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予我千秋-分卷阅读27

你图什么?”那人问道,目光掠过地上的尸体。
“图功业、图盛名。”
她答说,又靠近他些许,目光抵入他的眼中:“图佐助明主上位,为卓氏一门谋世代之荣宠。”
那人抬手,非常温柔地抹去她眼角的泪,然后笑了,应道:“好。”
……
夜风袭上关墙,将卓少炎的尾音吹断。
沈毓章从头听至尾,心内几番震动,几次开口欲言,却终还是以无言来对她这一片坦诚。
那些他在南边听闻的以及这些年他在心中臆测的,不及她所道真相之十一。
她以一己之力来应付这至凶之北境,五年间所受之苦,又岂是他能够想象得到的。
卓少炎扫视他的神色,自然明白他在想什么,遂道:“毓章兄不必自恼。当年你虽未曾北上,然这些年来亦尽了将臣本分。再看这往后的几十年,又岂会少了毓章兄流血吃苦的日子。”
这话虽是在劝慰,却又实在不算顺耳,令沈毓章一时失笑。
她见他松缓了神色,亦抿唇一笑。
“你与谢淖……”沈毓章提起这个话头,望她一眼,又收住了。
卓少炎知他想问什么,并不为怪,答道:“我与谢淖,当初不识,更从未通谋。”她微微一哂,“如今倒与他结了夫妻,合兵共进。世事难料,此亦当真是讽刺。”
既说到此处,沈毓章便多问了一句:“谢淖是何时知你即是卓少疆的?在你被贬流北境军前、为他所掳劫时?”
卓少炎目光望远,盯着关内远处的晋军营房,摇了摇头。
“恐怕要更早。”她说。
“有多早?”沈毓章皱了皱眉。
卓少炎再度摇了摇头,脸色平静地收回目光,说:“我也想要知道。毓章兄,我们且走着看罢。”
第21章 贰拾壹
翌日晌午过后,卓少炎亲自去找英嘉央。
她进屋之时,英嘉央正好将笔墨收起,身前案上摊着墨迹尚未干透的两封奏表。
这两封奏表,是沈毓章按昨夜与她相商之后的决议,于今晨来请英嘉央亲笔手书的。
其中一封将发至宰阁与兵部,告知朝廷此番出使金峡关谈和的结果与云麟军对朝廷所提的要求,而其中就请皇帝禅位让贤一事,却刻意未写明云麟军有所推立之人,仅曰愿皇帝择宗室贤材即大位。
另一封则是直呈御前的密函,其上完完整整地写清楚了云麟军此番所图为何,做了什么打算,手中捏着什么样令皇帝不得不应的筹码,接下来需皇帝如何配合,以及英嘉央自己并代沈毓章向皇帝告罪之言。
论朝中目前大势,皇帝一旦真的禅位,若按朝纲,由皇太子即位可谓顺理成章,然若按人望,则成王被众臣推举的可能性最大。
之所以分两封奏表,便是因卓、沈二人无意在云麟军兵抵京城之前让朝臣及成王一系得知云麟军的真正谋划。成王耗费心血经营多年,一朝逢帝禅位,又岂会容让大位旁落,不论云麟军推立谁人,都势必会成为挡在他走上帝位途中的莫大阻障。云麟军对朝臣声称将策立谁人交由皇帝决定,此举不仅能够将这一池水搅浑,更能够自然而然地让太子代替沈、英之子成为众所瞩目的靶子。
卓少炎阅过两封奏表,确认所书无误后,便吩咐人拿给英嘉央的仪从亲兵,即刻发往京中。
然后她没有马上离去,而是对英嘉央道:“前一日多有冒犯得罪,不妄求殿下谅解,但求殿下明白我辈苦心。”
她意态诚恳,颇有推心置腹之诚。
英嘉央看她一眼,脸色已不似前一日那般愤怒抵触,道:“事竟成此,我又哪里无辜?如今既已在一条船上了,就也不必再多计较了。”
卓少炎微微一笑,心中欣赏她处事通透不矫情的性子,更知她如今愿意配合云麟军,定是因她自己亦经过了充分且谨慎的考量。
环视一圈这屋子,卓少炎转身坐下,开口道:“在朝局未明朗之前,还需委屈殿下在这边多待些日子。昨夜殿下睡得可还好?”
