烦心事,以礼佛为由深居松鹤堂不露面了,也不许小辈们无事去打扰。
  阿渔便也安安分分地待在她与徐潜的春华堂。
  三太太、四太太时常抱着各自的儿子来陪阿渔这个准娘亲说话。
  三太太家的叫训哥儿,这会儿十个月大了,喜欢在暖榻上爬来爬去。
  四太太家的叫谚哥儿,中秋后生的,才四个月大,更喜欢让乳母抱着看堂哥爬。
  郎中估算阿渔会在二月中旬生,只剩两个来月了。
  现在看着两个白白净净的男娃娃,阿渔越看越喜欢,只盼自己的孩子顺顺利利出生。
  “五婶,五叔最近有送家书回来吗?”
  聊着聊着,四太太期待地问道。
  三太太也用一样的期盼眼神看着阿渔。
  阿渔就知道,徐三、徐四肯定是没写信。
  问题是,最近徐潜也没有给她写,不知道是北越战事吃紧,还是出了别的什么事。
  作为小长辈,阿渔笑着安抚两个侄媳妇道:“你们别急,五爷出发前跟我说这仗顶多打一年,最晚最晚明年端午他们也回来了,放心吧。”
  三太太瞅瞅自家儿子,叹道:“他们出发的时候训哥儿比谚哥儿还小呢,现在都这么大了,回来肯定不认识亲爹了。”
  四太太愁道:“三嫂生的时候三哥好歹陪在身边,我生的时候他人都没影。”
  三太太一听,赶紧递了个眼神过去。
  四太太反应过来,忙对阿渔道:“五婶别急,兴许过几天五叔就回来了,正好陪在您身边。”
  阿渔故意笑道:“我要他陪做什么,他又不能替我生。”
  三太太、四太太都笑了起来。
  快到晌午了,两对母子告辞了。
  孩子们有乳母抱着,三太太、四太太边走边聊。
  回想小五婶的肚子,三太太感慨道:“咱们俩怀得时候,肚子都挺尖的,长辈们一看就说是儿子,结果真是儿子。我看五婶肚子像圆的,或许会给咱们生个小七妹?”
  四太太摇头道:“看肚子不准,我娘家嫂子第一胎也是尖肚子,生的就是女儿,第二胎圆了,反而是儿子。”
  三太太笑:“算了,不猜了,反正二月里就知道了。”
  春华堂。
  侄媳妇们一走,阿渔身边又冷清了下来。
  阿渔身子重,有些困了,侧躺到床上想休息会儿,却又没了困意。
  白色的帷帐上绣着兰花,绿色的叶面,浅红的花朵。
  阿渔摸了摸那花骨朵,脑海里又冒出了一些人一些事。
  上辈子太子一直都活得好好的,这辈子太子死在黄河边上,会是父亲所为吗?
  她告诉父兄前世之事是唯一能影响太子的变故。
  太子下葬时,阿渔因为身子重被老太君要求乖乖待在府中,没有进宫去送葬,也就还没有机会见太子妃徐琼以及她的庶出姐姐侧妃曹痢
  如果真是父亲动的手脚,那便是父亲为了姑母与整个曹家,舍弃了曹恋那俺獭
  父亲狠吗?
  经历过前世的阿渔一点都不觉得。
  如果父亲不动太子,建元帝就会继续为太子铺路,而兵权在握的父亲、育有嫡子的姑母就会继续被建元帝、太子当成威胁。现在太子死了,建元帝没有证据证明是父亲所为,曹家、姑母暂且就是安全的,只等着建元帝的下一步动作了,看建元帝是选简王还是四皇子。
  太子有妻妾有子嗣,从他们的角度想,害死太子的人真是该下十八层地狱。
  可阿渔不是太子的妻妾也不是太子的子嗣,她姓曹,是平阳侯曹廷安的女儿。
  阿渔只要父母兄长平安,家人平安了,阿渔心就安了。
  太子的身影淡去,徐潜清冷俊美的面容浮现出来。
  阿渔目光也温柔了下来。
  就在此时,肚子里的小家伙忽然来了一个大动作,阿渔笑着去碰肚皮鼓起来的地方,挨了小家伙结结实实的一脚。
  她忍不住与孩子说话:“这么有劲儿,难道是小七公子?”
  小家伙不知听懂没有,反正不理她了。
  阿渔轻轻叹了口气。
  在侄媳妇们面前说的潇洒,其实阿渔还是希望徐潜早点回来的,希望他来守着她与孩子。
  ——
  腊月二十朝廷大休之前,镇国公徐演终于带回府一个喜讯,北越战事已经结束,建元帝已经下旨派官员去接收北越献出来的五座城池,届时徐潜、徐三、徐四等将士便可以回京了。
  阿渔迅速在心里算了一遍,京城的官员去北越最快也要月余时间,到了那边接收应该也需要几日,徐潜从北越回来又要一个月,加起来,徐潜最早也要三月初才能回京。
  她二月中旬生,虽然只差了半个月,但可能也要来不及了。
  不过,就算徐潜三月才归,也比端午时归强多了。
  因为太子的死,建元帝下旨让臣民守国丧一年,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