英嘉央瞟一眼门窗,没说话。
卓少炎貌似随意地说:“毓章兄昨日特地让我调了些人手来,将殿下这屋子的门窗皆加固了一番,说是夜里风大,吹得门窗乱响,怕殿下睡不踏实。”
说罢,卓少炎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一下英嘉央的神色,见其脸上未起一丝波澜,便又不着痕迹地将目光移开。
她少时亦曾亲眼目睹过当年沈毓章与英嘉央之情深,如今得知他二人这些年来周折至此,又岂会毫无常人惋惜之意。
“少炎。”英嘉央开口,脸色依然如常,并不刻意回避她方才的话中有话:“这世间最令人婉叹不忍之事,莫过于有情人因误会而互相伤害、互生憎意、错失彼此后便再也回不去当初。
“但我与沈将军,从来没有过任何误会。在一起时,我们不曾伤害过彼此,亦不曾憎恶过对方。我与他走至今日这一步,并不是什么错失。
“在与他分开之前,我对他毫无保留,他对我亦皆是男儿之坦荡,我们之间对彼此从无隐瞒,从无藏私。我与他当初之所以决裂,是因我以为我是为了他好。他割断与我多年的情分,是因他明白了那么多年我都未曾真正明白过他。我没有什么可为自己辩白的。他的感受绝不是什么误会。是我错在太自负。
“自然,我也有过委屈,有过难过和伤心,有过极其难熬的日子,但是那些都过去了。如今再见他,我只是觉得,心已经不会再如当年一般因他而动了。”
她说着这些,到最后轻浅一笑,真无芥蒂。
卓少炎听得不知该说些什么,又为她的豁达所触动,由是安静着思索了片刻,而后问说:“殿下,为一人心动,是什么感觉?”
英嘉央一时怔了怔。
……
为他心动,是什么感觉?
那是多少年前,她在太后宫里不当心摔破了一盏从仁宗朝传下来的八角如意宫灯。那灯相传是当年仁宗与皇夫的定情之物,三百多年来一直被小心珍护。因物件不算小,纵是太后宫内曲意讨好她的内侍们有心帮忙,这事也到底没能在太后面前遮掩过去。
当时太后板着脸问:“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如今是哪个不长眼的摔破的?”
她本欲上前认错,不想却有一个少年比她更快地跪了下去。
“是臣失手,犯了大错,还请太后惩处。”他伏地叩首,语甚恭敬。
当日正逢月初,沈氏夫人身有诰命,按例入宫觐见太后与皇后,因子侄辈有在宫内伴读的,便也叫他们过来一并请安说话。
她看清替她跪在地上请罪的少年,脸不禁红了红。
太后瞅了瞅他,似乎亦未料到,于是颇无奈地叹了口气,用力将拐杖向地上一拄,斥道:“这一辈的朝臣子侄中,就数你平素行事最为稳妥,今日为何如此不知轻重?”
“还请太后重罚。”少年说道,从始至终端方循礼,连头都不抬一寸。
因看在沈氏的面子上,太后终究也未真的重责他,只是罚他在殿外跪足两个时辰,自省己过。
当时正逢炎夏,真跪上两个时辰亦是十足受罪的事情。她压不住心内愧疚,每隔一刻就悄悄去殿门口看一眼在殿阶下跪着的少年。
他端端正正地跪满了两个时辰,跪到最后衣裳由里到外都湿了,可肩背却从始至终未曲未弯,一如他沈氏刚正的门风。
她瞧着他英俊的侧脸,心头如羽拂过,转身就叫内侍去备一碗解暑汤。
待他起身回太后宮,借偏殿更衣拭汗再出来时,她用送这一碗解暑汤做借口,近前与他说话。
“你为何要替我受罚?父皇疼我,若知道我犯了错,必会为我向太后求情,我也不会真就被罚的。”她对他说。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